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之束 卡尔·桑德堡 【美】 
我想起了海滩,田野, 眼泪,笑声。
我想起建造的家—— 又被风刮走。
我想起聚会, 但每一次聚会都是告别。
我想起在孤单中运行着的星星, 黄鹂成双成对,落日慌乱地, 在愁闷中消隐。
我想要越过茫茫宇宙, 到下一个星球去,到最后一个星球去。
我要留下几滴眼泪, 和一些笑声。
注:卡尔·桑德堡,美国著名诗人、传记作者和新闻记者,代表作有《亚伯拉罕:战争的年代》、《太阳灼伤的西方石板》、《蜜与盐》等。善于运用通俗语言和平常讲话时的节奏描绘先驱开拓的日子里的赤裸而又强有力的现实主义以及美国工业化扩张,表达中西部的乐观和民主精神,被誉为“人民的诗人”。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拜伦【英】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消磨这幽深的夜晚, 尽管这颗心仍旧迷恋, 尽管月光还那么灿烂。
因为利剑能够磨破剑鞘, 灵魂也把胸膛磨得够受, 这颗心呵,它得停下来呼吸, 爱情也得有歇息的时候。
虽然夜晚为爱情而降临, 很快的,很快又是白昼, 但是在这月光的世界, 我们已不再一起漫游。
注: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茶的情诗 张错【美】 
如果我是开水 你是茶叶 那么你的香郁 必须依赖我的无味
让你的干枯,柔柔的 在我里面展开、舒散 让我的浸润舒展你的容颜 我必须热,甚至沸腾 彼此才能相溶
我们必须隐藏 在水里相觑相缠 一盏茶工夫 我俩才决定成一种颜色 无论你怎样浮沉把持不定 你终将缓缓地(噢,轻轻的) 落下,攒聚在我最深处 那时候,你最苦的一滴泪 将是我最甘美的一口茶
注:张错,原名张振翱,曾用笔名翱翱,广东省惠阳县人,民国三十二年十月生於澳门。国立政治大学西语系学士,美国杨百翰大学英文系硕士,西雅图华盛顿比较文学博士。现为南加州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兼东亚系系主任。大学时和友人合组「星座」诗社,并发行诗刊。曾获中国时报叙事诗首奖、国家文艺新诗奖、中兴文艺奖。

对镜 哈代【英】 
当我照我的镜, 见我形容憔悴, 我说 但愿上天让我的心 也象这样凋萎
那时 人心对我变冷 我再也不忧戚 我将能 孤独而平静 等待永久的安息
可叹 时间偷走一半 却让一半留存 被时间摇撼的 黄昏之躯中 搏动着 正午的心 注:托马斯·哈代,英国诗人、小说家。他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 哈代一生共发表了近20部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还乡》和《卡斯特桥市长》。诗8集,共918首,此外,还有许多以“威塞克斯故事”为总名的中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史诗剧《列王》。代表作品有 《韦塞克斯诗集》,《早期与晚期抒情诗》,《德伯家的苔丝》。

咏一朵枯萎的紫罗兰 雪莱 【英】 
一
这一朵花失去了香味, 它象你的吻,曾对我呼吸; 那鲜艳的颜色也已消褪, 不再闪耀着你,唯一的你!
二
一个枯萎而僵死的形体, 茫然留在我凄凉的前胸, 它以冰冷而沉默的安息 折磨着这仍旧火热的心。
三
我哭了,眼泪不使它复生! 我叹息,没有香气扑向我! 唉,这沉默而无怨的宿命 虽是它的,可对我最适合。
注:珀西·比希·雪莱(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简称雪莱,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阶段 赫曼赫塞 【德】 
正如花会凋谢 正如青春消逝 生命的每一个阶段 亦复如是
生命 会在每一个阶段召唤我们
心啊 预备告别过去 重新开始
心啊 勇敢地寻找 寻找新的境地
我们必须离乡背井 否则便要受到终身监禁
心啊 就是这般 要不断 告别 辞行
注: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像这样细细地听 茨维塔耶娃 【俄】 
像这样细细地听 如河口 凝神倾听自己的源头 像这样深深地嗅 嗅一朵 小花 直到知觉化为乌有。
像这样 在蔚蓝的空气里 溶进了无底的渴望 像这样 在床单的蔚蓝里 孩子遥望记忆的远方。
像这样 莲花般的少年 默默体验血的温泉 ……就像这样 与爱情相恋
注:茨维塔耶娃·玛琳娜·伊万诺夫娜(Цветаева Марина Ивановна),1892—1941年,俄罗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剧作家。茨维塔耶娃的诗以生命和死亡、爱情和艺术、时代和祖国等大事为主题,被誉为不朽的、纪念碑式的诗篇,在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

