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一句话:自律的人生易圆满。自律两个字,自,要求自己主动;律,则需要克制。人生的各种问题和痛苦,大部来自逃避和拖延,不肯面对与解决,越拖情况越严重,终至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人生。积极面对、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等,都是积极的人生原则。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实践,方才能让精神、心理和灵魂都达到更高的层次。

世间人都说爱,“我爱你”三个字轻飘飘又沉甸甸,却不知一见钟情、自我牺牲等等都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要关注、自我界限突破,并且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最终要与自律相结合,方可到达自我心智成熟的终点。 
宗教与科学,貌似自古以来就是对立的两方。殊不知宗教也有科学的一面。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从科学起步,遵循爱的本质,探索经由探索、挑战、质疑的宗教,从而达成进一步促进心智成熟 
人生到处充满了奇迹,某些时刻、某些事情的发生往往令我们惊呼“太不可思议”,而这奇迹也同样包括健康、潜意识、好运、进化等等方面
人的身体和心灵都有进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也有大量的阻力,这便是“熵”。与熵斗争的过程中,人的心智会逐渐成熟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我八年前年已经买到,却带着它,从广州到北京,再从北京到内蒙,都没有读完。借这次参加深度共读课程的机会,终于了却一桩心事。
全书的四个部分:自律、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无一不是成长中会面临的重大课题,或深或浅地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而所谓“心智的成熟旅程”,也是在不断摸索、实践中逐一、反复践行“向内求”的旅程。
全书以“爱”和“自律”作为主线,花费大量篇幅、枚举大量例证来证明在“心智成熟的旅程”中,植根于爱的自律多么重要。对儿童来说,良好的习惯会影响到他/她成人后的处事方法和心理状态;对成人来说,一方面要与过去的“儿童”说再见,完成成长的蜕变,另一方面,作为家长,他/她也对下一代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是不断循环往复,构成整体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与进化。
思及此,不由想到自己作为一位母亲,是否完成了身份的转换?好像并没有。经济倒是独立,但心理上对父母的依恋极大,颇有些“小女儿心态”。那这种心态对我的女儿有影响么?答案是肯定的。一个人,首先要独立,包括心理。自己的心理状态不成熟,会体现在行为举止的细微之处。平日里情绪的不稳定,可能是也是造成孩子安全感不足的主因。
那么,爱呢?我爱她么?当然爱!但这种爱好像很狭隘,我是把她当作我的孩子爱,并没有把她当作完整的人来爱。她需要我在生活中给予指导和帮助,但我何尝不是从她处学习并再次成长!
思及此,不由感慨,幸好借这次机会读完了此书。可能是因为自己母亲的身份,读这本书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对孩子的影响,即便如此,也收获颇丰。在自我成长的旅程中,唯有不断学习、时时自省、满怀爱意,方能探到那遥远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