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世界十大交响乐团”之一的 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将再次来到上海, 呈现最重磅的新年音乐会。 我们早已熟稔那璀璨的阿姆斯特丹音响, 但下面的这些事实您未必知道。 1. 音乐厅在竣工的时候周围还是一片农田 1881年9月15日,阿姆斯特丹的六位头面人物组成临时委员会,探讨音乐厅的建造事宜,因为当时其他几个场地不是即将拆除,就是太小或者音效不佳。1882年7月8日, 价值25万荷兰盾的股票已经售出,于是成立了NV NetConcertgebouw公司。五名建筑师收到设计邀请,最后阿道夫·莱纳德·凡·根特的方案胜出。1883年音乐厅奠基。由于资金问题,音乐厅两年后开工建设,1886年底竣工,造价为257333荷兰盾。当时音乐厅周围还是一片农田且紧挨着一条小河,今天小河早已填平了。 ▼音乐厅构造图 ▼建筑师A.L.v根特 ▼刚落成时的音乐厅 2. 除了著名的大厅外还有一个室内乐小厅 音乐厅于1886年底竣工,直到1888年4月11日才正式开幕。小厅(Recital Hall)开幕时间在大厅(Main Hall)之后一个月,几乎没有任何声张。小厅最长处为20米,宽15米。在刚落成时,小厅的后面就是看门人所住的房间。整座建筑其实还包括衣帽间、合唱团专用房间、独奏家房间、办公室、甚至还有饭店和吸烟室。室内乐小厅在2004年经历了整修,而饭店今天已改造为演剧厅(Spiegelzaal)。 ▼小厅 3. 大厅舞台前部台板距地面高度达1.53米 舞台前部距离地面1.53米的高度可谓绝无仅有,您可以在下面#8上世纪60年代评选阿姆斯特丹小姐的照片中直观地看到舞台有多高。其实在音乐厅刚建成时舞台比现在更高。经多年试验后,时任指挥门格尔贝格要求降低舞台,改造工程于1899年完成。管风琴两侧各有一段25级台阶的楼梯,也是那年安装到位的,如今指挥家都是拾级而下前往指挥台的,后来舞台的前部还向左右作了延伸。仔细比较1891年和1998年大厅的照片可以看到舞台的高度和前部宽度,舞台后方观众席的面积、两侧的楼梯都有所不同。 ▼1891年大厅 4.设计师要求内墙为牛骨般的白色 大厅内部的天花板、墙壁和舞台边沿都是白色的。女建筑设计师伊夫琳·莫克斯(Evelyne Merkx)为了向大家说明她需要的颜色特地把一根粗大的牛骨带给团队成员看,从此这种颜色被成为“骨白色”(bone-white)。 ▼1998年大厅图 5. 音乐厅顶上前后用过三个里拉琴 大厅的屋顶上有一个标志性的里拉琴作装饰,高2米,宽1.7米,这是1992年换下的第二代里拉琴装饰,以锌为材质,第三代为铜质镀金。 ▼1957年整修里拉琴
6. 管风琴有2726根管子 音乐厅在开张时还没有管风琴,但位置已经留出了。当时为筹款建造管风琴特地举办了一场慈善音乐会并发行了彩票。1890年,来自乌特勒支的管风琴制造商Michael Maarschalkerweerd承担了制造任务,建造用去了22352.89荷兰盾。而音乐厅建筑师根特再次出马,设计了管风琴的外箱(organ case)。管风琴共有46个音栓、3个键盘、2726根管子,是Michael Maarschalkerweerd一生中造过的最大的管风琴。 7. 乐团擅长浪漫派曲目与音乐厅混响时间有关 大厅的音响效果举世闻名。但其实在设计时还没有现代声学,设计师只能以当时音效良好的音乐厅作参照。在设计大厅时根特参考了莱比锡新布商大厅(Neue Gewandhaus),而小厅则参考了位于Felix Meritis的一个椭圆形礼堂。大厅在空无一人时混响时间为2.8秒,满座时为2.2秒,非常适合演奏浪漫派曲目,尤其是马勒作品。而如果有人在厅内发表讲话则难以听清。 ▼1947年大厅整修 8. 音乐厅除用于演出古典音乐外还举办过各种活动 音乐厅早年每年举办约90场音乐会,不用于其他活动。而现在每年举办的音乐会场次达830场以上,包括约390场小厅里的室内乐音乐会。自从1904年大厅用于国际社会主义大会(International Socialist Congress)之后,大厅逐渐用于其他活动,而董事会也需要获得收入维持运营。多年来大厅曾经举办过拳击赛、时装秀、舞会和宗教礼拜。