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中许多证据来源于网友新伊林人,经过改写) 关于昆仑到底是什么? ![]() ![]() ![]() ![]() 二 古地图印证: 一个1916年出生于中国开封的外国人(Dr. Hendon M. Harris, Jr.)亨顿,于1972年在韩国的古董商店中买到了这张地图。据称这张地图是明朝时期中国或朝鲜准备送给日本国王的礼物,它在中国已经失传了,而在朝鲜保存了下来。而后经学者研究,这张地图就是根据中国神秘古籍《山海经》而作的。 ![]() ![]() 三 古籍描述印证: 来看看古籍描述怎么说: 1 昆仑周围环境: 有人面兽像 《山海经》。《大荒西经》表述的昆仑位置:“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西海之南: 地中海之南? 流沙之滨: 撒哈拉沙漠旁边? 赤水之后: 红海的后面? 黑水之前: ? 有大山:三个大金字塔从侧面一个合适角度看与最早的山字形状完全一样。 ![]() ![]() ![]() ![]() 有神,人面虎身: 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为什么是虎而不是狮?可能因为中国有虎没有狮子而使写山海经的人用了虎? 2. 昆仑丘地基是四方形! 《山海经》。《海外南经》:“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一曰在歧舌东,为虚四方。” 这里的“虚”颇让人耐人寻味,一般学者认为是大丘,那么昆仑虚就是昆仑丘?。其地基呈四方形? 《山海经》。《《海内北经》“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在昆仑的东北有一些台阶状小金字塔?(这也同时说明夏文明以及尧舜禹以及炎黄活动区域都在北非中东到中亚地带,这将对我们传统理念可能会形成撕心裂肺的彻底颠覆,同时昆仑派系神话将全部进入实证,也将重新审视地球之中在哪里的“中国”概念) 3.昆仑山应该不是真正的山,附近是帝之首都 古史描述,及远古时代人们的记忆,其实昆仑山不是真正的山,因为其地是“百神所在”、“太帝之居”、“天皇之所”,是一处相当神圣的圣地,令当时的人非常向往,并认定它就是中国人最早祖先“太帝”的住处。 《淮南子》说昆仑山是:太帝之居(极远古时代的中国人祖先居住之地)。如果昆仑山是指那种没有人烟的高山,人也不适合居住。 《山海经》记载:海上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下之都。昆仑之区,方八百里……为百神之所在! 昆仑的西北是帝王的都城! 《山海经·西次三经》:“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 放眼地球,不要把华夏先民的活动范围局限在当前中国的版图内,很多事都可以明白了!我们祖先的活动范围可能遍及欧亚非三大洲,<山海经>描述的东西绝不是仅仅局限在当前中国版图内.远古的人类迁徙频繁,连美洲都跑遍了,追逐猎物,驾车驰骋,他们眼中的山海就是整个地球。 这样的证据应该可以触及心灵了!古埃及人就是华夏先民,周人认夏为同族,因为周人就是古埃及人后裔。关于夏王朝的故事都是周人根据记忆而传说的,所以在中国本土考古上是根本找不到夏的! 华夏人因为某种原因获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文明知识,创建了伟大的古代文明,把人类从蛮荒引领走向文明。但是他们创建的文明先后被蛮族人摧毁,他们频繁迁都,他们丢掉了中东北非广大的土地,他们丢掉了两河平原,丢掉了印度河平原,丢掉了尼罗河平原,他们丢掉了最神圣的祖地昆仑,带着对昆仑的记忆最后终于在中原大地黄河流域把这伟大文明延续。 |
|
来自: 闲野之家 > 《世界文明文明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