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一人王阳明——一代心学大师的嫡变

 源源不断 2017-01-21


千古一人王阳明

一代心学大师的嫡变


(原创 程冰雪)


历史造就了伟大的王阳明。在王阳明身后500多年,他的信念、学说仍然活在人们心里。这将给我们信心,王阳明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属于活泼泼的现在……阳明心学的作用,就在于它是治疗今天社会癌症的一剂良药。

         ——许嘉璐。


他,生而不凡,少年时便志在经略四方,官二代,父亲是状元。

他,文韬武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几乎是所有传奇的化身。

他,提出完整的一套心学思想体系------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学四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之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儒家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射箭是儒家第一运动,也是唯一的体育运动。以前不懂,读到《孟子》才明白,孟子云:“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论能用兵遣将的前贤,王阳明也许是唯一,他幼年精于骑射,15岁曾打马越过城墙和蒙古人比射。调皮捣蛋的小孩子一旦发奋起来,可算是从善如崩,拦也拦不住的才华会如泄洪般爆发。


在傻傻的格竹子七天,一无所获累得病倒之后,王同学开始质疑,开始了独立思考,开始了数十年精神之旅的奔袭。“没有打倒你的,最终会成就你”,终于,贵州龙场反而成了心学的风水宝地发源地。


公元1506年,王同学因上折反对宦官刘瑾,被打得皮开肉绽一路被暗杀者追着,回老家匆忙看了一眼父亲,仓皇来到贵州龙场。《王阳明年谱》中曾记载说:“某之居此,盖瘴疬虫毒之与处,魑魅魍魉之与游,日有三死焉。而我居之泰然,盖在于我无动于心。” 龙场地处荒郊野岭,王同学一行生活困顿狼狈,过着朝不保夕的艰苦日子。王同学无奈每日修行打坐,后来他曾对学生透露,在阳明洞的修炼已经达到某种幻觉的境界:“尝于静中内照形躯如水晶宫,忘己忘物、忘天忘地,与空虚同体,光耀神奇、恍惚变幻,似欲言而忘其所以言,乃真境象也。”


王同学在后面讲学过程中,曾自述“其后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终于有一天半夜,王同学惊醒大呼,猛然间豁然开朗,果然是生命必须有裂缝,光才能照的进来,悟道后的王同学悠然坐起,取大火炬,吐大光芒,在茫茫千古暗夜里烛照整个思想界乃至于到今天。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这一夜,千古心学体系真正创立了,迷茫的王同学转身嫡变成‘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王老师了。


经过困顿寂寥却自带光芒的龙场悟道,心灵蝶化后的王老师给学生们提出成才精进四大步骤: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一、

立志


王老师曰:“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人一有了目标,就会为梦想而努力。荀子劝学篇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执着专注,夙兴夜寐,假以时日,万事可成,


二、

勤学


王老师曰: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韩愈劝学篇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孔子《论语》开篇就说人生三大乐子:“学而时习之”是首乐;朱熹也曰:“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谓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谓习。”又说:此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爱学是基础,会用是方法,勤学是态度。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勤学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


三、

改过


王老师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常人总是见得别人的错处,每每有错每每失败总是归乎外因;见到别人直上青云又总是红了眼睛,若是学习一下曾参“每日三省吾身”,每日每周每月复盘,有错即改,心中焉能不是廓然大公?


四、

责善


王老师曰:大凡朋友须箴规指谪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世间温柔种种,偏是对最亲近的家人和爱人,或者对最亲密的朋友动辄呼来唤去,一有点不爽就大喊大叫甚至恶语。《礼记·祭义》曰“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含情带笑的“婉容”也是一种修行,连面对父母你都不能心平气和,对外人却贫而谄,富而骄的一幅嘴脸?孝悌,其实就是从面对亲人保持“婉容”来修炼的。中国的老人并没有要求现在的孩子晨昏定省,逢年过节丢下钱币货物,你给老人家苦哈哈的一张脸算是尽孝吗?


《论语》里面有一段这样的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养宠物也是养,若不能和颜悦色和老人说话,不算是孝顺,更谈不上敬的功夫。 《传习录》中说:“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万事万物,只一个诚字便可。诚其意,正其心,格物而致知。格物致知是探究事物的根本,是指探究事物的规律。



王老师在成功术教练技术大公开之后,又俨然对同学们提出学习的五大功夫。


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如果去人欲、存天理,就自然会求正于先觉,考求于古训,就自然会下很多问辨、思索、存养、省察、克治的功夫。

————《传习录》


1

 问辨 

“圣人的心是面明镜,物来则照,物不来也不去强求。


王老师提出,“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一以贯之,必有所得,终至“心外无物”圣人之境。


哇哦王老师的第一个徒弟徐爱,也是他恃宠而骄的妹夫,一天到晚跟着老师问东问西问个不停,乐为人师的王老师也总是喋喋回答着:“到具体事物中寻求至善,如此就把义看成是外在的了。至善是心的本体,只要‘明明德’,并达到惟精惟一的程度就是至善。当然了,至善并未与具体事物相脱离。《大学章句》中所谓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徐爱又问:“至善只从心中寻求,大概不能穷尽天下所有的事理。”

