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了糖尿病,要特别警惕这种胆固醇!血管被堵、心梗脑梗都是因为它!

 蘭香書屋澹寧居 2017-01-19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医院的检查中发现了有血管斑块,就会非常紧张。


“有了斑块,不要过于紧张、关键是尽早启动他汀治疗,去稳定斑块、让斑块变小,”上海长海医院的内分泌专家邹大进教授指出,糖尿病患者要明白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是血管斑块的形成原料


血糖的异常往往可以察觉, 如患者短时间内出现了消瘦、口干、尿多等症状,很明显、很容易被觉察。但由血脂导致的血管问题在前期往往没有任何感觉,也没症状。血脂是一种更沉默的“杀手”。


糖尿病患者要特别警惕“坏胆固醇”

“坏胆固醇”,就是血脂化验单上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刘礼斌教授介绍说,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慢性高血糖问题,血管壁的内皮表面长年累月受到“糖毒性”伤害,变得“坑坑洼洼”。


这样,血液里的“坏胆固醇”就“乘虚而入”,穿过血管壁的内膜的缝隙,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


斑块一旦破裂,则可能堵住血管,在几分钟内夺走人的生命。这也就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4倍的原因。


糖尿病患者“坏胆固醇”管理两要点


刘礼斌教授介绍说,临床上大量糖尿病患者说得出自己的血糖是8.0,还是9.0,却完全没有听说过“坏胆固醇”也需要“达标”,这就是非常令人痛心的。糖尿病患者“坏胆固醇”管理要注意以下两点。


1
明确目标


糖尿病人的血脂控制应该要比一般人更为严格,今年刚刚发布的ESC欧洲血脂指南指出,有靶器官损伤的糖尿病患者(如蛋白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肾脏损伤等)建议血脂<1.8 mmol/L(70mg/dL),或者建议LDL-C降低≥50% 。


假如一个中年人,糖尿病得了五年,通过颈动脉B超或者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在重要的血管壁上有斑块,或者有蛋白尿,这就需要药物干预了,假设这个患者的“坏胆固醇”是3.5,那么就应该通过药物治疗将其降低到1.8。


是否可以再低呢?比如1.7, 1.6,1.5? 刘礼斌教授表示, 原则上越低越好。


2
阻止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处理


就像水管需要定期清理才能防止堵塞一样,血管也需要定期清理“坏胆固醇”,才能防止斑块形成,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再发。


比如他汀类药物就像血管的清道夫,可以抑制体内“坏胆固醇”的合成、并加速“坏胆固醇”的代谢,因此可以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防止血管内斑块的形成,从而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支架内再狭窄。


最后专家提醒,糖尿病人要关爱自己的血管,牢记下面三句话:


  • 要遵医嘱,血糖血脂控制好!统统管起来!一个也不能少!


  • 除了血糖用药,注意调整血脂异常可防心梗和脑梗。


  • 胆固醇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忘记每隔半年要到医院查一次“坏胆固醇”和血管超声, 力求血脂“坏胆固醇”低于1.8,这个指标如果再低一些, 更完美。



Take good care of  

your cardiovascular syste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