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的“化”字

 江山携手 2017-01-17
神奇的“化”字
汉语言文字是丰富多彩的。是最富有变化的文字,是很神奇的文字。因此,我们在学习时,不能有教条主义,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在语言环境中,判断一个词的性质和意义。那么“化”字,是个什么词?是名词还是动词?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讨的。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版)对“化”的释义有8条。如变化、改变、生长、化育、教化、感化、乞求、募化等等。多数的用法为动词。但是,“化”字和一些字词结合起来,它的动词意义便起了变化。不再突显其“动”的特性,而是弱化了“动”的特性,突显了和强化了与它一块构成词的那个词的特性。如:“化日”,《后汉书·王符传》:“化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闲暇而有余日”。这里的“化日”,指阳光。是一个名词。成语“光天化日”,是明朗的天空和美丽的阳光。指太平盛世,也指大家都能看到的是非分明的公开场合。而不是说光天变化成日了。再如“化雨”,是指教化人,像及时雨灌溉土地、润泽植物一样。《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后用“化雨”比喻潜移默化的教育。“化雨”,此时是一个词。不再是一个动宾结构了。同样,成语“春风化雨”,是指春风和时雨。是两样东西,而不是说春风化成了雨。《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商务印书馆,1989年8月版)“春风化雨,……有作化雨春风,化雨也作时雨”。类似的词,还有:“化境”“化土”等等。当然,“化”字,并不光有一个“动词”词性,在作姓氏时,它就是名词。由上述的释义可以看出来,那种把“春风化雨”看作是主谓结构的观点是错误的。其实,我在《宜将“春风”对“化日”》(载《中国楹联报》517期)一文中,提到了“春风化雨”,说得很明白。有兴趣者,不妨一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