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石钟山——苏轼夜行绝壁下考察而写《石钟山记》的地方

 东海若水斋 2017-01-20


苏轼《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 夏季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目见耳闻,认真调查,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石钟山风景区

 

石钟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山旁边湖口县鄱阳湖的出口处。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公里。

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000m。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傲然屹立于长江鄱湖之滨,危崖临流,峻峰壁立,由船上仰视,如与天相连。雄奇秀丽,烟波浩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山临水、水绕山,素有"小蓬莱"之雅称。

登两山远眺,襟带江湖,波光浩渺,天高水远,洲渚回合,展现出"水分林下清冷浪,山峙云间峭峻峰"的独特景观,气势雄伟磅礴。居高临下,犹如一把锁挂在湖口""前,号称"江湖锁钥"

它有两大奇观:

一是石钟山两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北魏郦道元说)据是得名;唐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为解决此谜,北宋文学家苏轼亲自夜乘小船,泊于绝壁之下,探访考察,发现绝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发出钟鸣般的声响,谜底终于揭开了。"石钟涛出鲸鱼鸣",石钟山那发自天籁的"钟声",长年累月,淙淙铮铮,水石皆鸣。时而清新,时而悠远,时而激越,时而苍闵,空空成韵味,这"钟声"和涛声所构成的一幅有声有色的立体图景,音乐家也难以模拟,诗人墨客也无法描述,因此,终使这神曲般的主体图景成千古奥秘,吸引着历代有识有志之士前来探寻。

二是山下长江与鄱阳湖的汇合处因为水的密度、高低、流向不同,水色有一条清浊的界线江流混浊,湖水碧清。浑浊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浩翰清澈的鄱阳湖水北流长江,清浊分明,合流近50华里而不混。登临山上,既可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江湖清浊。如在月色之夜,可谓湖光影玉壁,长天一月空 余亚飞《鄱湖奇景》称:"鄱湖接近长江处,二水相交奇景生;澈液浑流互排斥,浊清界线见分明"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络绎不绝来此山赏景。如唐代李勃, 宋代苏轼、陆游,元代文天祥,明代朱元璋,清代曾国藩等。郭沫若留诗《登湖口石钟山》于此。尤其是大文豪苏轼写下了著名的《石钟山记》,成为后来脍炙人口的佳篇名记。

关于石钟山来历还有一些民间神话传说:

天上玉皇大帝建造灵宵宝殿,用九华山白玉石雕刻了两口玉石神钟,命力士下凡搬运,力士腾云驾雾,肩挑双钟,途经鄱阳湖与长江汇合处上空时,因贪看景色,不觉神钟脱肩落地,一在鄱阳湖畔,一在长江之滨,因而才有上、下石钟山之分。

石钟山是儒家的圣地,自古即是兵家的要塞。被称为"江湖锁钥"的石钟山,自三国至新中国成立 ,均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此曾发生过多次大战。三国周瑜在鄱阳湖操练水军,自石钟山发兵进击赤壁,大破敌军80;元末朱元璋和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出没于此山之间;清代曾国藩湘军水师与太平军在湖口麈战十载,先后都以石钟山为营垒,进取攻守,现仍存有太平军营房壁垒遗址——太平遗垒;民国初李烈钧"湖口起义"讨伐袁世凯,其司令部就设在石钟山上,石钟山屡受战火硝烟洗礼,虽然留下了创伤,但也流传许多可颂扬的英雄事迹。

两座钟山以下钟山较胜,山上怪石林立,江边石洞众多,历史上早已成为旅游胜地,亭台楼阁,回廊曲折,名篇手书,古迹甚多。主要名胜古迹有怀念苏东坡月夜泛舟探石钟山的怀苏亭、纪念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弃官归田的归去亭及江天一览亭、半山亭、锁江亭、临江塔、绀园、船厅、钟石、报慈禅林、听涛眺雨轩、芸芍斋、石钟洞、太平天国遗垒、同根树等三十余处,但多为清代重建。

大自然造就了石钟山形的奇特,声的奥妙,色的绚丽,在天地间增添了一块潇潇洒洒令人销魂的福地。尤其是它的"钟声",让人惊奇,这"钟声"的境界,在于一个""字。这""声是来自洪荒时代的声音,悠远峻冷,天地震惊。这声音带着铁质,带着峻冷,经过历史的打磨,竟变成一部活的历史,让人品鉴。


主要景点有:

