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姑苏繁华录》 桃花坞木版年画欣赏

 公司总裁 2017-01-19

姑苏繁华录 <wbr>桃花坞木版年画欣赏

近期,13张来自中国、日本、法国的“姑苏版”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正在苏州美术馆与公众见面,这也是清代康乾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全盛期作品首次在国内公开展出。图为《山塘普济桥 中秋月夜》,收藏于神户市立博物馆。 

 

姑苏繁华录 <wbr>桃花坞木版年画欣赏

暗哑雅致的色彩,纷繁复杂而又细腻精致的画面,不论从工艺上或是艺术价值上都迥异于一般年画留给人们的印象,令观者有如进宝山的喜悦。图为《姑苏万年桥》,收藏于神户市立博物馆。

 

姑苏繁华录 <wbr>桃花坞木版年画欣赏

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而苏州自明中叶以来就是江南刻书与印书中心,成熟的抽图版画积累了精湛的刻印技术,使版画脱离书籍走向独格版画拥有了充分的物质技术条件。图为《》苏州景 新造万年桥》,町田市立博物馆藏。

 

姑苏繁华录 <wbr>桃花坞木版年画欣赏

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而苏州自明中叶以来就是江南刻书与印书中心,成熟的抽图版画积累了精湛的刻印技术,使版画脱离书籍走向独格版画拥有了充分的物质技术条件。图为《姑苏石湖仿西湖胜景》,96×77×3cm,收藏于神户市立博物馆。 

 

姑苏繁华录 <wbr>桃花坞木版年画欣赏

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而苏州自明中叶以来就是江南刻书与印书中心,成熟的抽图版画积累了精湛的刻印技术,使版画脱离书籍走向独格版画拥有了充分的物质技术条件。图为《西湖十景》,轴装尺寸180×128cm,收藏于町田市立国际版画美术馆。

 

姑苏繁华录 <wbr>桃花坞木版年画欣赏

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而苏州自明中叶以来就是江南刻书与印书中心,成熟的抽图版画积累了精湛的刻印技术,使版画脱离书籍走向独格版画拥有了充分的物质技术条件。图为《渔樵耕读》,神户市立博物馆藏。

 

姑苏繁华录 <wbr>桃花坞木版年画欣赏

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而苏州自明中叶以来就是江南刻书与印书中心,成熟的抽图版画积累了精湛的刻印技术,使版画脱离书籍走向独格版画拥有了充分的物质技术条件。图为《西洋剧场》,辽宁省博物馆藏。

 

姑苏繁华录 <wbr>桃花坞木版年画欣赏

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而苏州自明中叶以来就是江南刻书与印书中心,成熟的抽图版画积累了精湛的刻印技术,使版画脱离书籍走向独格版画拥有了充分的物质技术条件。图为《亘古一人 关帝图》,神户市立博物馆藏。

 

姑苏繁华录 <wbr>桃花坞木版年画欣赏

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而苏州自明中叶以来就是江南刻书与印书中心,成熟的抽图版画积累了精湛的刻印技术,使版画脱离书籍走向独格版画拥有了充分的物质技术条件。图为《天仙送子图》,神户市立博物馆藏。 

 

姑苏繁华录 <wbr>桃花坞木版年画欣赏

 

姑苏繁华录 <wbr>桃花坞木版年画欣赏

到清代雍正、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鼎盛,继承了以“明四家”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文脉,这一时期的作品趣味已接近文人画,史称“姑苏版”。 图为《美人闺房图》,110.5×79cm, 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姑苏繁华录 <wbr>桃花坞木版年画欣赏

到清代雍正、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鼎盛,继承了以“明四家”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文脉,这一时期的作品趣味已接近文人画,史称“姑苏版”。图为《玉堂富贵图》,111×79.4cm,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姑苏繁华录 <wbr>桃花坞木版年画欣赏

到清代雍正、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鼎盛,继承了以“明四家”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文脉,这一时期的作品趣味已接近文人画,史称“姑苏版”。图为《九里山大战楚霸王》,110.5×78.8cm,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