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颐和园的戏楼

 璇琮坑 2017-01-19
颐和园的戏楼


       古时每逢庆典都有演戏活动,乾隆以后此风愈盛,戏楼、戏台也就成了宫廷及御苑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建筑物。慈禧嗜好京剧,颐和园听鹂馆内小戏台已不适应其需要,因此另选仁寿殿与乐寿堂之间的怡春堂旧址兴建德和园大戏楼。
       
 
 
德和园

       德和园在仁寿殿之西北,是慈禧1891年耗费白银71万两所建供自己听戏的场所。当年,这里与紫禁城里的畅音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并称清宫三大戏台。
       德和园大戏楼有三层,高达21米。底层的戏台宽17米,戏台的顶板有天井,台底设地井,可以按照剧情需要,演员由天井下降,或由地井钻出。戏台二层设有绞车架,准备机关布景使用。戏台下面有水井,演出需要时,台上可喷出水泉。
       德和园是一组专为慈禧看戏修建的大型建筑群,由大戏楼和与之相连的两层扮戏楼、颐乐殿、看戏廊等组成。园中的三层大戏楼高 21 米,称福禄寿三台,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座古戏台。正对大戏楼的是颐乐殿,是为慈禧看戏而建的。

 

颐和园的戏楼

德和园大门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大戏楼建筑南半部分为扮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大戏楼建筑北半部分为三层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戏楼的对面是慈禧听戏的场所——颐乐殿,一旁的偏殿是慈禧赏给王公大臣们听戏的场所。尽管大戏楼成了慈禧个人的享乐之地,但她的爱好也无意中促进了京剧流派的发展。当时红极一时的京剧演员谭鑫培及杨小楼曾在这里献技。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颐乐殿

颐和园的戏楼
颐乐殿北门正对大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颐乐殿南门

颐和园的戏楼
慈禧看戏的宝座

颐和园的戏楼
颐乐殿内装饰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颐乐殿后廊的火道口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看戏廊分列大戏楼东西两侧

颐和园的戏楼

       在颐乐殿北还有一重院落,院内面阔五间的正殿叫庆善堂。其左右各有一座配殿。庆善堂是慈禧太后看戏时临时休息的殿堂。殿堂的西暖阁曾作过画室。有一幅《传神秋毫》的肖像最为慈禧喜欢,曾被送往美国展出,至今仍在美国华盛顿博物馆。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庆善堂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庆善堂西配殿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庆善堂东配殿

颐和园的戏楼

 
 


                                        听鹂馆
 
       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南坡,乾隆十九年(1754) 前建成,"听鹂馆",意思是欣赏黄鹂般歌喉的地方。这里曾经是乾隆皇帝的母亲孝圣皇太后看戏的地方。光绪时期重建后把戏台设在南面,北面建了五间正房作为看戏殿,正好对着戏台。慈禧太后经常在这里看小戏,有时候还即兴作画,很是悠闲自在。
       听鹂馆为颐和园十三处重要建筑之一,座落在万寿山南麓,前隔长廊,面临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背靠万寿山上著名的"画中游",四周翠竹掩映,景色宜人。是慈禧太后和其宠臣们欣赏音乐和娱乐的重要场所。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听鹂馆正面

 

颐和园的戏楼

新中国成立后,听鹂馆被定为专门接待中国中央首长和外国贵宾的场所。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从佛香阁看听鹂馆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牌匾系由慈禧太后亲笔手书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戏楼藻井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戏楼对面的看戏殿

颐和园的戏楼

颐和园的戏楼
听鹂馆西配殿

颐和园的戏楼
听鹂馆东配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