昭忠祠  建于石钟山顶。清咸丰八年(1858)彭玉麟等奉上谕建造,是石钟山的主体建筑。祠分前庑后庑,面对江湖,视野开阔。曾国藩、彭玉麟均有记,并手书碑刻,曾、彭等若干人为祠撰写的长短联达百余幅。祠前辟有广场,祠两侧古樟也是彭玉麟等手植。祠内新创编钟古乐演奏项目,所用编钟系按湖北曾侯乙古墓出土编钟仿制。

英雄石  在上石钟山麓,昂踞岩石之巅。相传为明代朱元璋大将常遇春与陈友谅交战时,用枪挑放于此。石上,至今还留存着枪剌的痕迹。

碑廊  从绿荫深处至锁江亭,沿长廊壁间,陈列着历代与石钟山有关的名家简介、浣香别墅、唐魏征手书碑刻及全山宋、元、明、清历代碑刻及石刻,列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花厅  位于全山最高处,又名六十本梅花寄舫,四周原有梅花60株。

上谕亭  位于山之北面,为两层八角,又名八角亭。原在通济门(北门)内孝感坊。清乾隆五年(1740)建,咸丰四年(1854)兵毁。咸丰七年(1860)彭玉麟建亭于此,立上谕碑,亭名及碑文为曾国藩手书。

桃花涧  又名渔人精舍,取意陶渊明《桃花源记》。洞内有三个不同的""字,为彭玉麟手书。

浣香别墅  位于山西北面。前后两幢,前幢名听涛眺雨轩,后幢名芸芍斋。前中有空院。中院两廊墙壁镶嵌有唐代魏征、宋代苏轼、黄庭坚、清代郑板桥、彭玉麟、贺寿慈等名人碑刻。

忠烈祠  又名太平遗垒、昭忠祠,位于山之西北面,左为报慈禅林,右为浣香别墅。太平军驻此期间,曾在此建有营房堡垒,失败后,改建为昭忠祠。1956年,为还历史本来面貌,改名太平遗垒。1986年又改名忠烈祠,祠中现为历史文物陈列馆。

报慈禅林  位于忠烈祠西面,由僧房、戏台、大雄宝殿、海岛、前院、后院组成。始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是彭玉麟为报答慈恩请僧侣诵经敬佛之所。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修。大雄宝殿原有佛像及殿和海岛,均早毁。1980年修复,重塑观世音菩萨供奉殿中及殿后蓬莱仙岛等仙佛塑像。

游罢石钟山可东去彭泽县境内的龙宫洞溶洞群,相距43公里,可乘汽车到达。

 

石钟山得名

 

由来,古人有三说。

1.风水声如钟。由于山体是石灰岩构成,在各种水的冲刷溶蚀下,山的下部临水处的表面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高度,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时,缝隙洞穴就会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北魏郦道元和北宋苏轼就是持这种因风水声而得名的说法。但这种声音需要水位、风力、风向诸条件都合适才会发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的。

2.石声如钟。山石,特别是溶洞地区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用槌敲打,是会发音的。所谓南声函胡是没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发出的声音,北音清越是洞穴发音的岩石,或碳酸盐再沉淀时形成的形态奇特的岩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唐代李渤就持这种因石声得名的说法,近人也有支持这种说法的。

3.山形如钟。石钟山下部山体,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冲刷溶蚀,形成溶洞。《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明、清时就有人持这种以形得名的说法了。不过江湖水位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比较大,高低相差达十几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时,人们才能进入洞内,从内部领略覆钟的形象。

 

今天考察

 

1. 涂宗涛《巴峡·石钟山》(《天津师院学报》1979年第3)

对石钟山因何而得名的看法,据历史文献记载,可分为两派:一是主声派,认为由于水石相搏,发出洪钟般的声音,故叫石钟山;一是主形派,认为它形如覆钟,因此提出了相反的结论。其实这两派的看法,只各自强调了一个侧面,故都不免失之片面。经过今人全面的科学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应包括主形派所说的主声派所说的这两个方面,即由于它具有钟之'与钟之'的原因”(鞠继武、潘凤英《湖口石钟山》,见《地理知识》1979年第5)。关于这一点,稍晚于曾国藩的清人郭庆藩,对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虽然没有作全面考察,但他在《舟中望石钟山》一诗中,却偶然说对了。诗是这样的:洪钟旧待洪钟铸,不及兹山造化工。风入水中波激荡,声穿江上石玲珑。”(《十二梅花书屋诗集》,光绪乙亥郭氏泊然刊本)郭诗正好可作为石钟山具有钟之'与钟之'’”的形象说明。

