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博馆藏宋代瓷器精品赏析(二)

 兜破仓穷 2017-01-17


宋 南宋 (1127 - 1279年)

2003年广东省阳江市海域出水

高25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8厘米

五代时已盛行注子、温碗,宋墓出土青白瓷器物中有不少注子、温碗,其造型多仿金银器,瓜棱形器身比较常见。这种器具使用时将注子置于温碗中,温碗内盛热水用以温酒。南方瓷窑普遍烧制注子、温碗,其中以景德镇制品最为精美。


宋 辽

高28.5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10.5厘米


宋 北宋

高6、盏口径9厘米

1949年霍明志先生 捐赠

盏与托盘的口沿均呈六瓣花形,外壁有轮旋时所留旋削痕,分瓣处是在轮制成型后,再用棒状工具按压而成,故旋削痕亦随之呈波折状。釉色白中偏黄,釉下施有化妆土,釉层薄,盏和托盘的口沿隐约露胎。

茶托早在南朝时已经出现,至宋代时饮茶之风盛行,茶具愈加考究,茶托上的托圈口径加大并且加高,使盏的底部较多套入托圈内,茶水不易洒出,更加平稳实用。该器胎轻体薄,托盏相连,造型规整优雅,流露出唐宋金银器的风格。

宋 北宋

高5.1、口径20.8厘米

1960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六出花口、斜壁、浅底、圈足。内壁有与花口相对的凸棱六条,整个碗形犹如绽开的六瓣形花朵,内底划云龙纹。龙身弯曲,张口吐舌,纹饰清晰生动,除口沿外,通体施白釉,釉色柔和,白中微泛浅黄。

由于北宋定窑采用覆烧法烧制瓷器,器物倒置于匣钵内,故底足满釉,而口沿刮釉呈涩边,俗称芒口,为了弥补芒口的缺陷,遂采用在芒口处镶金、银、铜质的边圈,该碗即有宋时包镶的铜口。


相遇是美的开始,人民瓷坛与您一起品瓷赏画、识人知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