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州历史概述

 muziliqichang 2017-01-18

地理位置 

晋冀豫三省交界,北纬35度41分,到36度22分,东经113.37到114度04分。河南的西北部,太行山东麓。南北长74公里,东西宽29.4公里,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



建制沿革

在夏属冀州,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

战国时为韩国临虑邑,后属魏国,而后又属赵国。

秦属邯郸郡。

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 置县,以西邻隆虑山取名置“隆虑县”,属河内郡。

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06年) 因避殇帝刘隆讳,改名林虑县,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 属魏郡。

三国属魏国朝歌郡。

西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 属司州汲郡,永嘉元年(公元307年) 属前赵。

东晋大兴二年(公元319年) 属后赵,永和七年(公元351年) 属前燕,太和五年(公元370年) 属前秦,太元九年(公元384年) 属后燕。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 ,并入邺。

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 复置林虑县。

永安元年(公元528年) 由林虑县分置临淇县,置林虑郡,属相州。

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 ,废林虑郡。

北周复置林虑郡。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 林虑郡废,南部分置淇阳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 置岩州,大业元年(公元605年) 废州,淇阳县、临淇县并入林虑县,属魏郡。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 复置岩州,武德五年(公元622年) 废州为县,属相州。

金贞佑三年(公元1215年) 升为林州,属河北西路彰德府,兴定三年(公元1219年) 增置辅岩县,属林州。

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 废州为县,辅岩县并入,

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 复升为州,划辅岩入安阳县,属中书省彰德路。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 降州为县,改名林县,属河南布政司彰德府。

清属河南省彰德府。

中华民国2年(公元1913年) 属河南省河北道。

中华民国29年(公元1940年) 3月分为林县和林北县,林北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第五专区,林县属国民党统治区。

中华民国32年(公元1943年) 5月成立林县抗日民主政府,林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第七专区。

中华民国35年(公元1946年) 6月林县、林北二县合并,复称林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第五专区。

1949年8月属平原省安阳专区。

1952年11月属河南省安阳专区。 

1958年4月属新乡专区。

1962年属安阳专区。

1983年10月属安阳市。

1994年1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林县设立林州市,仍由安阳市管辖。                          

      编辑:  军华           审核:闫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