2. 鞠继武、潘凤英《湖口石钟山》(《地理知识》1979年第5)

石钟山下部山体,由于受到地下水及江水湖水的溶蚀冲刷,溶洞特别发育。加上江湖水位的季节变化及年变化大,如1954年,年平均水位为12.43米,涨水期月平均水位为21米。最小年平均水位为7.8(1958),最小月平均水位为5.34米。垂直溶蚀作用强烈,因而所形成的溶洞,也就特别宽广深邃。江湖水位的变化,对溶洞的发育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石钟山志》中就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

石钟山一名的由来,据《水经注》说:下临深潭,微风鼓波,水石相击,响若洪钟,因受其名。石钟山下的石钟洞,系一发育于石灰岩山体内的穹形溶洞,如今仍处于溶洞发育的扩充阶段。当江湖之水,浸灌洞内,水位未有上升到洞顶高度之上而低于洞顶时,风兴浪作,冲击洞顶,洞壁轰然发声,回音激荡。这便是石钟山和石钟洞之所以具有钟之与钟之的原因了。清代郭庆藩的《舟中望石钟山》诗中写道:洪钟旧待洪钟铸,不及兹山造化工。风入水中波激荡,声穿江上石玲珑。甚是。

 

石钟山记载

 

1. 《文苑英华》卷八三三李渤《辨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歌(应为qī”之误,倾斜的意思)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的人),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抱(应为“”之误)止响腾余歇(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水流)(众多)峰,皆可以斯(这,指石钟”)名贯之。聊刊(修订)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号)记。

2.明代罗洪先《念庵罗先生文集》卷五《石钟山记》

丙午(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春,余过湖口,临湖上下两山,皆若钟形,上钟尤奇。是时水未涨,山麓尽出,缘石以登,始若伏轼昆阳,旌旗矛戟,森然成列;稍深则纵观咸阳,千门万户。入其中,若献深珊珠贝,金光碧彩,错出于惊涛巨浪,莫可辨择,自吾栖岩穴以来攀危历险,未有若是奇者矣。夫音固由窾以出,苟实其中,亦复暗然。故钟之制,甬则震,则郁,是石钟者,中虚外窾为之也。东坡舣涯,未目其麓,故犹有遗论。

3.清代俞樾《春在堂笔记》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嘉祐二年进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巨大,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代表作品: 《赤壁赋》《石钟山记》, 《饮湖上初晴后雨》 ,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苏轼的一生是在宦海中沉浮的一生。他既看到新法的流弊,继续坚持守旧的观点,不断地指责变法运动,又在实践中局部地推行新法。在政治上虽属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因此成了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的受害者。

苏轼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做了主簿、签判一类的地方官。

早年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便请求外调,出任杭州通判及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元丰二年(1079),又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

哲宗时,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京,任翰林学士。

又因和执政的旧党政见不合,为旧党所排挤。于是又再次请求外调,做了颖州、扬州、定州等地的知州。

后又再度回京师,官至礼部尚书。

晚年新党再度执政,先后又被贬官惠州、儋州等地。

直到死的前一年,他才遇赦北归,卒于常州,谥文忠。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就是郦道元

4、鼓:振动。

5、搏: 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8、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徐,慢。

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铿(kēng )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纪年法:

(一)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干一支互相结合以纪年,六十年一轮。

(二)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记年。如开元,天宝为唐玄宗的年号。

(三)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多在春秋,战国时代。如赵惠文王十六年,鲁孝公三十七年等,以元、二、三等序数记。

(四)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木星),岁指太岁。又分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即根据岁星在十二星次中的位置纪年。十二星次名称自西向东依次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12年一轮。太岁纪年方向与岁星纪年相反,名称更为繁复。

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在现在湖北黄州。

22、适临汝:到临汝去。适,往。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饶之德兴尉: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25、湖口:现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 )焉:硿硿的(发出响声)。

27、莫()夜:晚上。莫,通暮。

28、栖鹘():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29、磔磔(zhé):鸟鸣声。

30、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1、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2、噌(chēng )吰( hó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3、舟人:船夫。

34、罅(xià ):裂缝。

35、涵淡澎湃:波浪激荡。

36、为此: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

37、中流:水流的中心。

38、空中:中间是空的。

39、窍:窟窿。

40、窾(kuǎn ) 坎(kǎn )镗(tāng)(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41、向:先前。

42、汝识之乎:你记住那些(典故)吗?识,记住。(书上的注释有误。有古汉语字典为证)

