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砒霜扶阳

 零极限2015 2017-01-20

其实在古代,砒霜和硫磺都是一味奇药,古代很早就有用砒霜治疗肿瘤恶疾的案例
众所周知,硫磺有大量的砷,如砒霜本质就是三氧化二砷,
所以砒霜本质也是热性之药,热性比硫磺更大,
古代很早就有中医善用用砒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酥治疗淋巴癌和白血病的案例,
对于西医都束手无策的癌症肿瘤,为什么我们要提倡扶阳呢
这是要让气血就融化流通得很顺畅,通过扶助阳气而瘀血疏通,
寒邪一去,人的正气就会产生,身体就会健康,肿瘤自然就消除了
对于生命而言,人的阳气是最重要的,是整个身体最高的统帅,
是操控推动身体内部各脏腑器官运转的能量,是保卫身体抵御外邪,
不被外界病毒风寒,寒邪所攻击的能力。

古代人们往往忍饥受冻,食物缺乏时,精就化生的少,多是由于阳气不足,阴气就过盛
脏腑无力化生精引起疾病以寒邪为主,一般用热药就可以直接对治。
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反而是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
因为错乱的生活习惯,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
在众多的扶阳药中,硫磺就是一味不可多得的好药,古代早有医案,
凡一切阳毒伤寒,久患寒泻,脾胃虚寒,冷痢冷痛。四肢厥逆,若用硫磺,亦上品佳药

硫磺若作扶阳之药引子,是引经药,轻量服用并不伤身,然多服有燥渴之弊,其火聚下焦
若服生硫黄少许,即有效而又无他弊也。
《本草经集注》味酸,温、大热,有毒。主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
但实际上只要取其分量百分之一,无论砒霜还是硫磺,都不会致人死命,相反可以变害为宝
古代善用硫磺治病救人者,比比皆是,
时人常言附子走而不受,而硫磺能补命门真火不足,
性虽热而疏利大肠,以使脾土得暖而下焦阳气得通,
然此药是入命门经,故最能补命门之火,有夫妻房事者则要禁忌此物,
否则必溃泄肾中元阳而一发不可收拾,此状如洪水溃堤,
耗费的是人之真元真阳,绝非一般房事损伤,其早晚折人寿命
除此以外,热火上身,则《内经》云,壮火食气,故有伤真阴之说,
若是阳气充足者服用,反为大患。韩退之作文戒服食。而晚年服硫黄而死。可不戒乎?
我们纵观古代中医书籍,
无论是《本草经集注》还是《名医别录》《景岳全书》及《雷公炮制药性解》的记载
硫磺不仅有其热性,还有其毒性,其两者从来都是是分开注明的,

本人特意申明:若是轻量服用硫磺,且中病即止,只是作为一药引子使用,其毒性并不大
而古代服用硫磺中毒死亡者,如服食五石散,其核心成分是硫磺,多用来壮阳则超量服用
服用者不仅精竭气亡,而且大多于器官衰竭及重大疾病,
古书九凤吟就谈及王氏食用春药后,全身起疱疹,皮肤尽落,脱阳而死,这就是砷中毒,
所以古医早有戒律,服用硫磺者决计不可过性生活,且要收心养性,
因为因硫磺力强且热力持久,故肾门之精更容易流泄,
即便没有相关性生活,而心猿意马有流纵于声色者终难免有梦遗之弊,为什么呢,
人心一动,其欲望则开,其相火亦动,一动则精自走,
彼今日之淫欲男女,虽用硫磺养一时之阳,如病情稍有起色,立磅又复前作,作赴死之道
为一时之快乐,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关于一些有毒重金属的毒性,原本轻量服用,且中病即止的话,其毒性是很低的
但是用来宣淫之用,势必大剂量长期使用者,不仅肾阳败坏,且将引起重金属中毒,
我给大家讲一些小事情,
很多人都知道,有许多小孩子有咬铅笔头的习惯,久之就血铅过量了,
这些小孩子从小就有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智商低下等特点,
事实上血铅水平仅仅在10ug/dL (0.483umol/L)左右时,虽尚不足以产生特异性的临床表现
但已能对儿童的智能发育、体格生长、学习能力和听力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缺乏足以引起家长和儿科医生注意的临床表现,往往容易被忽视,待发现时,
铅毒性作用已难逆转,而且很难排出,以上这还是仅仅是微毫的程度水平,


而我们所知的一些金石类,如朱砂、硫磺都含有各种重金属杂质,
其中含有铅、汞、砷、铬等,如硫磺有大量的砷,这一点是无论如何否认不了的,
我给一个链条,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L8sHQEU7HLIdMziYDkI9YQ-0O0HWsGX1jU-AYJbvGTgQ9AM2czcZtTdb4WWeENoew__hQobXX12-gNau24g6K
请问能修改这其中的内容吗,不能!(因为这些词条很早就锁定了)
基本上硫磺的毒性早就有非常详细的界定了,是没有疑问的,
剂量一大,时间一长是百分百中毒的,不会发生任何奇迹
即便是放在公安局都有备案的,你用硫磺制过的食品,都是高致癌的,属于公安管制的

研究证实, 硫磺损害肾小管、肾小球,造成间质性肾病、肾坏死等,
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甚至造成死亡。
硫磺中含有很多重金属,少量食用会对人体内脏造成一定伤害,
长期服用食用则会造成造成间质性肾病、智力衰退、呆傻现象发生
尤其是硫磺氧化后发生的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剧毒,
硫磺中的砷中毒主要由砷化合物引起,三价砷化合物的毒性较五价砷为强,
其中以毒性较大的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中毒为多见
若是少量砷而引发中毒,则毒性不大,一般尚可挽回
但如果故意长久服用,则毒性很大,尤其是蓄积性的慢性砷中毒,
积累在人的肝脏、脾脏、肾脏,肠胃,大脑等各个组织器官,很难排出,
最常见的是肾前性肾功能不全及肝功能损害

