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etters Live】书信朗读会:重温书信,聆听美好 | 英国邦利

 sonocaddie 2017-01-19

Letters Live活动由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Caningate)在2013年发起,目的是为了向书信写作艺术和精神致敬。活动每年都会邀请来自音乐、影视、艺术、文学等领域的名人到剧场内现场朗读那些“理应受到更广泛关注”的书信。他们朗读的这些信件,都出自一共收录了124封各国名人的书信集——《见信如晤》。

全书收录了124封各国名人书信,其中时间跨度从公元前至今,涵盖了历史上许多大事件和政要、明星、文艺工作者、科学家的逸闻趣事。这些信里有二战时期尘封的情书,潸然泪下的出柜誓言,也有英国女王写给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司康饼配方和总统对寄信给自己的小孩子的态度柔和的回信。

p107581_2

好像在某一瞬间,我们可以通过往昔人们所写的信件,坐上时空飞船,回到过去,了解那个年代的纯真和温暖。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三封书信,去感受这些百年之后依然感动着我们的美好情感。

跨越大洋,穿越战火的爱情

“我的挚爱,我刚刚听到一个消息。战俘们就要返乡了。鉴于航运情况,二月底之前我们可能都上不了船。不过三月应该就能回到英国了。也许更快。想到这儿,我心里暖洋洋的。激动、喜悦、兴奋。无以言表,我甚至没法思考。延误算不了什么。只要有能回家的决定就够了。真遗憾,现在是寒冬,在屋外我们得忍受严寒。但只要想到是和你坐在一起,无论在哪都是幸福。我们彼此支持,相互理解真是三生有幸。我爱你。克里斯。”

这段话摘自《致亲爱的贝茜》。这是一本书信集,是二战期间男女主人公克里斯与贝茜跨越大洋间的通信记录。卷福去年受英国出版人Jamie Byng诚邀,搭档女法医露易丝·布瑞莉(茉莉),两人再续前缘,合作朗读了《至亲爱的贝茜》的珍贵信件。

英式发音配上“缺爷”独有的深情款款的低音炮,生动还原了这段二战时期动人又凄厉,平凡而伟大的爱情故事。通过留存下来的这些信件,读者不难感受到通信双方的渴望、恐惧、欲望、悔恨和坦诚,也愈发能理解写信这一古老的交流方式具有改变普通人生活的力量。正如卷福所说,读这些信让我们停下脚步,幻想那些曾活跃在信件背后的伟大人物和他们的人生境遇……一封封信像是一扇扇窗,通过它们可以窥见人与人之间流动的爱、美好、疼痛,以及巧妙的诙谐。

打动人心,跨越年龄的心灵对话

p107581_1

抖森也搭档了《神探夏洛克》中的茉莉(和卷福和抖森都有合作,茉莉妹子人品大爆发啊),朗读了一个11岁小姑娘和林肯的往来书信,非常温情可爱。这位名叫格蕾丝·比戴尔的小女孩在1860年10月15日的信中,建议林肯蓄起胡子,理由是他的脸颊瘦削,留胡子比较好看,而且这样会得到更多选票。这也成为林肯总统标志性胡子的由来,从信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伟大总统的细心和可爱。除此以外,抖森还朗读了英国作家Gerald Durrell的情书,深情款款,让人沉醉。

潸然泪下,发人深省的出柜宣言

“作为一名同性恋,让我学会忍耐,理解宽容,更是懂得了谦逊。现在的我,知道生命不应该被拘束,应该拥抱无限的可能。而那些热情、善良、体贴的朋友,正是我力量的源泉。我喜欢我自己,妈妈,我喜欢我的生命。其它我也无法述说更多,我还是那个Michael,你的Michael。只是,现在你对我更加了解了。” 去年甘道夫爷爷Ian McKellen朗读的是一封少年写给母亲的出柜信,中途数度哽咽。麦克莱恩被誉为是英国最杰出的演员之一,76岁高龄的他在好莱坞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经常为同性恋权益发声。而他本身同性恋的身份,也让这份信字里行间的善良勇敢展现的更淋漓尽致。

Letters Live寄托着一种希望。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写信方式逐渐被现代科技所淘汰,但是见字如面,展信如晤的感动却有了新的方式传递下去。朗读会颇具趣味的一点是,观众们在买票之前,完全不会知道谁在哪一天会来。演出顺序不对外公布,观众都不会提前知道下一个朗读者是谁,以及朗读的是谁的信。带着期待和好奇的心参加一场朗读会,这样的演出又是多么有新意!

今年的Letters Live将于10月4号-8号举行,每晚会有大约10位明星上台朗读。想在伦敦Freemasons’ Hall享受最美英音,重温书信的魅力,可以考虑一次Letters Live之行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