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密剪纸传承人——范祚信

 青未了tfabd1xk 2017-01-17


       
范祚信  男,汉族 ,小学文化,1944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河南村,系高密剪纸范氏第二代传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一级民间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会员,中国剪纸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2007年获“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密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从艺经历

       范祚信一家老少三代都是剪纸高手。他母亲范刘氏精湛的剪纸技艺熏陶了从小就有艺术天赋的范祚信,六、七岁时就跟随母亲学剪纸。由于当时农村家里生活紧张,自己又生性好玩,上学四年他就“逃学”了3年半。这期间他的剪纸技艺却突飞猛进,随时随地,只要一有空闲就开始剪纸,有时一剪就是一两个小时,乐此不疲,即使在结婚后,还经常与有着同样爱好剪纸的爱人刘彩花在一起切磋技艺。从1967年开始,夫妻俩为了家庭的生计,在农闲和晚上时常将做好的剪纸拿到集市上去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生活条件极为艰难的情况下,范祚信也没有放弃他所酷爱的剪纸艺术事业,稍有空闲,操刀就剪。那时,剪出的品种单一,主要剪农村经常使用的饽饽花、窗角、窗唇、鞋垫和顶棚花,春节期间剪家家户户贴于门上槛的过门笺,卖了贴补家用。范祚信经常说,“卖钱多少不计较,为乡亲、为邻里服务我不怕麻烦,有求必应。我一生爱剪纸、好剪纸,只要有纸剪,就是我的幸福,其乐无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对民间艺术逐渐重视,剪纸技艺也引起了上级有关领导的关注。1982年,高密县文化馆聘范祚信为高密县剪纸培训班教员,在这个工作岗位上,范祚信一干就是三年,教出了几十名剪纸学员,像范云英、任凭、任春花、马瑞霞等,如今她们的剪纸也名播海内外。在教学的同时,范祚信自身的剪纸技艺也突飞猛进,更加精益求精,在塑造别人的同时也塑造了自己、完善了自己的创作技术,范祚信在“老鼠娶亲”剪纸中,运用诙谐拟人的艺术语言,表达了故事中最具戏剧性的一幕:前面是一百只老鼠的送亲队伍,后面有一只从天而降的花猫。整幅作品规模宏大,各种迎婚娶亲的用具礼品相当完备,老人说,要让老鼠用上人的所有结婚物件。举旗的、鸣锣开道的、放花鞭的、抬妆奁的,鼓乐笙平,斧钺枪戟,浩浩荡荡一路人马,似军队出征、皇帝离宫,煞是气派威风,确是构思巧妙,出剪精细。

       1985年,范祚信从县文化馆回村后,无论农活多忙多累,从未间断对剪纸技术的精心策划和研究。他的剪纸技艺也日趋完美,复制的传统剪纸,形象生动,剪法细腻,在传统熏样的基础上,又有所改进、提高。为了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将自己的剪纸作品摆放在中央美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工艺美院、南京艺术学院、沈阳鲁美学院展出,并多次漂洋过海到日本、法国、香港等地进行现场剪纸表演,举办作品个人展。
代表作及其艺术风格

       范祚信创作了大量作品,主要代表作有福禄寿喜、福寿图、十二生肖等。范祚信的剪纸构思精巧,造型雅拙淳朴,线条刚劲挺拔,有浓重的金石味和灵秀细腻的韵趣。例如,要把用笼子养蝈蝈这一生活趣事,在单色剪纸上表现出来是很难的。而范祚信的剪纸《蝈蝈出笼》却别出心裁地构思成把蝈蝈放出笼外,让它的一双坚硬有力的后腿紧紧地钩挂一只精巧的笼子,蝈蝈双须向前,二目圆睁,既浑然天成地表现了这一特定的生活题材,又寄托了人们渴望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样,以“八仙过海”为题材的剪纸创作中,范祚信以鱼纹、网纹一样的细线组成“八仙”挺拔而又轻柔的衣饰,以黑黑的脸膛颜色表现出“八仙”各异的神情,再加上浓重的水,飘逸的云,构成了一幅出神入化的独特画面,充分体现了高密剪纸粗犷中有细腻,线条劲拔金石味浓重的风格。
       纵观范祚信几十年的剪纸作品其基本特征不外乎立意新颖、形神兼备、体裁广泛、出剪细腻四个方面。立意新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剪哪一样的东西,首先要打好腹稿,尔后用铅笔在纸面上画样稿,反复改动、直到满意为止。譬如,福禄寿喜四个字,极普通的四个字,可经范祚信剪出后,其艺术价值、商业价值和欣赏价值就非同一般。近几年范祚信又开辟了一个新的剪纸思路:就是把古典小说的人物和内容融入到他的剪纸中,创造了一系列的作品,在范祚信的展室里,两面墙上分别挂着《红楼梦》的100个形态各异的人物和《水浒传》108将。而且每个人身上都刻有名字,个个人物的姿态和表情都不相同,栩栩如生。形神兼备,无论剪动物、植物还是人物,既讲究形,更讲究的还是神,只有在形状上传神,那么这幅作品才算是成功的作品。范祚信的剪纸既有南方的细腻也有北方的粗犷,他把两家融合在一块,像全国剪孔子像的很多,但范祚信的孔子像始终是按照唐代画家吴道子的画像来剪的,非常逼真,那巧夺天工的剪技,形神兼备的造型,精练优美的构图,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无不令人赞叹。