我已不再归去 西梅内斯【西班牙】 
我已不再归去 晴朗的夜晚温凉悄然 凄凉的明月清辉下 世界早已入睡
我的躯体已不在那里 而清凉的微风 从敞开的窗户吹进来 探问我的魂魄何在
我久已不在此地 不知是否有人还会把我记起 也许在一片柔情和泪水中 有人会亲切地回想起我的过去
但是还会有鲜花和星光 叹息和希望 和那大街上 浓密的树下情人的笑语
还会响起钢琴的声音 就像这寂静的夜晚常有的情景 可在我住过的窗口 不再会有人默默地倾听
注:胡安·拉蒙·希梅内斯(Juan Ramon Jimenez,1881–1958年),西班牙诗人,195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对艺术极为挑剔,创作的时候总是精雕细琢以求完美。他曾影响了加西亚·洛尔迦和其他一些作家,被称为“诗人中的诗人”。他最优秀的作品大部分收录在《散文诗与押韵诗集》(Poetry in Prose and Verse)(1932年)里面。1900年到1936年,希梅内斯居住在马德里,内战爆发后被迫流亡海外。最后他在美国定居。

要怀着希望 阿莱桑德雷·梅洛 【西班牙】 
你懂得生活吗?你懂, 你要它重复吗?你正在原地徘徊。 坐下,不要总是回首往事,要向前冲! 站起来,再挺起胸,这才是生活。 生活的道路啊;难道只有额头的汗水,身上的荆棘,仆仆的风尘,心中的痛苦,而没有爱情和早晨? 继续,继续攀登吧,咫尺既是顶峰。 别再犹豫了,站起来,挺起胸,岂能放弃希望? 你没觉得吗?你耳边有一种无声的语言, 它没有语调,可你一定听得见。 它随着风儿,随着清新的空气, 掀动着你那褴褛的衣衫, 吹干了你汗淋淋的前额和双颊, 抹去了你脸上残存的泪斑。 在这黑夜即将来临的傍晚, 它梳理着你的灰发,那么耐心,缓缓。 挺起胸膛去迎接朝霞的蓝天, 希望之光在地平线上已经冉冉升起。 迈开坚定的步伐,认定方向,信赖我的支持 迅猛地朝前追去……
注:西班牙诗人。生于塞维利亚,童年居住在马拉加,11岁时迁居马德里,在大学攻读法律和商业。大学毕业之后,执行律师业务,并从事诗歌创作。由于处在现代主义诗歌流行时期,初期创作受鲁文·达里奥的影响。1928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轮廓》,从现代主义转向新古典主义。 1933年,诗集《毁灭或爱情》获西班牙皇家学院颁发的国家文学奖,从此确立了他在诗坛的地位。同年,与聂鲁达在马德里合办《诗歌的绿马》杂志,对西班牙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他属于西班牙皇家学院派,曾是“二七年一代”的主要成员。内战期间,在乡间养病,没有参与政治斗争。佛朗哥当政时期,坚持在国内写作,作品表现了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暴力和压迫的反抗。1950年成为西班牙皇家学院院士。

月下 费特【俄】 
我和你一道漫步, 在月亮的清辉里。 我的心快醉了, 在神秘的沉默里。 池塘像一块闪亮的明镜, 小草在呜咽不息, 磨坊、小河和远处都已沉浸 在月亮的清辉里。
能够悲伤?能够不活着? 在这迷人的世界。 我们静静地走着, 在月亮的清辉里。
注:费特·阿法纳西·阿法纳西耶维奇,1838年至1844年就读于莫斯科大学语文系。1845年至1858年在军队服役,从60年代开始经营农庄。1840年费特的第一本诗集《抒情诗的万神殿》出版,诗中有着俄罗斯古典浪漫主义风格和明显的拜伦痕迹。第二本诗集(1850年)中有许多优秀诗篇,如《我来向你致意》,《黎明前你不要叫醒他》,《你美丽的花环清新而芬芳》,《狄安娜》,《当我的幻想回到遥远的往昔》,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音乐性征服了当时文坛许多名家。50年代后期,费特曾一度与《现代人》旗下的作家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冈察洛夫、鲍特金、德鲁日宁等接近,先后有两本新诗集问世(1856、1860)。到60年代初,他的创作激情衰退,专事农庄经营,而进入晚年又重新执笔,著有四卷本诗集《黄昏之火》(1883-1891)。

