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53‖【桂林有文化】你每天吃的那一碗桂林米粉,串起了两岸文化血脉!

 观音道场 2017-01-16
微报桂林

— 不只把报纸装进手机 —

桂林日报社官方微信平台


南宁是首府,柳州有工业,桂林呢?

桂林有文化。

桂林的文化在哪里?

天赐的桂林山水不是文化,

居住在山水中,

流连在山水间的桂林人,

他们创造了桂林的文化。

……

“微报桂林”开通【桂林有文化】系列栏目

与你一起寻找桂林的“散珠碎玉”

寻找历史文化中,桂林人祖先的故事

10月26日,“第七次两岸人文对话”活动在桂林举行。当晚,根据台湾著名桂籍作家白先勇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花桥荣记》,在桂林大剧院为海峡两岸出席会议的贵宾奉献了首场演出。

1
白先勇是谁?


1937年7月11日,白先勇生于广西桂林,父亲白崇禧是中国国民党桂系将领,母亲名马佩璋;白先勇排第八,另有九名兄弟姊妹(只五人还在世),电台名人白韵琴则为他的堂妹,而家族大多仍居住在台湾。白先勇7岁时,经医诊断患有肺结核,不能就学,因此他的童年时间多半独自度过。

抗日战争时他与家人到过重庆、上海和南京,后来于1948年迁居香港,就读于喇沙书院。不久之后在1952年移居台湾。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白先勇先生取材于桂林记忆的小说代表作之一的《花桥荣记》,发表于台湾《现代文学》杂志的“台北人”系列小说中,在海外及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2
《花桥荣记》讲了什么?

桂林荣记是台北长春路上的一家米粉店,老板娘是从桂林来的。他爷爷从前在桂林花桥开的米粉店是家喻户晓的,她由此得了个“米粉丫头”的雅号。后来她嫁了个军官,当了几年官太太,不料苏北一仗打得她丈夫下落不明,她便随军撤到台湾,开了这家米粉店。

常来光顾米粉店的大多是些小公务员,不少是老板娘的广西同乡,许多人常年在这里包饭。

《花桥荣记》的故事便是这样开始的……

3
话剧《花桥荣记》在桂林首演

话剧《花桥荣记》由广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广西天昌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国家一级编剧张仁胜担任编剧、一级导演胡筱坪担任导演、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秦文宝担任舞美和服装设计,广西群众艺术馆制作演出。

话剧版《花桥荣记》通过台北这家桂林米粉老字号的沉浮和人物坎坷的命运,通过他们对故乡一次次的回忆,着力表现了台北这些广西人永藏心底的乡音、乡情、乡恋,用一根米粉串起了海峡隔不断的两岸文化血脉,让人看到身在台北的广西人的乡愁之源。

演出过程中,桂林元素得到了诗意的表达。花桥、漓江、桂剧、桂花、桂林风情等桂林文化符号,成为推动人物情感通向戏剧高潮强大的动力。桂林米粉的老作坊也被搬上舞台。观众不仅看到了传统米粉制作中磨浆的老大磨、老蒸锅、石臼木杵、老式榨粉机,还见识了米浆滤水、米粉蒸煮、米粉揉团等米粉制作传统工艺。桂林米粉的熬汤秘方、马肉腌制的独门绝技,也随着剧情的发展一一解密。

据悉,为“两岸人文对话”活动奉献首演之后,《花桥荣记》剧组将回到南宁,在广西明星剧场继续公演。

4
《花桥荣记》曾多次被改编

▼连环画、小人书




▼电影



一根桂林米粉串起的

是海峡隔不断的两岸文化血脉

你看过哪些版本的《花桥荣记》?

快到下方评论处分享给大家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