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二战最悲惨运输:北极航线上的恐怖大屠杀

 昵称413468 2017-01-19

二战的屠杀不计其数,但是有一次屠杀却很少被提及。

这次屠杀发生在北极附近,被人们成为北极航线上的恐怖大屠杀。

确定北极航线,埋下死亡种子

1941年6月,德国的海军与英国的海军在大西洋搏斗。

战至正酣时,德国陆军又把矛头指向了苏联。

趁此机会,一向反对苏联的丘吉尔要和斯大林结盟,一起对抗希特勒。

考虑到结盟有利于苏联的利益,斯大林同意了。

达成协定之后,英美苏三国确定了三条援苏路线:伊朗铁路、太平洋航线和北极航线。

最终,因为北极航线路程短,货运量大,离苏联战线又近,因此成了盟国援助苏联的主要路线。

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无论船队如何航行,都要经过北冰洋。北冰洋是一个多难之地,冬天狂风咆哮,夏天雾气弥漫。所以,无论哪个时间经过,对援送军队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更不用说,在挪威海附近,还有虎视眈眈的德军在注视着。

即便这条路线如此凶险,之前定下的路线也不能更改了,援军只能硬着头皮前进。

负责物资护送任务的是PQ船队,他们在1941年底之前,总共进行了七次护送任务,为苏联送去了送去了750辆坦克、800架战斗机、1400辆卡车和10万吨军火。

路线惨被察觉,王牌战舰出动

到了1942年,这条航线被希特勒察觉,并意识到此条航线对于同盟国的重要性,于是,他下令让德军斩断这条航线。

接到命令的德国将领,立即调集德国的王牌战舰进驻挪威,誓死要将同盟国的美梦打碎。

战争伊始,德国就占得先机,给了北极航线的军队当头一棒。

随着战事的进展,德军越打越凶,大有一股不可阻挡之势。

最终,他们逼近了苏联重镇斯大林格勒。

此时的斯大林火烧燃眉,立即写信请求丘吉尔支援。

起初,丘吉尔为了坐收渔翁之利,不再愿意出手相助。

后来在罗斯福的央求之下,他又不得不出动了PQ部队。

这次的PQ部队非同一般:从兵力来看,PQ船队足以闯过北极,但丘吉尔志不在于此,他野心勃勃:以PQ船队为诱饵,诱出德国海军主力“提尔皮茨”号,一举歼灭,永绝北极航线上的大患。

流冰作祟,PQ部队面临危机

1942年6月,浩浩汤汤的PQ部队从冰岛出发。

德军先是对其进行了一番攻击,但是他们发现,潜艇攻占并不能给PQ部队造成多大的损伤,于是他们决定派出以“提尔皮茨”号为主力的大型水面舰队。

这时,负责PQ部队的汉密尔顿少将心虚了:他的舰队应付一些潜艇的攻击还尚有余地,如果“提尔皮茨”号出动,可能会凶多吉少,所以现在就要请求支援。

可悲的是,支援部队因为被流冰阻挡,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赶到。

这下,汉密尔顿慌了,英国也慌了,因为,这表示着PQ部队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残酷屠杀,沉于海底

不幸总是被言重,正如大家所预料到的那样:PQ的末日要到了。

当时为了将军队的损失降到最小,一位长官给PQ部队下了一个命令:巡洋舰应以最大速度向西方撤退。鉴于敌方水面舰艇威胁,运输船队当分散向俄国港口进发。

接到命令之后,汉密尔顿怀着悲痛的心向士兵们下达。

因为他知道,这一去之后,可能就再无回头之日了。

然而没办法,作为一名军人,任务还是要执行。

他们护航舰队全部西撤后,继续开往“地狱”。

事先获得消息的“提尔皮茨”号了解到PQ部队已经不堪一击,所以自己并没有参加屠杀,而是把任务留给了德国潜艇和飞机。

就这样,PQ部队的24艘商船带着13万吨精良的军用物资,永远沉没在了北极海底的泥沙中。

(全文完)

关注新闻热点,解读背后知识。有态度、有温度,千万网友喜欢使用的移动百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