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互文”与“合掌”

 江山携手 2017-01-17
谈“互文”与“合掌”
互文,是修辞格之一。又称“互辞”、“互义”、“互言”、“互见”、“互备”、“参互”等。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凡言‘互文’者,是二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意思是,在连贯的句子中,某些词语依据上下文的条件互相补充,合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或者说上文里省了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里省了上文出现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令《出塞》)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这里不是说明月是秦时的,而关是汉时的。烟只笼寒水,而月只笼沙。意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烟月笼寒水烟月笼沙。这是在单句中的互文,称连类互文。再如:北朝民歌《木兰诗》:
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黄花
是说对着窗户和镜子理云鬓,对着窗户和镜子贴黄花。古诗十九首有句云: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不是说牵牛星遥远,河汉女明亮。而是说牵牛星遥远又明亮;河汉星明亮又遥远。又如柳中庸《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即岁岁金河复玉关,马策与刀环;朝朝马策与刀环,金河复玉关。以上为对反互文,即对句互见。也称互文对。
互文能使结构工整,声韵和谐,语言明快,文省而意存。值得特别提出来的是:和互文对在名称上容易混淆的,还有一个互成对。互成对是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中提出的二十九种对之一。例如郑燮的《赠焦山长老》联:
花开花落僧贫富
云去云来客往还
其中“贫富”为互成对,“往还”为互成对。实际上就是现在讲的自对。
合掌是诗文对偶意义相同的现象,是对仗上的一种避忌。合掌的对仗也称合掌对。如:
吏交朋,同饮美酒
官访友,共醉醇醪
这里的上下两联,字面虽然不同,意义完全相同,是镜像式的,这就是合掌。互文对和合掌对是泾渭分明的两种对仗,互文对文字节俭,语义丰富,而合掌对文字浪费,内容重复。在理论上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在实际上有时是难以把握的。关键是如何认定合掌。蔡宽夫《诗话》云:“晋宋间诗人,造语虽秀拔,然大抵上下句多出一意,如‘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类,非不工矣,终不免此病。”其实,上述两联不能认为完全合掌。鱼戏荷、鸟落花、蝉噪林、鸟鸣山,是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描绘,恰恰是增强了文势,加深了印象。上述《征人怨》中的“岁岁”和“朝朝”也极易和“合掌”相混。更有甚者,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有千古传诵的名句: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从字面上看,年和年重叠,年年和岁岁同义,上联就合而又合了,下联又颠倒重复,是合掌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是互文对。反复强调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加强了对“花相似,人不同”的聚焦。使语意起伏,情绪激昂,音韵优美,文势迭宕。这也是其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原因。先人分“互文”和“合掌”,是极其明智的,充分显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因此,我们在看到重复的字词时,一定要区分哪些是积极的修辞,哪些是消极的重复。要充分考虑我们民族语言文字在修辞手法上的多样性,表现手法上的准确性,生动性。从而力避“合掌”,充分展现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