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你那么累,孩子却一直不听话?

 大虫文踪 2017-01-18

本文为亲子微时光原创

转载请在开头注明来源和ID

壮壮打了文姨的儿子,文姨牵着头上受伤的儿子来到壮壮家准备理论一番。壮壮妈开门后连忙赔礼道歉,还一边喊壮壮来赔礼。可壮壮就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无奈之下,壮壮妈只好自己道歉,临走塞给了文姨几百块钱做医药费。

妈妈回到房内后,壮壮则不以为意地说了句“谁让他先碰倒我水杯的,我就推了他一下,撞到头是他活该。”说毕,就起身回了自己房间。留下妈妈一个人站在客厅,默默盘算着明早多做多少屉包子才能赚回那几百元。而真正她伤心的是,明明已经想方设法给了儿子力所能及的一切了,为什么他还一直那么不懂事。

你费心帮孩子做决定,却换来他不辨是非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帮着孩子做这样那样的决定。这样一来,孩子就似乎永远也长不大,遇到事情,第一反应就找父母帮忙解决,面对事情,也总是犹豫不定,做不了决断。更有甚者,因为总有父母帮忙在后面“擦屁股”,惹是生非起来就更加无所顾忌,任意妄为了。

其实,随着孩子慢慢成长,他的认知意识也会不断发展。父母要做的不是全权替孩子决定,而是引导他学会正确地看待事物,教会他分辨好坏,作出合理的选择。这样孩子才能最终自己独立判断,父母也可以放心让孩子去飞翔。

你的无微不至,却换来他懒惰任性

为了减轻孩子负担,不少家长就在生活中处处为孩子包办。甚至有不少已经升高年级的孩子,还连吃饭穿衣都要父母帮忙。更不用提很多“小公主”、“小王子”一点儿家务都不会做了。

这些事情其实都很简单,也不费什么时间,孩子自己完成,也不会多费几会儿功夫。然而由父母帮忙做了,孩子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和父母一起觉得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和任性。

你的有求必应,却换来他冷漠自私

孩子自私的根源还在于父母的盲目物质支持。

做父母的,总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给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父母们生怕孩子受自己当年受过的苦,时间长了,容易给孩子形成一种错觉。仿佛他就是世界的中心,自己不需要做什么,而其余人都要服务于他。

父母对孩子好也要把握原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要让孩子明白,在享受别人付出的同时,自己也应该有相应的回报;在别人理解你、关心你的时候,你也要懂得帮助他人。

你的处处表扬,却换来他自以为是

常常会听到各种教育专家说,要多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信心,不然会导致自卑的性格。殊不知,矫枉过正的也是不可取的。

孩子需要夸奖,需要客观、具体、真诚的夸奖,而不是泛泛的“真棒'、“真聪明”,甚至对一些不可取的小聪明也采取褒奖的态度。过度夸奖孩子“聪明“,不仅可能让他久而久之忽略了努力的重要性,更可怕的是将他推向自卑的另外一个极端——自负。

在懵懂无知的情况扬“聪明”这一评价不断强化,会让孩子无法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和评价。这对其成长也是极其不利的。

所以爱孩子也要讲求方法,不能让辛苦的付出,只感动了自己。面对成长,有一种爱叫放手。有时不仿放下自己紧绷的神经,会发现有些事情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结果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