43、周景王之无射():《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陈氏乐书》说:虞夏之时,小钟谓之钟,大钟谓之镛。周之时,大钟谓之钟,小钟谓之,则镈之为用,其实编钟也。编钟之用,其实歌钟也。”(《文献通考·乐考七》)

《唐会要》又具体介绍了编钟:古制雅乐,宫悬之下,编钟器架十六口。这就是说,歌钟是用十六口钟按音阶编排而演奏的乐器。

是不是晋悼公把这样的一列歌钟分一半给了魏绛呢?不是的。

《左传》(襄公十一年)记载郑人向晋侯献乐的原文是:郑人赂晋侯……歌钟二肆,及其磬,女乐二八。这里,作者瞻前顾后,行文十分周密,特别标明所献歌钟的量的规定二肆。肆,《左传》注:列也,悬钟十六为一肆。

湖北随县出土了一套完整的大型歌钟,每分三层(有的歌钟分两层):最大的镛钟悬在下层,中型的剽钟悬在中层,最小的栈钟悬在上层。演奏时,担任主旋律的,用金属锤子敲击剽、栈,担任配音伴奏的,用柱撞击镛钟。晋悼公应该是把这类歌钟完整的一肆”(以及编磬一列)赐给了魏绛,同时还给了担任演奏的八人一队的女乐。这就是史所谓乐之半

有了完整的十六口一套的歌钟,又有了演奏的人,《左传》在这段史实记叙完了才说:于是魏庄子始有金石之乐。苏轼也才会在《石钟山记》中说大石与风水吞吐,发出和魏庄子歌钟一样的美妙悦耳的声音──“窾坎镗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殆:大概。

47、终:终究。

48、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49、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50、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命名的由来)的缘故。

51、陋者:浅陋的人。

52、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53、实:指事情的真相。

 

词法

 

词类活用:

A.使动,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之鸣。

B.名词做动词:例1.“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

C.名词作动词:例1.“微风鼓浪。鼓,鼓动。

D.形容词作名词:例:桴止响腾,响,声音。

E.名词作状语:例:目见耳闻。目,用目,耳,用耳。

F. 名词做状语:例: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乘船。

古今异义:

A.自以为得其实,其实:古义,那事情的真相;今义,说明真实情况。

B.虽大风浪,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表转折的连词。

C.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赴:古义,就任;今义,去。

D.将入港口,港口:古义,河湾入口处;今义,停泊船只的海湾。

E.空中而多窍,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离地表较高的空间;天空里面。

F.余方心动欲还:心动:古义,心惊;今义,内心有所触动。

G.有大石当中流,当中:处在……中间。

H.与风水相吞吐,风水:此处,风和水;本义,相地之术。

焉的用法:

A.指示代词,那里,这里。例:心不在焉。

B.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且焉置土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兼词,于之,在哪里。例: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D.语气助词,啊,呀。例:于是余不叹焉。如乐作焉。

E.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例:硿硿焉。

通假字

A.南声函胡:函胡,通含糊

 

句法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式判断句)

窾坎镗鞳: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把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单独看,这个句子翻译为窾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的歌钟声。但是,联系上下文和苏轼这时说话的口气来看,这个句子最好还是译成刚才那水面上发出的窾坎镗鞳的声音,就像是魏庄子的歌钟响起来时的那种乐器声音一样啊

此所以不传也。(“……式判断句)

所以:复音虚词。相当于“……的原因

传:流传,传布,传说。

单独看,这个句子就是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但是,从上文提到的来看,这个句子还是翻译为就是这几种情况,才使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这样,当更加符合苏轼实地考察后得出结论的心情。

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句)

铿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有声:(敲击后)发出响声。

这是一个定语后置的倒装句式,原应是铿然有声之石的倒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尾,相当于之(的)。这个句子按习惯应译为敲打之后能发出铿锵声音的这种石头就顺畅些。

得双石于潭上。(状语后置句)

这是一个状语后置的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即于潭上得双石才是正常语序。其中双石是指李渤在访郦道元关于石钟山遗踪时,在南隅”“忽遇双石双石”--也就是课文上所说的南声”“北音之石。这个句子很简单,就译成在深潭边上找到两块石头

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句)

这是一个宾语()前置的倒装句。宾语前置,应当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否定式文言句,二是前置的宾语词性是代词。在这个倒装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到动词的前面。这个句子翻译为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状语后置句:1.而大声发于水上 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3.得双石于潭上。

 

一词多义

 

1、而:扣而聆之(表顺接)

徐而察之(表修饰)