其在肠胃道、肝脏、肾脏毒性表现为,
肠胃道症状通常是在食入砷或经由其它途径大量吸收砷之后发生。
肠胃道血管的通透率增加,造成体液的流失以及低血压。
肠胃道的黏膜可能会进一步发炎、坏死造成胃穿孔、出血性肠胃炎、带血腹泻。
慢性砷食入可能会造成非肝硬化引起的门脉高血压。
也可引发急性肾小管坏死,肾丝球坏死而发生蛋白尿,就是肾炎和尿毒症
慢性砷中毒多表现为皮肤黏膜病变、多发性神经炎、肝功能损害和尿蛋白等,
咽喉、食管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米泔”样粪便(有时带血)、
可致失水和循环衰竭、肾前性肾功能不全等。
其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头昏、乏力,口周围麻木、全身酸痛。
重症患者烦躁不安、谵妄、妄想、四肢肌肉痉挛,
意识模糊以至昏迷、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特注:硫磺只能用来治病,不能用来强阳,后果自负!!
在本草纲目上就明确说到。当时有人用这个药做春药,吃了反而短命,
凤凰网:魏晋时期春药“五石散”为何唐代后无人敢用?
兴起于魏晋时的金丹服食之风,如服用“五石散”等,也被称为有壮阳的作用,
但由于其对人体的伤害太大,故唐代以后逐渐无人敢用。
明代洪基在其编撰的《摄生总要》中收录了大量的春方春药

转载:古代硫磺比朱砂名气稍微低一点,
但实际吃硫磺死亡的人比比皆是,且死状甚惨
魏晋人士常服用的五石散来说,这个药影响了一千年,
其核心药物就是硫磺,
服用此物的人大多有神经发狂,呆傻现象发生,
这就是典型的砷中毒现象(神经脑膜炎)而且全身皮肤溃烂,器官衰竭
所以历史学家说,所谓的魏晋风度是毒品与神经病患者的狂欢

五石散的成分分析及其价值考辨魏婷摘要
五石散是魏晋南北朝时代流行的一种石药服食方,治疗疾病有良效。
五石散以矿石药为主,药性峻猛,魏晋服石翕然成风,以致流弊百端,贻害无穷,
被后人视为“毒品”。现对其可能含有的成分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
赤石脂和礜石,重加考辨这种金石之药的的药用价值和毒性,
以期在现代医药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引用其中最重要的资料
实际上五石散对人体的毒害作用也主要来自这种含砷的矿物。
根据文献记载,初期服五石散有轻微中毒现象,
“人进食多是一候;气下颜色和悦是二候;头面身痒搔是三候;
策策恶风是四候;厌厌欲寐是五候也。
长期服用则会出现 ” “舌缩入喉,痈疮陷背,脊肉烂溃,头痛欲裂,腰痛欲折,
腹胀欲决,甚者断衣带,心痛如刺,百节酸疼,咽中痛,鼻塞清涕出,膈上大满欲吐,
温温欲吐。”

近代医学和药物学表明:无机砷化合物如礜石、砒霜等,都含剧毒。
小量服用,可以去促进消化机能、改善血象、强健神经等有益的作用。
超过一定的剂量,则会因其轻重不等的砷中毒。
由长期小量服用引起的慢性中毒,
会先后引起消化机能减退、器官衰竭、炎症、皮肤干燥发疹以致溃烂、神经中毒、
知觉运动障碍等,最后因极度衰弱和心肌麻痹而死。
由大量服用引起的急性中毒则迅速引起全身麻痹和神志昏迷,
或引起严重的腹痛吐泻,很快导致死亡。
由此可知五石散的毒副作用几乎与无机砷化合物的作用完全相同。

人造硫磺就是工业硫磺,工业硫磺本来就不是硫磺,这好比食用盐和工业盐的区别

天然硫磺和工业硫磺性质不同,工业硫磺纯粹是在金属矿里面加一些制硫剂和工业硫化剂
硫化剂都是高致癌的,而且有很高的毒性,
目前中国没有天然硫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停止生产了,药店销售的就是工业硫磺

工业硫磺有一个作用是用来杀虫,基本都含有硫化砷,
如果是天然硫磺,一般是砷中毒,看你剂量和时间长久,
如果是工业硫磺制作的食品,都是严重致癌物,这是违禁的,是公安管制的,要犯法的,
你随便找一点带金属矿的石头,里面加一些制硫剂和工业硫化剂,
我且不论砷的毒性,就是硫化剂都是高致癌的,而且毒性很厉害,如N亚硝基二甲胺
这还是硫化剂的一种毒性,

如合成橡胶,工业硫磺都是硫化剂做出的制品,原本工业硫磺就不是食用的, 
因为硫化剂本身对人体有巨大的毒害作用,
合成橡胶,工业硫磺的硫化剂衍生品之一就是N亚硝基二甲胺,对大多数动物 (包括人),
是一种高毒性物质,对大鼠、豚鼠及其他实验动物,包括经口和吸入,
已确定为一种很强的动物致癌物。
N亚硝基二甲胺引起的恶性肿癌主要在肝和肾,也有在肺的。有经胎盘致癌作用,
多种致突变试验出现阳性结果。以前做硫化剂的工人都要戴口罩,
就是担心有粉末吸入口鼻,一时尚且觉察不到,久而久之身体就病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