         体裁广泛  高密剪纸的题材以广泛著称,从自然界的飞禽走兽到远古的神话传说,还有流之千古的历史故事,文学人物和情节均进入了剪纸艺术的视角。范祚信剪纸所表现的题材范围非常宽泛,不仅仅拘限于日常生活的人和事,而且包括了传说、神话、故事、历史等多种题材。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窗花、墙花、顶棚花、灯花、门笺、喜花、服饰花、鞋花、随葬花等。五十多年的剪纸,剪出作品上万件,涉及领域主要是动物、植物、人物,大到大象、大树,小到蚂蚁、小草,人物既有伟人也有平民,既有古代人也有现代人,其作品有动也有静。

       出剪细腻  体裁选好了,稿样也画好了,形神也具备了,这就看出剪的功夫。范祚信出剪细腻,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

       他的剪纸作品既玲珑剔透,又淳朴浑厚,其传承手段主要是扒样、熏样和口传心授。在艺术风格上,用阴剪和阳剪手法,巧用黑块和细线,善使锯齿纹和光滑面,有定规而不拘束,剪出粗犷而精巧、简约而不单调、质朴而灵秀、生动又传神的艺术效果,自成“粗中有细的金石味”。
艺术成就 

        “剪纸世家”范祚信一家八口,老少三代都擅长剪纸。由于范祚信技艺高超,曾先后应邀在中国国内四十多所高校讲课、表演和办展览。1984年,第一次到北京,在首都博物馆向中外艺术专家、学者面前进行了精彩的剪纸表演。他手上把持剪刀的功夫加之对传统美感的掌握,使自己的剪纸作品粗者大块黑白、细处纤如毛发,图案繁杂而有条理,可谓是在精工中颇见风采。此后,参加表演、展出活动不断,作品屡获大奖。有专家评论范祚信的作品,“有金石味,如篆刻,方圆相宜,线条精细有致,布局大方合理,有难得的拙朴、抽象之美”。 



 
         随着自己剪纸技艺的不断丰富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既教出了几十名优秀学生,也对上门求学者毫不保留的传授技艺,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政府宣传力度的加大,范祚信声名远播,上门求学者和邀请去讲课教授技艺的学校有小学、中学、大中专学院,更被全国多处院校聘为导师。在众多剪纸爱好者的队伍里,范祚信的剪纸似一朵奇葩,脱颖而出,受到了全国有关专家学者和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多次获得省级、部级优秀剪纸艺术家称号。他经常说:“剪纸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种责任了,不单单是兴趣、工作。原先是养家糊口,可现在国家这么重视,咱一个农民能跟大学生、研究生打交道,咱不能辜负了政府的心意。坚持做下去就因为剪纸是民族文化,文化不能丢,丢了,就对不起传承人这个称呼”。
       正是抱着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剪纸艺术的追求,无论在什么样的困难情况下,范祚信都是持之以恒,进行着对高密剪纸的研究和创新。在他的影响下,自1985年以来,全家人参加省级以上剪纸展览计数百人次,并屡获大奖,其中范祚信的作品《福禄寿喜》曾荣获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一等奖。中央美院画廊、上海大学美院、中央工艺美院图书馆相继举办过范祚信剪纸营销展,《老鼠娶亲》等精品由学院收藏。1983年,范祚信及其家人就有剪纸作品发表,仅他自己就在日、法、英、德等文版的《人民中国》《北京周报》发表作品48件。1987年5月东渡日本作现场表演,和同行的一位针灸名医,被日本友人并称为“神针魔剪”。1994年10月,作品《水浒人物》入选国家文化部组织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同年其剪纸作品入选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作品《十二生肖》在首届山东省农民文化艺术节及全省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中荣获金奖。剪纸《孔子像》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评选中荣获“山花奖”“民间工艺优秀奖”。1999年7月,其专集《中国民间十二生肖剪纸》由辽宁出版社出版发行,内载各类图形1400件。2000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荣获一等奖。其作品被中央电视台及省市台、若干家报刊杂志多次播放、刊载。





 

关注“山东剪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