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种玉米种这个!农业部将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苜蓿产业发展!

 天馬躍中原 2017-01-21

导读

NGJ

2017年春耕即将到来,但是经历了2016年的玉米临储取消和低价,农民更加不知道种什么了。近日,农业部发布《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希望能给农友一个参考。玉米价低,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才是王道!

近日,农业部发布《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十三五”我国苜蓿产业发展思路、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优质苜蓿产量达到540万吨,苜蓿单产、质量、优质率和商品率进一步提升,草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种养结合更加紧密。

《规划》指出,苜蓿产业发展要按照加快发展草牧业、振兴奶业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优化种养殖区域布局,加强苜蓿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产优质苜蓿种植加工,推行种养结合发展模式,提高苜蓿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水平,促进苜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规划》确定了东北及内蒙古、西北、华北和南方四个苜蓿产业发展区域和238个重点县,要求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突出重点,分类施策。东北及内蒙古区要发挥牛羊养殖量较大的优势,推行草田轮作,发展苜蓿干草生产,促进种养结合。西北区要发挥苜蓿传统种植区的优势,重点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推进苜蓿产业化,提高加工水平和商品化率。华北区要发挥自然条件较好和市场需求量大的优势,充分利用粮改饲政策,加快建设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南方区要因地制宜,发展苜蓿青饲和半干青贮。

《规划》提出了苜蓿产业发展的四项重点任务一是提升苜蓿良种生产能力。加强苜蓿育种技术研究,加大苜蓿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力度,提高苜蓿良种化水平。二是加强优质苜蓿基地建设。在全国新增或改造优质苜蓿种植基地600万亩,加强田间设施建设和技术服务,提高苜蓿标准化生产水平。三是推进苜蓿生产机械化。实施苜蓿生产机械化提升示范行动,改造提升100个苜蓿种植企业(合作社)机械化生产水平。四是促进种养结合发展。建设500个高产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奶牛(或其他草食动物)的种养结合示范场。加强示范场设施建设,推广应用饲草料高效调制饲喂技术,完善粪污收集、处理、利用等设施。

带动和市场拉动下,我国苜蓿生产能力快速提高,产量和质量“双提升”,为奶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苜蓿区域化生产取得新进展,形成了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科尔沁草地、宁夏河套灌区等一批十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的优质苜蓿种植基地。

关注农管家官微,回复“苜蓿”,查看《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及238个重点县名单。

延伸阅读:苜蓿种植技术

苜蓿是奶牛等草食动物的重要优质饲草,被誉为“牧草之王”。发展苜蓿产业,对于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进农牧结合,提升草产品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选地

苜蓿适应性广,可以在各种地形、土壤中生长。但最适宜的条件是土质松软的沙质壤土,pH值为6.5-7.5,冬季温度-20℃左右,年降水量在300-800mm,不宜种植在低洼及易积水的地里。轻度盐碱地上可以种植,但当土壤中盐分超过0.3%时要采取压盐措施。为了便于机械化运输及操作管理,尽量选择交通便利、大面积连片具有排灌措施的地块。

整地

苜蓿种子小,苗期生长慢,易受杂草的危害,播前一定要精细整地。整地时间最好在夏季,深翻、深耙一次,将杂草翻入深层。秋播前如杂草多,还要再深翻一-次或旋耕一次,然后耙平,达到播种要求。

苜蓿有根瘤,能为根部提供氮素营养,一般地力条件下不提倡施氮肥。据有关研究表明,苜蓿施磷肥后增产效果比较明显,且一次施足底肥和以后分期施肥效果基本一样。播前结合整地施有机肥2-3m2/亩、纯磷8-16kg/亩一次施入。由于苜蓿生长过程中茎叶带走大量的钾,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施些钾肥以维持高产,为了防止苗期杂草的发生,播前将48%的氟乐灵(100m1/亩)喷入土中,结合整地旋入5cm土中,有效期可达3-5个月。

播种

北方一年两熟地区,一般采用秋播。土壤水分充足,温度适宜,杂草和病虫害较少。在陕西、河北、山西、山东、天津、北京地区,以秋播最好,播种期为8月10日至9月10日。太晚影响正常越冬。

大部分地区以条播为主,行距30cm,利于通风透光及田间管理。播种量一般为lkg/亩左右,采种田要少些,盐碱地可适当多些,播量过大苗细弱。播种深度是影响出苗好坏的关键,一般是播种过深,最佳深度为0.5-1cm。

田间管理

除草

清除杂草是苜蓿田间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一是在幼苗期,另一则是在夏季收割后,由于这两个时期苜蓿生长势较弱,受杂草危害较为严重,特别是夏季收割后,水热同步杂草生长快,不论采取什么方法,一定要做到及时规范。选择除草剂要慎重,以免造成牲畜中毒。

灌水

苜蓿耗水量大,每生产lkg干物质需水800L。在冬前、返青后、干旱时要浇水。滨海、低注地要注意雨季排水,水淹24h苜蓿会死亡。

病虫害管理

苜蓿生育期间遇到病虫害时一定要及时防治,否则会影响产量和品质。一般用杀螟松、乐果、氰戊菊酯等喷雾,防治害虫、如发生锈病、褐斑病、霜霉病,用多菌灵、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收割

一般在始花期,也就是开花达到1/10时开始收割,最晚不能超过盛花期。苜蓿为多年生植物,再生性强,每年可收割3-4次,最后一次收割不要太晚,否则影响养分积累,不利于安全越冬。一般收割后要留出40-50天 的生长期。留茬高度以5cm为宜。

注:种植技术来源于网络,供参考,具体种植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

微信搜索关注“农管家官微”,第一时间了解更多更全农业信息(读政策、找贷款、买农资、学农技、买卖产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