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备考:原创作文

 123xyz123 2017-01-18

高考备考:原创作文

深圳鲁力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的文章。

模式:可以指某种方法,也可以说是事物的标准样式。从范围上讲,它泛及各个领域:诸如生产模式、写作模式、管理模式、制度模式等等。从作用上讲,模式肯定有其自身的价值,但他又是一把双刃剑。

学术群里群友就“模式”发表了热烈的讨论,观点大致如下:

1.如果信奉模式,就会束缚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思想,抑制他(她)的创新精神,因此,反对模式;

2.模式是人们(包括前人)实践经验的积累,它会给后来者带来启发,提供早日成?之便利。

3.模式,入门者之终南捷径,却难登峰造极,心有诗和远方者,自然弃之。

 

对此热论,请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联系实际,完成写作任务。

 

在模式中突破与创新

高三 石绍锟

过分信奉模式,我们会被束缚在一个圆圈中,这个圆圈会禁固人们的思想及行为;而反之 ,完全不遵循模式,我们便会失去向前人学习、积累经验的机会,这样,我们前进的道路会艰苦又漫长。这是两个极端,在我看来,真正的智者会在模式中录求突破与创新,根据前人的方法经验,注入自已的思想,从而达到一个适合自已的“模式”。

“诗歌模式”是指作诗的技巧和方法,自古以来,名家作者并不会脱离模式完全自由发挥,他们也会参照前人的诗歌模式,从而加入自已特有的技巧,将其变为自已的诗歌模式。古语有言:“李白诗如李广。”诗仙李白在诗歌上的造诣如此之深,却也不是脱离模版,凭空想象所达成的,而是通过向前辈学习,积累经验,加入自已的思想从而实现的,因而真正的智者、真正的成功者,即不但纯束缚于模式的怪圈中,也不一味鄙视模式,而是在模式中寻求突破和创新。

 反观之,只是一味的信奉模式完全不加思考,最终只会被束缚在怪圈中自寻灭亡。早在十多年前,诺基亚手机是何等的气冲凌云,流行于大街小巷,他的所有制作工序、稍售过程都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固然,在十年前刚流行手机的时代,他们制作工序的规范、质量的保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随着时代的前进变迁发展,诺基亚仍然固步自封地将自已锁在一种“模式”中,没有创新,没有突破,最终将至倒闭破产,无奈被他人收购,走“模式”带来的灭亡。倘若诺基亚能在固定的“手机模式”中推陈出新,抓住时代变迁,科技发展的特点,在模式中寻求突破与创新,他或许能够成为比肩苹果、三星的智能手机品牌。

 再来谈一谈那些丝毫不信奉模式、不遵寻模式的人。现如今有不少学生不相信老师提出的学习方法,认为那些简单的题目是无用功、浪费时间,每天都只钻研难题。那些循序渐进、扎实稳固的“学习模式”于他而言不堪一提。到考试的时候,分数却不如扎扎实实的同学优异。可见前人授予我们的经验和模式十分重要。不遵循模式一味创新也是不可取的。然而,真正的尖子生是懂得合并模式与创新,寻求一个平衡点的人。所以光有创新或是过分信奉模式的人,都不是最终优秀的人。

严格遵循、信奉模式也可以出色,就象公司中的优秀员工,但你永远成为不了老板;海阔天空的构思,但听取丝毫前人经验不信奉模式固然也会成功,只是你要花多十倍的时间探索前进的道路;而真正充满智慧的人,懂得在模式中寻取突破,一举成名,在“模式”中寻求突破和创新,才是成功的捷径。

 

先学会模式再突破模式

高三 黄丹

模式—事物的标准样式。有人否定之,认为它固定发展;有人肯定之,觉得它是胜利的捷径。

在我看来,是的,模式有许多的优点,它不仅可以让你更快了解事物,加快速度,提高效率,而且可以让你快速找到正确方向,尽快的进入胜利大门。但是,也不能一味照着模式的方向行走,那样只会束缚你想走的更远的心。我认为模式是一个启蒙者的开头,想走远、走长便要学会丢弃模式。学会模式后再突破更易胜利。

