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第一清官,康熙皇帝称其为“天下第一廉吏”

 老刘tdrhg 2017-01-22
2017-01-2120评

清代于成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40多岁才做官,踏入官场时对儿子说:“从今以后,我不会从家里那一分钱,也不会那一分钱给家里。这个家就交给你了。”

于成龙的第一个职务是罗城县令。经历过明末清初多年战乱以后,这个地方人烟稀少,民生凋敝。他设法聚集战乱以后残留的人口,废除各种苛刻的禁令,得到了百姓的拥戴。

百姓们把给朝廷的赋税交足后,又多放一些钱在他的桌案上。于成龙询问缘由,百姓们说:“老爷不多收我们的钱,生活这么清苦,难道连酒也不能买一点吗?”于成龙为之感动,留下几文钱,勉强够买一壶酒。

康熙初年,于成龙被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全省唯一“卓异”,升任合州知州。其子从山西老家来看他,他仅有一只一直舍不得吃的咸鸭,就割下一半作为礼品让儿子带回老家。于成龙因此有了“半鸭知县”的称号。

康熙十七年,于成龙升任福建按察使,将要开船时,他派人去买来萝卜达几石之多。有人笑着说:“这是便宜东西,何必买这么多?”于成龙说:“萝卜,可以压舱,又可以当饭吃。这一路上就靠它了。”他从直隶到江宁上任时,与小儿子雇了一辆驴车,各自带上几十文钱住旅舍,没有住宿官府提供的驿站和公馆。

在福建按察使任上,朝廷为对付台湾郑氏的抗清势力,实行了“海禁”政策,当地官府动辄以“通海”罪名兴起大狱,使许多沿海渔民遭殃。于成龙在审阅案卷时,发现有些案子极刑人数多达百人,甚至还有妇女孩子。于成龙坚决主张重审,对劝阻他的人说:“皇天在上,人命至重,我绝不会敷衍了事!”在他的力争和主持下,千余名百姓免遭杀害。

于成龙晚年,康熙帝任命他担任两江总督,希望他在江南富裕之地享受生活。

没想到,于成龙依然清廉。巡视人员报告康熙皇帝说:于大人的住处只有两个箩筐,一筐放旧官服,一筐放书籍。康熙皇帝大为感动。

于成龙去世后,康熙在诏书中表扬他“天下廉吏第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