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6-2016高考地理真题汇编 考点1: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重发,因后期加入关注的老师都...

 迷茫1977 2017-01-17
(2015全国新课标I)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A. 66.5°N                          B. 60°N
  C. 53°N                            D. 40°N
  答案:C   该机场位于50°N附近,假设该飞机沿经线飞行,在1小时内飞过650千米,约6个纬度。因此该飞机所在纬度最高约为56°N,最低约为44°N。故C正确。
  考点:航空运输、距离计算
  2.(2013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卷)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可用于定位、导航。若在甲、乙两地GPS接收机显示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北纬36°08′27″、东经118°54′08″和北纬34°08′09″、东经116°53′34″。则甲在乙的( )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答案:B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北京卷)图2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第3~6题。
  3.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              B.5°          C.8°              D.10°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知识、中国陆地行政区划的范围及轮廓、省级行政中心的大致位置,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我国陆地部分的最南位置大致在北纬20°,最北端在北纬53°,两地垂直距离的纬度差约33°;由于题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选项B正确。
  4.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A. 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 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温度带分布、地球自转运动角速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据题图和上题分析,图示地区中①地是我国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该市属于中温带,而②地应该是甘肃兰州市,为暖温带地区,选项A错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为零外,其他地区都相同,所以,③④两地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选项B错误。从春分到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纬度位置越高,其昼长变化幅度越大,很显然,①地纬度位置较高,其昼长变化幅度比④地要大,选项C正确。从夏至到秋分日时段内,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赤道地区移动,②地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较小,而⑤地纬度位置较低,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要大于②地,选项D错误。
  5.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 ①和④              B.②和③
  C. ③和⑤              D.④和⑤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密度,以及我国区域地理人口分布特征。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所谓人口密度就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通常以每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我国新疆区因地处内陆,气候干燥,人口相对较少,而我国中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口密度相对较大,选项A正确。
  6.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A. ①          B.②               C.④               D.⑤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形成原因,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由题图,我国西南地区地势高耸崎岖,又因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如果再加上植被破坏,很容易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选项D正确。而图中的①地多暴风雪、融冰水灾和沙尘暴等气象灾害,②地多沙尘暴等气象灾害,④地为黄土高原地区,多水土流失等生态灾害等。
  2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3-4题。
  7.(2009年高考江苏卷)“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答案】D
  【解析】对称点,即以地心为中心,陆半球极点(38°N,0°)对称点是水半球极点(38°S,180°)需要注意的是180°经线在西半球。
  8.(2009年高考江苏卷)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答案】C
  【解析】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最大值,北半球各地夜长达到最大值,据题意可知,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经线,即直射点坐标为(23°26′,180°)。
  【考点定位】①对称点;②光照图的判读;③直射点的地理意义
  (2007年高考海南卷地理)读下图,回答19~20题。
  9.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答案】C
  【解析】由经度信息找出劣弧,确定东西方位,由纬度信息判断南北方位。
  10.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A.0.11万km2        B.1.1万km2     C.11万km2          D.110万km2
  【答案】B
  【解析】经纬网中,1纬度=赤道上1经度=111KM。
  11.(1993年高考地理试题)某人从赤道以北4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东北        D.出发点以东
  答案:D
  12.(1992年高考地理试题)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小于8500公里。无论从甲地到乙地,还是从乙地到甲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南走,后向北走。据此判断,甲,乙两地可能同处在
  A.赤道附近          B.南极附近
  C.北极附近          D.不可能有此情况             [    ]
  答案:B
  13.(1990年高考地理试题)读下面五幅岛屿图,将各岛的英文代号分别填入(1)—(5)题相应的空白内,第(6)题填出岛屿名称。(4分)
  (1)          岛的气候属地中海式气候。
  (2)          岛的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3)人口最多的岛是         岛。
  (4)居民在当地永远看不见北极星的岛是        岛和          岛。
  (5)地热资源较丰富的两个岛是         岛和          岛。
  (6)E岛的名称是           岛。
  答案:本题4分
  (1)C(0.5分)(2)D(答B也算对)(0.5分)
  (3)A(0.5分)(4)AD(各0.5分,共1分)
  (5)BD(各0.5分,共1分)(6)纽芬兰(0.5分)
  14.(1990年高考地理试题)读下图判断,甲地在乙地的
  A.东南   B.西北      C.正南     D.正北
  答案:A
  15.(1988年高考地理试题)在下面A、B、C、D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④在我国境内等四个条件?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答案:D
  16.(1982年高考地理试题)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点,任何一条经线都代表南北方向,任何一条纬线都代表东西方向,这样,在南北两极点各有
  ①一个方向             ②两个方向
  ③三个方向             ④四个方向
  答案:(1)
  如何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