诚然,有人说终南捷径者,难登峰造极也。的确,只知道照着模式走、不思突破的人是难以登上顶峰的。毕竟胜利是不可能永远有捷径可走的!但是,我觉得模式也是很有必要的。没有模式,你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中,不知在何处,更不知哪条路可以抵达心中那个远方。而模式却会为你指引一个方向、一条道路,让一切变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反观之,学会模式便可安之大吉了吗?不不不。模式可以让你在马路上有序行驶,减少事故发生。模式让事情有规律进行。德国公司采取流水线的生产模式让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品质也提高不少。可是,模式如果不加以变通还是一成不变的话终将是会落后的。如果局限于模式中不突破,便难以与胜利擦边。犹记老师开始教我们写作文时要我们知道得失分点,让我们学模板、学模式。可学完后便让我们去突破模式写出自己的特色。可见,诗和远方是不能被模式所束缚的。模式,学会了,也要舍弃了。

因此,我们要的是不断突破,不懈寻找。模式是前人的经验和积累,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引领我们。学会模式,让你更快找到前进方向。但掌握模式后便要学会丢弃,不能停留,要突破、创新。也许打破模式后,你会发现收获的是自己的特色。可能创新于打破模式中更易获得。突破模式后再追求、寻找,这样也就不辜负了诗和远方。

学习、写作不能仅局限于模式,那会压抑你的才华、束缚你的思想;国家也亦如此,一种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变的后果可能是落后,清朝便是血淋淋的历史。突破旧的换来新的,才会有进步。这样,一点点、一步步、慢慢前进、,驶向远方。

找到那条入门的捷径——模式,不要只停留在门口,去打开它,便会看到令一番景象,寻找自己的特色。

 

不可缺少的模式

高三 徐海若

世间万物都有着自身所适应的流程,而这种流程便以各种模式的形式存在。

    模式即规律,实为事物繁育的基础。模式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纵观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没有政治模式并且和平安定运转下去,缺少了正确的政治模式,伴随着的一定是硝烟四起、民不聊生。对于中国来说,中国之所以一步步成为世界强国,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领导人选择了适合国情国体的运转模式。自戊戌变法开始,中国人便意识到了运转机制的落后。而后的辛亥革命同样是为了探寻一个属于中国,可以救中国的模式。但直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后,中国才确立了适用于中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此,中国走上了强国的道路。由此可见,模式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企业中的管理亦是如此。许多公司的破产是由于老员工跳槽,自身的有生力量被大大削弱。而对于却多了一个得力助手,导致自身无法适应市场,从而被淘汰。成功的企业必然有着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给予员工更多的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才的流失量。此外,固守市场的管理模式可能会扼杀员工的创新能力,而鼓励创新的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在科技上处于优势甚至领先地位。模式在企业中正确的管理模式便是如此。

    在个人平时的学习中,模式也占据着很大一部分。各科零散的知识若不以整理,便会显得杂乱无章。模式学习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穿插起来,是学习模式化,从而更好的掌握并利用所学的知识。综上所述,模式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尽管模式具有重要作用,在一些方面上不可只注重模式。例如在经济发展上,若遵循单一的经济运营模式,那么便无法捕捉到未卜的先机。在国家外交方面,若遵循一尘不变的外交流程,便有可能贻误国家利益或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在公民安全方面上,若遵循模式破案,便有可能会利用新型犯罪手段的嫌疑人得以逃脱法律的制裁。由此看来,模式虽好,但其也具有两面性。摒弃坏的方面,利用好的方面,便可以使模式真正地为人所用。

    铸铁成钢,需要的是模式;拦河筑坝,需要的也是模式,任何一个伟大的背后都有一个模式的支持,所以,模式是不可缺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