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今年64岁,发现糖尿病9年,血糖一直控制很好,最近却因心肌梗死住院。张阿姨很困惑:“我血糖控制这么好,怎么就心肌梗死了?”其实像王阿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残酷的数据告诉我们:七成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为何心血管疾病竟然成为了糖尿病患者“终极杀手”?大量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就是说,患了糖尿病就会处于心血管疾病的威胁之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肥胖、“坏”胆固醇升高、高血压、吸烟、精神压力大等等。上述危险因素共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最终引发心血管疾病。与没有糖尿病的人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2-4 倍。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应心脏营养的血管(冠状动脉)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血栓)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1.胸骨后或心前区出现疼痛,疼痛有时会牵扯到肩部、左臂内侧、手指及咽部3.疼痛因情绪剧烈波动、较强体力活动、饱餐和寒冷等诱发5.如果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应尽快就医血液中的胆固醇,尤其是“坏胆固醇” (LDL-C)过多时,会沉积在动脉壁上,再结合其他物质,就形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腔变得狭窄或堵塞,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著名的英国糖尿病研究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了排名,“坏”胆固醇名列第一!“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过多时会钻入血管动脉壁,沉积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使血管变得狭窄或堵塞,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 我国每100位2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78.7位患有血脂异常。
糖尿病患者的“坏”胆固醇:颗粒更小,密度更高,更易钻入血管壁沉积成斑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更强。糖尿病与“坏”胆固醇“狼狈为奸”,共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与没有糖尿病的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出现更早、程度更重、进展更快、范围更广。
糖尿病患者应“擒贼先擒王”,更积极、更严格控制“坏”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才能防治心血管疾病这个“终极杀手”!糖尿病患者“坏”胆固醇参考值应该“低于常人”。
正常人:“坏”胆固醇(LDL-C)<3.37mmol/L糖尿病患者:“坏”胆固醇(LDL-C)<2.6mmol/L。糖尿病患者将血脂降这一水平,才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①合理饮食: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适当吃些杏仁,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③适当运动、贵在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冠心病的防治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可能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他汀是一种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是降低“坏”胆固醇的主导药物。他汀不仅可以降低“坏”胆固醇,稳定/逆转斑块,还可以大大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被称为降脂治疗的基石。建议定期复查血脂,不要随意停用,一旦停用他汀后,胆固醇会升高,可能会导致已经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进展,使心血管疾病风险更高。

有疑问请联系医助小婷13241546558;或微信搜cyjjxt,加小婷为好友进行咨询。
糖尿病患者,联系小婷可优先体验即将推出的血糖医生服务,在专家团医生一对一的指导下,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