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中国地大物博 这地方大了吧,地名也跟着多了 而且许多地名还是从古代沿用至今 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这样一来 地名中也出现了许多生僻字 有的还保留了古代方言读音 别说不是那个地方的人了 哪怕本地人初见也有犯迷糊的时候 就拿我们重庆的“涪陵”来说吧 不怕大家笑话 触摸妹第一次见到“涪陵榨菜” 毫不犹豫地 就读成了“péi líng” 结果闹了一个大笑话 那在我们中国 还有哪些名字都比较“难读”呢 我今天在这里总结出了20个 看看你都会读几个吧 盱眙 盱眙(xū yí)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境内,历史悠久。盱眙汉代建州,为唐宋名城——古泗州州府所在地,曾孕育一代开国帝王朱元璋。境内古迹众多,境内出土过世界最早的彗星运行图和战国时期的陈璋圆壶。 邛崃 邛崃(qióng lái)在成都市地界,古称临邛。这里的“邛”是指曾经生活在四川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蜀地还有邛水、邛来山等自然山川,有可能均出于邛族。 圐圙 圐圙(kū lüè)这个词是蒙古族与中原交流的产物。据研究,圐圙早先由汉语借到蒙语中去,后来又自蒙古族地区传播至中原。蒙语中指将草场四周围起来,有时就译为库仑。后来,圐圙还衍生出圆圈、蜷起来等意思,比如山西就有一种叫做“圐圙”的面食。 甪直 甪直(lù zhí)是苏州地区的古镇,用字上加一撇读。当地的水港流往六个方向,所以叫做六直。相传日行一万八千里的神兽甪端到地方视察工作,经过了风光秀丽、适合养老的六直,就在此地定居。 冠豸山 福建省连城县的冠豸山(guàn zhàishān),在省内颇有名气。冠豸山与甪直的情况类似,名字与古代的神兽有着不解之缘,甪直有甪端,冠豸山的吉祥物则是獬豸。 焉耆 焉耆(yān qí)位于新疆境内。焉耆承袭了古代的西域地名,早在汉朝,焉耆古国和中原王朝就曾相互交流,是西域诸国之一。 扎尕那 甘肃省迭部县益哇乡“扎尕那(zhā gǎ nà)”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山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 歙县 据史料记载,安徽歙县(shè xiàn)以南有一条叫做歙浦的河流,县城依水而居,因此得名。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歙从翕,表示聚合之意,诸多河流于此处汇聚新安江,是个招山引水的风水宝地。 儋州 儋州(dān zhōu),古称“儋耳”,汉时置郡。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间,讲学明道,使儋州教化日兴,也培养了民众尊师重教的传统。儋州市地处海南西北部,濒临北部湾。海洋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枞阳 安徽枞阳(zōng yáng)县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定居和生活。西周时为宗子国,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县,属庐江郡,名曰“枞阳”,距今已有2100多年。 耒阳 湖南耒阳(lěi yáng)素有'荆楚名区'、'三湘古邑'的美称。关键是“耒”这个字实在是太少见了,耒阳是湖南省最大的县级城市、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中国油茶之乡。 碛口 山西碛口(qì kǒu)曾一度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历史上的碛口,依傍着黄河的滔滔巨浪把自己的声名推向下游,游向四方。如今,同样是古镇,但相对于同省的平遥,碛口要低调得多。 珲春 珲春(hún chūn)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吉林省最东端的城市,是中国唯一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境窗口城市,与俄罗斯、朝鲜山水相连,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一座'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东北亚明珠城市。 猇亭 猇亭(xiāo tíng)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又有多少人读成了(hǔ)亭呢?虎啸为'猇',十里为一亭,故称'猇亭',三国著名战役'夷陵之战'即发生于此。 浚县 浚县(xùn xiàn)隶属河南省鹤壁市,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浚县商代称黎,有“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西汉置县,明初改称浚县至今。 最后触摸妹偷个懒 给大家留下5个地名 知道读音和相关资料的到留言区普及知识啊 浙江嵊州、四川阆中、河南柘城 江西弋阳、山东兖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