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挖笋秘籍

 西江红月 2017-01-16
  冬笋是立秋前后由毛竹(楠竹)的地下茎(竹鞭)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尚末出土,笋质幼嫩,是一道人们十分喜欢吃的菜肴。      冬笋可是原生态食材,绝对的绿色食品哦!像什么冬笋火锅啦、冬笋炖鸡汤啦、冬笋炒腊肉,冬笋炒酸菜啦......都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

       如果你还没有吃到今年最新鲜的冬笋,赶紧的带上小锄头到竹林里挖冬笋去吧!别一到那挖了就舍不得回来哦!(小编可是越挖越有劲)


冬笋靠地下根状茎进行繁衍

想要找到它就不那么容易啦

因为它不像春笋那样露出小半个脑袋

它深深藏在地里,需要你慢慢寻找

这个需要技术、经验、体力

当然,也少不了一点运气




独家绝学

在挖笋的时候

通过“三看”,即山、看竹、看鞭


  看山

      上山采挖的头个把月,应选择阴凉、背阳、鞭浅、潮湿的山窝采挖。这个时期,冬笋的个头不大,在向阳、干燥的山腰、山顶,几乎还是笋芽,故用不着在这样的地方花力气。在鞭深的山窝,也由于笋小且深,费工费力,这个时期采挖不合算。深鞭笋可作第二批采挖对象。竹鞭的深浅,可从竹蔸节的疏密来判定,节疏的为深鞭,节密的为浅鞭。


 看竹子

        观察竹叶,如果发现有些叶子呈暗绿且竹叶比较浓密,还有些带黄的颜色,那么这棵竹子很可能有冬笋(下图右);相反,如果竹叶比较稀疏(下图左),就是我们说的“不当年”,有竹笋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看竹鞭

竹林里竹鞭错综复杂,挖到的鞭是不是结笋的鞭,是否有沿鞭追下去的价值,要作判断:

(1)竹鞭金黄色,较干燥可追;嫩鞭、水份多的鞭不追。

(2)竹鞭的节上须根多的可追;须根少的不追。


(3)竹鞭上的笋芽有生气、金黄色、与鞭垂直生长的可追,笋芽紧贴竹鞭不追。

(4)出现杈鞭时,可追杈鞭两三尺,根据鞭的颜色、笋芽生长的状况判断是否结笋,确定是否继续追鞭。

       挖到笋后可别太高兴的离开了,如果是冬笋一般一根竹根是不止一个笋的,竖一、横二、卧三四,少则2-3个多的就是一窝7—8个的也不足为奇。刨笋根要小心,尽量别伤害小笋芽和竹根,刨完后要用原来的土再埋上。

    

广为流传秘诀

 埋藏冬笋之处,往往泥土会稍稍隆起,并且伴随着一道裂痕,这就说明“土里藏笋”。

不过也要提醒大家

冬笋是好料子,但也不能过度采挖

尤其是不能为了挖掘冬笋

而大肆损坏竹根

因为来年春天

这些竹根是要生长春笋的


冬天来了,天气是冷了点

但却正是挖冬笋的好时候

背上锄头,约上小伙伴

俗话说的好

“只要锄头挥的好,哪有冬笋挖不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