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王朝的遗产

 李孟津 2017-01-18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文明独特的一支,大放异彩,其根基奠定于周朝。作为天下共主,周人创造性地开创了四大制度。

社会制度:宗法制

政治制度:分封制

经济制度:井田制

文化制度:礼乐制


1.宗法制

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制和宗族制。父亲死后,大部分家产传给正室所生的长子,也就是嫡长子。中国自古以来的婚姻制度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有别于基督教的一夫一妻制,也有别于伊斯兰教的一夫多妻制。正妻所生为嫡子,妾所生为庶子。嫡子地位高,庶子地位低。继承家族遗产,唯长不唯贤,除非嫡长子智商确实有问题。整个家族由族长管理,任何个人的一切都属于整个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套制度,保证了社会基石的稳定性。



大宗继承,小宗分封

 


 

分封制

周天子的位置只有一个,传给嫡长子,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

诸侯的嫡长子继承爵位,其他儿子被封为卿大夫。

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爵位,其他儿子则具有士的身份。

士的儿子大部分就成了平民,倒霉的人沦落为债务奴隶。



十二诸侯国分布图


东周十二诸侯国表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在周人的世界里家国一体,

最大的是天下,天下之主为周天子。

其次是国,国家之主为诸侯。

再次是家,一家之主为大夫。

最后是身,就是自己了。

所以士人的目标就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士不可不弘毅,

士可杀不可辱,

士为知己者死。


 井田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周朝所有的土地全部是周天子的,每个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土地禁止买卖。每个农民耕种100亩的田地(蓝色方格),中间的公田则由8个农民无偿劳作,收成归封地的士所有,士再抽成缴纳给大夫,大夫再抽成缴纳给诸侯,因为周天子有自己直接管辖的农田,诸侯对周天子有进贡赋和出兵参与作战的义务。



 

礼乐制

就是不同等级的人享受不同的待遇。
就像企业里的出差标准:

总经理:    头等舱

部门经理:商务舱

普通员工:经济舱


西周的礼乐制度:

周王乐队规格 : 四面,八佾64人

诸侯乐队规格 : 三面,六佾48人

大夫乐队规格 : 二面,四佾32人

士人乐队规格 : 一面,二佾16人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的意思不是瞧不起底层人民,而是这些繁文缛节,规规矩矩,对底层老百姓来说不必苛求。


刑不上大夫也不是不对达官贵人判刑,而是有些刑罚不适用,比如一些有辱形象的肉刑,为他们保持尊严。


欧洲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明显,比如他们认为贵族被斩首是最体面的死法。英王查理一世和法王路易十六都是被砍头的。对于出生卑贱的囚犯则采用绞刑,因为上吊死的人面目狰狞,非常不体面。


中国恰恰相反,贵族的死法往往是赐一杯毒酒,或者三尺白绫,留具全尸。地位低贱的人才押到菜市口斩首示众。


虽然方式是反的,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贵族适用高贵的死法,贱民采用低贱的死法。


 而且对于死的叫法也不一样。




周人通过这四大法宝,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影响深远。也许我们体内不一定含有周人的DNA,但在文化上我们已经深深地打上了周人的烙印,周人正是我们文化的祖先。


上一篇:中国人的祖先是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