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组织模式的深度解析

 昵称26632109 2017-01-18

自组织的核心是更多的连接、更好的控制,这控制一定是从下往上的,而不是从上往下的,否则难以持久。所谓自组织,即企业员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由组成团队去解决问题,而没有正式的组织边界。一切的组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组合,团队建成,都没有任何正式的组织架构,都是基于任务的需要。

按照组织进化的原则,企业组织就是从复杂到简单、从封闭到开放、从平衡到不平衡、从控制到失控,而一旦失控就开始进入到自组织形态。这种形态的能量很强,而且一定是自我完善、自我驱动和自我进化的。


德鲁克在晚年对他的管理学理论做了一定的修正,特别强调真正的管理是让员工实现自我管理,最好的管理是没有管理的管理。其实,这就是自组织——让员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净化、要自我改善、自我驱动。实际上,自组织的形态应该是员工来变革,老板提供支持。自组织不仅仅是让员工实现自我管理,更让用户参与管理,从而来倒逼管理。

自组织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变化来自于底层觉悟,而不是来自于企业的权力中心,来自于所谓的老板要求。还有一个特征是,其演变的轨迹同城是非线性的、突变的,具有自我修复和自我演化、进化的属性。

管理不能被大量的传统思维束缚,我们既要懂得吸收传统管理学的经验,更要去掌握新时代所赋予管理学的变化特征。

了解了自组织的基本概念之后,我们再来看企业组织的概念和本质。巴纳德认为:“组租是人们寻求合作的一个自然结果。人们为了在‘资源和能力’上突破限制,追求更高的目标,自然会主动选择合作的途径,并与之建立协同关系。当这种协同关系升华到‘共同的目标’和‘社会性协调规划’时,协同关系就逐渐稳定下来,转变为稳定的协同体系,这就是‘正式组织’。”

明确组织产生的背景和组织的定义在这两个前提下,我们还需要知道组织存在的必要条件。其中包括:第一,时刻谨记组织是人组成的集体;第二,组织因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存在;第三,组织中的所有个体都有为组织贡献的意图;第四,组织通过专业分工与协同来实现最终目标,协同与信息沟通主要依据“社会性规范”。

所谓共同的目标是组织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来创造价值的活动。组织在遵循供求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而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通过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而获得回报。组织的存在首先是以组织与社会之间进行持续互动、良性循环为基础。与此同时,组织的存在必须基于个体贡献的意愿,意愿一方面取决于个体之间共同的目标偏好和追求,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体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所获得的回报和满足。只有当个人所得到的的满足超出个人所作出的牺牲和投入时,意愿才能持续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组织的存在也是以组织与个体之间进行持续互动、良性循环为基础的。

组织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完成价值创造活动,除了个体的人以外,必然还会需要资金、技术、机器设备等一系列的资源要素。这些要素的组合基于一定业务逻辑的同时,主要以人为载体在组织中流动、变化、发挥作用。因此,组织可以理解为以人为主要载体的资源要素的组合系统,是组织实现与个体贡献反馈之间互动循环的价值创造系统。


概括地讲,组织主要包含两个特征:第一,组织是包括人在内的要素组合系统,其他要素以人为载体,要素的组合体现了分工与协作的规律,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第二,组织与社会之间、组织与人之间、组织中的人与人之间、人与其他要素之间(主要体现为人与工作之间)除了基于一定目标、完成客观的分工与组合之外,各自都是动态变化的,相互之间存在着持续的互动和循环效应。比如,组织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会牵引更多的社会资源的加入或协助,从而使得组织也获得更大的发展。

自组织模式的深度解析

所以,我们要认清组织,可以从两个维度出发。

客观上,组织是各个要素组合而成的系统,基于同一个目标,要素之间以人为载体,按照规定的逻辑完成分工、组合、协同、运转以及发展的动态系统,我们称其为组织机体。“组织机体”的高效运转需要解决分工和协同的基本命题,从而追求组织中“单点的能力”与“组合的效率”。从客观上观察一个组织机体,通常会从业务与管理两个方面展开,这是构成组织的两个核心维度,其中包括功能和职责分工、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员工队伍、组织氛围等方面。当然,组织划分有不同的维度,无论划分的方式如何,相互之间分工与组合的特性是不变的。

主观上,组织是一个能量场域,基于主题和要素的主观能动性或能量而形成。由“组织与社会之间”“组织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工作之间”相互点燃和融合所形成的能量系统,我们称之为组织能体。“组织能体”强调把企业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追求要素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合二为一之后的系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能量场域的形成和大小取决于组织与人的目标追求与假设系统。

总体而言,企业组织通常是正式的组织,自组织的存在往往是对其组织的补充,为了增强组织内自下而上的活力和创造力,本质上也是为了公司总体目标的实现和总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自组织的存在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对变革的适应能力。与此同时,并不是所有混序的组织都是自组织,都是有意义的自组织。缺乏共同目标、存在重大内耗的组织,对企业而言未必是有价值的自组织,很可能意味着组织内部在管理上存在着混乱与分裂。

当然,自组织并不等于不需要秩序,放任自由。在对创新的理解上,不更偏向于迭代式创新,而不是颠覆式创新。在自组织的理解上也是一样,对于组织创新我也是更偏向于迭代式创新发展,而不是自组织去颠覆传统组织。或许,层级组织到了一定程度在推行自组织更切合实际,而不是完全不需要层级的基础就实行自组织。我认为,后者成功的概率会更加小。用户的需要、共同的目标、基本的规范这些都是成功实行自组织必不可少的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