先生说道:“心即理。天下难道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从前的王同学始终困惑在朱子学说的辨思中,那年贵州龙场一番炼狱,终于淬炼升华从混沌中开悟,开创出超越程朱理学的阳明心学,转身即是千年,嫡变成三不朽的千古一人王老师。阳明心学的核心即:“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心即理”即是指心方是“理”的主宰,舍此心外,没有“理”之存在。简而言之,无论如何“格物”,其重点都应摆在心上,而不在事事物物上。把从前的二元化彻底格物成一体化了,忠恕即一,仁爱即一,一以贯之,惟精惟一。王老师教人处事待物,总是先明其理,顺其道,善其德,正其心,心正则事公也。


2

 思索 

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如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某年某月的每一天,为了躲雾霾,那个时候瘴气也很重的嘛。王老师和徒弟一起行脚山里,徒弟问曰:师傅您不是说一切都是心外之物嘛?这花在山里一直开的杠杆的噢!师傅白了他一眼说,“你傻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这个境界也很像王维的禅诗<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元代高道栖云真人就曾经教导弟子要从觉性下手:“或问曰:学人如何是觉性?答云:指东画西,这般虚头且休,不如下些实工夫去,谓如心上有底、眼前有底情欲烦恼、人我无明等,喻似面前有一眼大琉璃滑井,若丝毫不照顾,便堕在里面,万劫不得出;若先见又识破,方欲下脚,急须退步,则这个急退步照顾底,便是汝觉性也。”这个“觉性”与阳明所说的“良知”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这年头到处是坑爹的坑,有了觉性不容易栽进去,觉性可能就是感觉前面是一眼大琉璃滑井,你赶快跳脚后退了,良知是你顺便拽住了同伴没让他们惨跌。


所以说,王老师的意思是如果是以厌弃外物的心去静中寻求,相反只会养成骄横怠惰的恶习。你若不厌弃外物,再到静处去涵养,这样就是可以了,看看有多少心灵鸡汤整天叨扰向内求,向内求,向内求。


3

 存养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静静也是嘴上禅,一天到晚开会讨论坐而论道,商业计划书写了一堆,在细节上无法无力执行,总是纸上的功夫;到处奔波突袭到处应酬,却没个主宰,也净是瞎忙白忙,常人总要懂得一个止字。明明德,止至善。修身养性的最高之境,在于无论面对何事都能不急不焦保持内心的宁静,如树木沐浴阳光,如山河归于大地,见多识广,自带气场,这番存养,终归有大见地大格局。王老师在《传习录》中提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4

 省察 

致良知。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乃良知之发见流行,光明圆莹,更无挂碍遮隔处,此所以谓之大知。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良知就是“好心地”,或许是西方价值观有一个相对应的词“正直”(integrity)。

王老师认为,良知人人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是事上磨练,是火中取栗,是见诸行动,而非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本身就是践行知行合一,知是知非。


所谓良知,是指人人生来都具有的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所谓“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也。王老师认为,只要每个人时时刻刻都能明辨是非,不被外物诱惑,不作蹈虚之弊,不被内心的私欲污染,就能够体会到天理,进而达到君子圣贤的境地。人人都是圣贤,人人皆可成为圣贤。

5

 克治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克制自己务必要将私心彻底扫除干净,一点私欲没有才算可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有一点私欲存在,众多的恶念就会接踵而至。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老师在《与杨仕德薛尚谦书》一文中写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


如何破呢?

1.多读书,读书可以变化气质,切实地转化我们的气质。把“气”和“质”(人性中的私心、物欲等)彻底转掉,这需要通过儒家做工夫的形式实现;


2.彰显良知,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良知(即天性、德性)彰显出来。


读完传习录,你会找到一个越来越平和、坦然、通透的你。

乐评人木叶说:“林词三千,参差,明灭。隐隐间,有个悟字。”

或许《传习录》韦编三绝以后,渐渐地,有个透字。


读一读伟大的浪漫主义王老师的诗歌《泛海》:

险夷原不滞胸中,

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

月明飞锡下天风。”


这是何等的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伟大的王老师终于完成了他传道授业解惑的大使命。去世时徒弟问他有何遗言,王老师曰:心光明,夫复何言。


1988-1989年,绍兴政府整修阳明墓,刻下以下《重修王阳明先生墓碑记》内容: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绍兴府余姚人。弘治十二年进士。历任刑部、兵部主事,左检都御史,巡抚南赣,总督两广,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先生,少颖悟,博览经籍,后倡导心学,主张‘知行合一,以致良知’为旨归,世称‘姚江学派’,于明中叶后,影响甚巨,播扬东瀛......

 

让我们以晋朝陶渊明 《拟挽歌辞》其三结束本文,向伟大不朽的心学大师致以千秋敬意!


荒草何茫茫,    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    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    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    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    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    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    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    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


王阳明,继承和发扬光大了中国儒学特有的人文精神。

他提出‘仁者要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就是要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要创造人与社会的和谐;

他提出致良知,就是要创造人与自身的和谐。

            ——杜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