爵士小号名家阿姆斯特朗也曾在这里登台。 ▼拳击赛海报 ▼评选阿姆斯特丹小姐 9. 皇家音乐厅乐团在音乐厅开幕后7个月成立 开幕演出由一个120人组成的临时乐团担当,还有500人组成的合唱团,指挥是Henri Viotta,演出曲目包括瓦格纳、亨德尔、巴赫和贝多芬作品。音乐厅乐团于1888年11月3日举办首场音乐会,当时叫”Orchestraof the NV Het Concertgebouw”,首任指挥是威廉·凯斯(Willem Kes)。乐团成立第一年中只有65名成员——就是今天苏州交响乐团的规模——包括第一小提琴12人,第二小提琴10人,中提琴7人,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各6人,木管每种各2人,圆号4人,短号小号各2人,长号3人,大号1人,打击乐3人,竖琴1人。今天的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由来自25个国家的120名成员组成。 ▼1888年11月3日音乐厅乐团首演海报 10. 乐团成立以来只有七任音乐总监 虽然皇家音乐厅杰出的音响效果可让任何乐团的演奏锦上添花,但没有其他乐团能像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演奏那么充满魅力。首席指挥对乐队的调教是其中一大因素,乐团自1888年成立以来只有过七任首席指挥,分别是威廉·凯斯(1888-1895)、威廉·门格尔伯格(1895-1945)、爱德华·范·拜努姆(1945-1959)、伯纳德·海廷克(1961-1988)、里卡多·夏依(1988-2004)、马里斯·扬松斯(2004-2015)和丹尼尔·加蒂(2016至今),少于费城交响乐团(9任,1900年成立)、芝加哥交响乐团(11任,1891年成立)、波士顿交响乐团(13任,1881年成立)和伦敦交响乐团(1904年成立)。 ▼第二任首席指挥门格尔贝格与梅纽因
11. 许多著名作曲家都以表演者身份与乐团合作 在门格尔贝格的50年任期中许多作曲家都曾指挥过乐团,马勒于1903年10月22日指挥乐团演奏了自己的第三交响曲,1920年起乐团就开始举办马勒音乐节,其他登上指挥台的作曲家包括理查·施特劳斯、拉威尔、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和兴德米特,乐团至今仍以演奏这些作曲家的作品闻名。著名作曲家巴托克、拉赫玛尼诺夫和普罗科菲耶夫都以独奏家身份与乐团合作演奏过自己的作品。 ▼马勒指挥的漫画 12. 指挥2017上海新年音乐会的梵志登曾是乐团首席 乐团历史上有过23位首席,都是名重一时的小提琴家,他们中有:奥洛夫(Olof)、克莱伯斯(Krebbers),利伯尔曼(Liberman),威斯克·艾斯肯纳齐(Veskov Eschkenazy)、亚历山大·科尔(AlexanderKerr)。克莱伯斯以独奏家身份录过莫扎特与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在康德拉申指挥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里他担任小提琴独奏,这一名版的黑胶唱片已是价格不菲的藏品。即将上任纽约爱乐总监的梵志登(Jaap van Zweden)担任乐团首席时年仅18岁。下面这张他与伯恩斯坦的照片摄于1987年10月15日,当时他还是满头秀发,不是今天的光头范儿。 ▼克莱伯斯担任独奏的唱片 ▼梵志登与伯恩斯坦 ▼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波莱罗舞曲 ▼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交响乐团演绎莫里斯.拉威尔宝莱罗舞曲{ 精 彩 回 放 } ![]() 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
|
来自: KVic > 《Victor 音乐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