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灭佛运动

 zhangsanshi211 2017-01-21

据“中国通史”等资料记载“在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和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公元954年)”的四次灭佛运动,即称为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法难。

公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盛行就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那个时候社会动乱不安,很多人家庭经济破产。佛家寺院又有特殊政策保护,可以不交税,有自己的财产,甚至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出家是最好的出路了。但是这些人入了佛门,可未必就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可能很多人根本也没想遵守。所以那个时期的和尚的素质有所降低。这是导致第一次灭佛运动的直接原因。

第一次大规模的灭法发生在南北朝的北魏时期。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灭佛运动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画像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二月(公元446 年)长安发生兵变,太武领兵亲征,部队在长安不远的地方驻营,附近有个佛寺,兵士们没事时,到寺里看玩,发现寺里有很多刀枪甲盾,回来就给他们的军官讲,这军官去看了确实如此,于是报到一个叫崔浩的官员那里,崔浩上报太武帝,太武下令搜查。这一搜可不得了,搜出了大量武器,和长安叛军的往来信件等,更有甚者是还搜出多个暗藏在密室中,供僧人淫乐的年青妇女。太武帝大怒,下令毁长安一切佛像胡经,凡暗藏武器淫乐妇女的,无论老少一律活埋击杀。其余罚为奴。并召令四方用长安之法,自此魏境寺不复存,由于太子南安王的保护,有些沙门得以逃走,只留下一条性命。

时隔不到六年,文成帝继位后的第三年,就将太武帝的灭法措施全部废除,同时,推行了复兴和发展佛教的举措。他首先在北魏的都城平阳(今大同)附近,大规模地开凿石窟,接着在五台山被烧毁寺庙的废墟上大兴土木,如对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首先动工新建,特别是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对灵鹫寺又进行了扩建,在该寺周围又新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院。他不仅在台内大修寺庙,而且在台外,也新建了不少寺庙,如佛光寺、嵌岩寺等。故而佛教发展之快、规模之大、僧人之多和寺庙经济的急剧增加,实令世人惊叹。据史料记载,到北齐时,仅五台山寺庙就增到近二百余处,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寺,使佛教发展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高峰。

第二次灭佛发生在北周时期。

在南北朝时,北周的开国皇帝孝闵帝宇文觉和明帝宇文毓很虔诚地信佛,佛教在其境内长盛不衰。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灭佛运动

北周武帝宇文邕

公元561年,明帝宇文毓驾崩,宇文邕继位为北周武帝(公元561年至578年在位)。他是一位励精图治、负有远见的皇帝,平时身著布袍,夜寝布被,无金宝饰物。他性格果决,能断大事,有统一天下的雄心。面对兴盛的佛教,他认为:人民信佛,供养出家人会不专心於生产;出家人没有财产,不从事物质生产不用交税,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于是,北周式帝宣布废佛,令僧尼还俗,并允许辩论。这次灭法只毁像破塔烧经,令僧尼还俗,不杀僧人。共还俗僧人300万人,退寺院4万座,这是历史上的第二次灭法。南北朝时期,佛教过于兴盛,从北齐始,皇家崇佛,全国有寺庙四万所,僧尼三百万人,占全部人口的七分之一还多,给国家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南北朝时期,佛教过于兴盛,从北齐始,皇家崇佛,全国有寺庙四万所,僧尼三百万人,占全部人口的七分之一还多,给国家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结果不用说也考虑到了。僧尼还俗给社会增加了劳动力和军队士兵来源。废除寺院,使大量土地回到国家手中,同时从精神上也打破了人们对于佛寺万能的幻觉。这次灭佛在全国大一统、走向封建制度巅峰的前夕。

第三次灭佛运动,古代的宗教矛盾也是灭佛运动的诱因之一。

佛教在受到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两次打击后。并没有在中国消亡。到了唐朝,经太宗时的玄奘天竺取经,宪宗时的迎取佛骨,佛教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到唐代宗、肃宗时期,宫里专门开设有道场,养有数百个和尚拜佛念经。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灭佛运动

唐武宗李炎

公元841年,唐武宗李炎登基。此时,佛教势力的影响十分强大,全国大中型寺院将近5000座,小型庙宇更是多达40000余座,僧尼近30万人,寺院奴隶达15万人。全国寺院占有良田数十万亩,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相对封闭的庄园,寺院内部的经济大权掌握在住持手中。僧尼们极少耕种,而是靠农民耕种寺院土地以收取地租和发放高利贷作为经济来源,这种做法使寺院经济得以迅速膨胀起来,以至达到了“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的程度。在朝廷内部,有30多名僧人被封官重用,其中不乏有司徒、司空、国公等一类的显官贵爵,有的甚至被封为将军而参与军机事务,涉及国家军事机密:至于那些虽无官爵但与权贵交往密切因而气焰嚣张的僧人,更是屡见不鲜。

由于僧侣队伍日渐形成的政治势力,冲击了正常的国家政治秩序。加之大量青壮年为了逃避赋税徭役,纷纷投奔佛寺,使国家兵源日趋紧张,财税收入日益减少。对此,朝中大臣们十分憎恶,刚刚登基的唐武宗也感到担忧偏好道术的唐武宗登基后不久,即召请道士赵归真等81人入宫,在三大殿修金箓。第二年6月庆阳节,武宗又设斋请僧人、道士讲法,结果两名道士被赐紫,释门大德却什么也没得到。这本来只是桩不起眼的小事,然而一个明确的信号已经发出了:新皇上不喜欢佛法。在中国传法的天竺国僧人闻此极为不满,未经同意便擅闯内宫,面见武宗请求回归本国。见他骄狂的模样和举动,武宗大怒,当即诏令将天竺僧人收禁5日,不放其归国。天竺僧人的狂放傲慢,在武宗心中埋下了最终灭佛的种子。

很快,一个接一个对僧人们发难的诏令由皇帝签署、发布,一桩接一桩的灾难降临到佛教徒的头上:公元842年,唐武宗开始没收寺院财产;公元843年,唐武宗下“杀沙门令”,仅因为谣传有藩镇的奸细假扮僧人藏在京师,被京兆府在长安城中打杀而死的裹头僧就有300余人;

第四次灭佛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灭佛运动

后周世宗柴荣

公元 955 年,后周世宗柴荣下诏:恶僧尼耗硕天下,非敕额者悉废之。上都、东都两街各二寺,每留僧30人,天下节度使、观察使治所,及同州、华州、商州、汝州各留一寺,列三等,上留僧20人,中留10人,下留5人。余僧、尼、大秦穆护、妖僧皆勒归俗。寺非留者,令立毁撤,遣御史分道督之。财货田产并没官,寺材以茸公廨驿舍,铜像钟磬以铸钱。还俗僧尼261000人,收寺院奴婢15万人。同样,这次灭佛也是发生在国家统一,经济迅速发展的前夕。

迫使僧尼还俗回家,自谋出路,并令将寺庙铜佛全部熔毁铸钱,国家铸钱是为了利于商品交换和促进经济发展。总之,后周世宗的这些重大举措,对当时经济发展和加强中央集权都有重大意义。但由于这位封建君主正处在大势将去的“五代”末期,执政不到六年,就被(宋)赵匡胤灭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