分享

“五德”之禽---- 半翁鸡年话鸡

 李俊玺书画 2017-01-16

“五德”之禽

     ---- 半翁鸡年话鸡

鸡,六畜之一,十二生肖中唯一的飞禽,自古就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与我们朝夕相处,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类,赢得德禽的美誉。《尔雅翼》、《韩诗外传》中,赞美鸡为“五德”之禽,五德者,“文武勇仁信”也。

西汉燕(今属河北)人韩婴(文帝时为博士,景帝时至常山王刘舜太傅),在《韩诗外传》中谓鸡之“五德”为:“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因此,有诗赞曰:“意在五更初,幽幽潜五德;瞻顾候明时,东方有精色”。就连人们最为赞美的凤凰,也是用鸡的形象演绎出来的,可见,鸡在中国文化之中的形象是极其美好的。

一是首戴冠者,文也。雄鸡高耸火红的鸡冠,极为状观漂亮。“冠”与“官”谐音,“文”的意思是礼。古人以冠冕堂皇为礼,含有升迁腾达的寓意。将雄鸡和鸡冠花绘为一图,为传统的吉祥图,也是画家常画的题材,有官上加官之意。这样一幅图,美国学者爱伯哈德《中国符号词典———隐藏在中国人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称为一只长着漂亮鸡冠公鸡与一棵仙草,显然还没有将二者融为一体。

二是足博距者,武也。距是脚后面突出的似足趾之物,令鸡有趾高气扬之状,故曰“武”。

三是敌前敢斗者,勇也。鸡对它的儿女可是百倍呵护,若是突遇鹞鹰或其他强敌袭击小鸡,母鸡会立即把小鸡护在翅膀底下,高声尖叫。公鸡也是羽毛倒竖,鸣叫迎战。就是连那威严杀气的黄鼠狼,此时也要退避三舍。如果蝎子或蜈蚣遇上,更是难逃葬其口腹的厄运。近年来在微信群中曾看到几则公鸡战胜大狗的视频,也曾听说过“皮埃尔”(鸡名)在海湾战争中曾立下战功的故事……..

四是食相告者,仁也。在动物中,鸡家族之间的挚爱,堪称楷模。我们看到,公鸡找到虫子后,会“咯咯咯”地呼唤母鸡前来享用,自己却乐不可支地扑闪着翅膀。母鸡对自己的一群子女关怀备至,常是叨着小虫或米粒送到小鸡跟前,“咕咕咕” 叫着看着鸡崽吃食。

五是鸣不失时者,信也。雄鸡司晨,守夜有时,因而古代帝王以“鸡为侯”。几千年来,鸡伴随着中华民族寒暑往来,从“鸡声茅店月”到“鸡窗夜开卷”,无不与我们的劳动、学习和生活相随相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天人合一”传统生活习俗的形成与五德之禽是分不开的。雄鸡天天报晓,准时唤醒人们起床。鸡这种守时报时的美德,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也享有农历正月初一谓之“鸡日”的美名。雄鸡为何能这样守信报晓呢?科学告诉我们,在雄鸡的大脑与小脑之间,有一个松果体,能分泌出对光线特别敏感的褪黑激素,当鸡受到晨曦剌激时,褪黑激素停止分泌,雄鸡醒来,啼鸣报晓。

因此,鸡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画家们笔下纸上的常来客。元旦期间,书画家刘泽泉先生兴来画鸡,以贺新春,戏征画名,不才献之曰“五德尊者”。

传说故事:一秀才吃鸡,刚要动手,突悲从中来,于是肃立餐案旁,痛致悼词曰:鸡有五德之才,难免一刀之灾,暂吃吾肚之内,算作一副棺材,呜呼呀——哀哉!转首对屋外喊,娘子,再捣瓣蒜来!

                                        20170116  编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