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娶薛宝钗的竟是他

 江山携手 2017-01-22

最后娶薛宝钗的竟是他也不知道是谁抛出这样一个观点,贾雨村娶了薛宝钗,也不能完全说这是无稽之谈,总之我个人是挺厌恶这样的想法。但是提出这样观点的人,想来惟一的依据便是贾雨村的一副对联: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在这对联旁白有侧批,脂批语:表过黛玉则紧接上宝钗。便有人根据这一副对子以及脂批认为,薛宝钗最后嫁给了贾雨村。贾雨村姓贾名化,字时飞,号雨村。

贾雨村的名字出处《孟子·尽心》:君子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如同甄士隐名字亦有出处,《礼·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礼疏》云:遭值乱世,道德违费,则隐而不仕。甄士隐的大名叫甄费,谐音也就是真废物。最后娶薛宝钗的竟是他

如果依照这幅对联薛宝钗最后要嫁给贾雨村的话,那么第一句“玉在匮中求善价”该怎么理解?‘时飞’既然是贾雨村的字,那么‘善价’自然也应该是另一个人的字,否则对联内在的含义极其不对称,这是不应该的。难道对应‘善价’的名字会出现在曹雪芹原文的八十回后吗?

我倒是觉得这幅对联的含义没有那么复杂,上联是贾雨村自喻,渴望脱颖而出,高中功名。下联是替‘娇杏’取悦自己。钗,乃女子的代词。此处指娇杏;因为在前文中有“娇杏又回头两次。雨村见她回了头,便自谓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尽,自谓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也”脂砚斋在此句后面批语:今古穷酸皆会替女妇心中取中自己。虽然红楼梦处处伏笔,惯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但是这样硬生生的理解,有点断章取义。好像有些人对红楼梦中的群芳的命运越是作践越能体现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情。这点我倒是不敢苟同,虽然大观园女儿都属薄命司,但是并非结局要被作践。比如对妙玉的判词中“依旧是风尘骯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很多人便一口咬定,妙玉最后做了妓女,因为“风尘”女子就是妓女,首先这样的理解太过于片面,风尘的用处也不仅是青楼之意,比如红楼梦中第一回回目便是贾雨村风尘怀闺秀。风尘也可以理解为:污浊、纷扰的生活。如果非得要群芳一个个死的难堪,命运凄惨。与前期优越生活形成极大反差,造成鲜明对比来映衬‘乐极生悲,人非物换’,那么不如让李纨为娼,黛玉从妓,岂不更悲,更令人心痛。最后娶薛宝钗的竟是他

只是红楼梦在悲切之时,还有一种美感。如果人物命运只有凄惨而没有唯美也就谈不上红学胜境了。况且在与脂批中已多次说过,宝钗早夭,根据她的判词,宝钗至死都是冰清玉洁,所谓山中高士晶莹雪。在富察明义的红楼梦绝句中有一首诗云:锦衣公子茁兰芽,红粉佳人未破瓜;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讲的便是宝玉和宝钗结婚后,虽然同床相睡,并不入身。故而宝钗至死都是处女之身。况且富察明义是看过曹翁八十回后的原文,如果贾雨村真的娶了薛宝钗,岂能不留下一诗半句,况且脂砚斋统筹全篇,竟无批语印证薛宝钗嫁给贾雨村之片言。可见此说完全望文生义,无中生有。

最后娶薛宝钗的竟是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