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分多的LncRNA相关的表观研究是怎么做的?

 微笑如酒 2017-01-17

9分多的LncRNA相关的表观研究是怎么做的?



其实我不反对追逐什么赶时髦的课题,比如什么外泌体啊,自噬啊,环状RNA啊,肿瘤微环境啊。但是追逐高大上的同时,对于文献的学习,其实刚刚关键的是看清了解并且掌握文献的逻辑。所有的课题,其实也就只是换一个皮囊。内含的逻辑性,应该都是一致的。





今天讲的这篇文献,是发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IF=9.202)上的,主要讲的是一个LncRNA和表观遗传相互交错的故事。我们来看看这是怎么讲故事的:



首先,和所有类似的文献一样,要先确定肿瘤和这个LncRNA的关系。也就是肿瘤中,这个LncRNA高表达



接着,为什么这个lncRNA会在肿瘤中表达量变高呢?他们分析了一些UCSC上对于这个基因DNA的表观分析,发现这个LncRNA启动子区域,有一个区段正好有大量的H3K27的乙酰化。这表示,这段启动子可能是被激活了。然后他们再用乙酰化的抗体进行ChIP,验证了一下,发现肿瘤中这个LncRNA的启动子区段可能是被过度激活了。



接着,就是表型的验证,通过柯霍氏法则,进行敲减和过表达LncRNA的表型验证,证明它对于肿瘤的迁移侵袭和增殖有密切关系。



表型验证也是从体外实验,一直到体内实验,也就是动物实验。



为了了解这个LncRNA的机制,就在分析一下下游基因咯,敲减或者过表达后,下游基因的表达变化肯定会出现相应的改变,于是他们在敲减这个LncRNA后,做了个二代的转录组测序。这个真的是很烧钱,右边是做的差异基因GO分析。



接着用qPCR做了个验证,可以说这篇文献在各种验证和实验设计上做得还是很全面的。用qPCR就能验证这样的差异是否真的存在。



故事讲到这里可能有点接不下去了,但之前的故事基本上已经可以上五分了,对于深入的机制,他们也是有想法的。文章中写道,这些下游基因被调控,很可能就是由于表观调控导致的,也就是DNA甲基化。于是他们用RPI-Seq网站进行了预测(这个昨天讲过了哈,没看过点这里),把所有的和DNA甲基化相关的蛋白和这个LncRNA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俩蛋白与这个LncRNA有关,接着用RNA ChIP验证了一下。Bingo,发现这俩甲基化蛋白结合了这个LncRNA后形成了复合体。



但有了这相关的作用蛋白之后,那LncRNA对于下游基因的作用机制,就肯定是通过这两个蛋白来进行作用的,也就是,之前分析获得的LncRNA的下游基因,应该也是这两个甲基化蛋白的下游基因。那敲减这两个蛋白的话,下游基因也会发生变化,于是他们用这个取交集的方法筛选出来一个直接下游基因。



那这个基因是下游基因的话,是一个与LncRNA负相关的基因,也就是说这个基因应该有抑制增殖和迁移的表型。于是他们又用柯霍氏法则,来验证了一下这个最下游的靶基因与表型的关系。



对于细胞核和细胞质的RNA分离后,进行qPCR分析,明确了,这个LncRNA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内都有表达,细胞核内的可能是作为两个甲基化修饰蛋白的支架,那细胞质中呢?



于是他们又分析了一下可能和这个LncRNA互为ceRNA的基因。也就是和这个lncRNA正相关的下游基因,也就是会促进肿瘤增殖和迁移侵袭。验证后,确定这个基因也是与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有关的。这样下来整个故事就完整了。



我们看一下哈,这个故事有些什么,首先是有最初的这个LncRNA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肿瘤中启动子区域的组蛋白乙酰化,导致LncRNA的过表达。释放到核内后,就与两个甲基化修饰蛋白结合,形成复合体,然后抑制了抑癌基因的表达。释放到细胞质后,与MiRNA结合,促进了另一种癌基因的表达,导致了最终肿瘤的表型。


…华丽丽的分割线…


李莫愁博士:下面这个就是整篇文章的思路:



虽然对于下游基因的验证研究,有点一块馒头一块糕,但是,仍然可以看出,整篇文献的思路很有条理性。好了,今天就先策到这里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