亚玛儿菲夜曲
蒂丝黛尔 【美】 
我仰问繁星的夜空, 我应赠情人什么—— 夜空答我以沉默, 上帝啊寂寞。
我仰问昏暗的大海, 海上有渔人奔波, 大海答我以沉默, 下界啊寂寞。
哦,我也能赠他哭泣, 我也能赠他悲歌 可是我怎能终身 赠他以沉默!
注:蒂丝黛尔出生于密苏里州的圣路易城,自小成长于传统保守家庭,受到父母过度的保护。她先后进入洛克伍德夫人学校(Mrs. Lockwood’s School)和玛丽大学(Mary Institute)就读,1903年,毕业于Hosmer Hall女子学院。她在大学时期开始写诗,于1907年发表首篇诗作。1904到1907年间,蒂丝黛尔曾和一群朋友创办了一份颇获好评的文学月刊《陶匠的转轮》(The Potter’s Wheel)。她游踪广阔,并多次前往芝加哥,后来成为哈丽叶.孟若(Harriet Monroe)所办《诗刊》的成员,结识不少诗人。诗人林赛(Vachel Lindsay,1879-1931)对她展开热烈追求,但因他作风行径过于狂野大胆,蒂丝黛尔最后拒绝了他的求爱。1914年,蒂丝黛尔嫁给商人菲尔辛格(Ernst Filsinger)。丈夫对她呵护倍至,可是她个性孤僻,情绪不稳,再加上体弱多病,和丈夫关系渐行渐远;1929年,她与丈夫离婚。之后,她离群索居,健康状况日益恶化,并患有精神衰弱症。1933年,她服用过量的安眠药,死于纽约寓所的浴缸里。

远方
安德鲁·怀斯 【美】 
那天是如此辽远 辽远地展着翅膀 即使爱是静止的 静止着让记忆流淌 你背起自己小小的行囊 你走进别人无法企及的远方 你在风口遥望彼岸的紫丁香 你在田野拣拾古老的忧伤 我知道那是你心的方向 拥有这份怀念 这雪地上的炉火 就会有一次欢畅的流浪 于是整整一个雨季 我守着阳光 守着越冬的麦田 将那段闪亮的日子 轻轻弹唱
注:美国当代重要的新写实主义画家,以水彩画和蛋彩画为主,以贴近平民生活的主题画闻名,作品已被相当多的博物馆、艺廊重视与收藏,包括了美国国家画廊。

爱在身边
歌德 【德】 
当晨曦染红了大海时, 我想起了你; 当月夜穿透了流泉时, 我又想起了你。
每当遥远的路上,扬起来沙尘, 我看到了你; 深沉的夜里,流浪者在歧路上忧虑时, 我也看到了你。
浪起来了,在深沉的涛声里, 我听到了你; 万籁俱静,在我常去倾听大自然的幽林中, 我也听到了你。
我就在你的身旁,尽管你似乎在那遥远之处。 你离我是这样的近! 太阳落山了,一会儿群星就会向我闪烁。 噢,你要是也在那儿,该多好啊!
注: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

在我心灵深处
岛崎藤村【日】 
在我心灵深处, 藏着一个难言的秘密。 如今我成了活的供品, 除了你又有谁知。
假如我是一只鸟, 就在你窗前飞来飞去, 从早到晚不停翅, 把心底的情歌唱给你。
假如我是一只梭, 就听任你白嫩的手指, 把我春日的长相思, 融入纱织进布里。
假如我是一片草, 就长在野外为你铺地。 只要能亲吻你的脚, 我甘愿让你踩成泥。
叹息溢我被褥, 忧思浸我枕席。 不待晨鸟惊醒梦魂, 已是泪打床湿。
纵有千言万语, 何能表我心迹? 唯有以我火热之心, 寄琴声一曲予你。
注:岛崎藤村(1872-1943)日本的诗人、小说家。原名岛崎春树。参加了北村透谷等创办的杂志《文学界》,以第一本浪漫诗集《若菜集》,开创了日本近代诗的新境界。之后转向小说发展,发表了《破戒》,开创了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另外,他是明治学院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是该大学校歌的作词者。是国际文艺家协会日本分会的创立者,第一任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