空中而多窍(表并列)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

人而无仪《相鼠》(表假设)

2、焉:硿硿焉(相当于,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兼词,于此)

4、 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趁机)

因笑谓迈曰(于是)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在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趁此能够观察所说的石钟。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就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竖立着,有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高空中发出磔磔地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山石大大小小的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支流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把小船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文章结构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引《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

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其石,亲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

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一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固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

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

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如果解释为前者,就会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去的时候没发现大石当中流?另外,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古代汉语一般用不用

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为末段叹郦说之作好铺垫。

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

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

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艺术特色

《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一般的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以景物描写为主,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传统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苏轼的许多记游文字,如《超然台记》《放鹤亭记》《凌虚台记》,都以描写、记叙、议论的错综并用为特点。《石钟山记》则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除描写所见景物外,还采取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反驳李渤的观点,进一步补充事实证实郦道元的观点。因此,《石钟山记》除具有游记的特点外,还具有某些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特点。分析《石钟山记》,应把握住它在文体上的这一特点。

这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是一篇具有某些论说文特点,特别是驳论文特点的游记。我们说它具有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某些特点,是因为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问题,摆出靶子,并从逻辑上对李说作了初步的反驳;接着用亲访石钟山耳闻目见的事实,证实并补充了郦说,推翻了李说,使形象描写为证明和反驳服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中心论点,交代写作意图。全文思路清楚,结构谨严,说理透辟,文笔流畅。苏轼曾称赞谢民师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从来没有固定格式),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也是夫子自道。苏轼的文章,特别是这篇《石钟山记》,也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毫无斧凿雕琢之痕。清代方苞说《石钟山记》是苏轼诸记中特出者,说它写得潇洒自得,这四字确实把握住了本文的特点。

但是,本文毕竟是一篇游记,因此,又具有一般游记的特点。

第一,清楚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第二,它以生动的比喻(明喻如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钟鼓不绝”“如乐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形象的拟人(“森然欲搏人”),贴切的拟声词(“铿然”“”“磔磔”“”“窾坎镗”),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读了夜游石钟山一段,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使读者同作者和舟人一样心动”“大恐。本文不仅以说理透辟见胜,而且以景物描写的形象生动见胜。

第三,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着一段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徐察,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紧张的心情才趋平静,第二处水声就写得比较舒缓。清代刘大评这段文章时说,苏轼'心动欲还,跌出'大声发于水上,才有波折,而兴会更觉淋漓。钟声二处,必取古钟二事以实之,具此诙谐,文章妙趣,洋溢行间。他也同方苞一样,认为这是坡公第一首记文

第四,文笔变幻多姿,毫不板滞,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两处水声的描写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苏轼对语言有高度的驾驭能力,一笔不肯雷同。

 

《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比较

 

相同点:

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这是两篇文章写法的相同之处。它们与一般游记不同,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它们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记游来说明事理。

不同点:

1.叙议结合的安排和文章的结构不同。

《石钟山记》全文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它的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记叙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事理,属议论部分。第一段议论是第二段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全文为议论记叙议论的三段式线性结构,一脉相承。这是与《石钟山记》具有考察性质这一特点分不开的。

游褒禅山记》的文章主体分为记游和议论两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议论,它的记叙和议论是上下相对、两相配合的二合结构。

2.议论事理的不同。

《石钟山记》通过质疑、释疑得出事理,事理极其简明,仅为一句话,不加阐释,也无须阐释。

《游褒禅山记》借记游内容为喻,对事理作逻辑严密的深入阐释,充分论说,有更多的说理成分、更强的论说文特点。

3.记游的不同。

《石钟山记》的记游部分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从整体来说是记叙,但其中又有不少描写,既以叙事过程的波澜起伏取胜,又以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取胜,叙事、描写交相烘托。夜游石钟山的一段记叙,既贯穿了考察的完整经过,又通过对怪石鸣禽的逼真描写渲染环境气氛,也有探究两处声响原因的描写,还有作者议论兼抒情的踌躇满志的感慨,写得饶有兴味。

《游褒禅山记》的记游部分扼要地交待游山的经过,概括地叙写景物,以记叙的简要明白取胜。

4.文章风格不同。

前者缘事寓理,将记叙、议论与描写、抒情熔于一炉,率性而至,毫无雕琢痕迹,行文简洁而又随笔挥洒,轻快自如,写得颇有情致。

后者借端说理,记叙、议论丝丝入扣而毫无旁骛,刻意追求,逻辑严密,析理精微,说理透辟,笔锋刚健有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