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路:为什么老人爱给人钱?

 木头1018 2017-01-22

有些老人,到年纪非常大、脑子不太清楚、不怎么认人的时候,喜欢到处给人钱、给人东西。儿女买的滋补品,拿给别人吃。自己的钱、首饰也拿出给别人,见到谁,就给谁。子女常常不高兴,觉得老人老糊涂了。

不过,在佛教看,这不是坏事,是好事。人活到这个时候,寿命在呼吸之间,钱的意义已经不大了。钱这种东西,到命终时,是一点也带不走的。看起来属于自己,实际上只是替别人保管。老得不行了,还得替别人保管钱,保管得不好,分配得不妥,别人还有意见。

把钱施舍给别人,就不一样。那是布施。布施也是造业,是造善业。这个善业是随身带走,带到下一辈子的。给别人的越多,下辈子越富贵。或者说,子孙后代、亲近的人越富贵。

一个人寿限将尽,看起来几乎没有任何行为能力了,四摄六度也都是可以照行不辍的,照样可以为后世积累福德善根资粮。

一个人年迈到连人都认不清的地步,还愿意施予别人,说明他有宿世的善根和福报,也就是过去世里积攒的福德智慧资粮,它是作为种子埋藏在人身上的。此生此世,由于现行的作用太强大,种子的力量常常隐微不显。但是并不会消失,而会在适当的时候,被熏发出来。

有人平常彬彬有礼,一旦喝醉了酒,就破口大骂,面目可憎。有人平常疾言正色,喝醉了酒,又轻佻放荡、浮浪不堪。人身上的宿业习气是甚深难知的。

老人年纪非常大之后,还容易嗜睡。这和刚刚步入年迈时的觉轻觉少是不同的。这时候,可能一天有一半时间都在睡觉。尤其是有病的老人,嗜睡的情况更明显。经常有子女,担心老人睡得太多,活动太少,身体变差,常常把老人唤醒喂东西,或者说话。这并不好。年纪太大的人,嗜睡是好事。

嗜睡表示对这个世界慢慢生起出离心。以前眷恋不舍的种种东西,可以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放下了。对此世的留恋执著越少,走得时候就可以越安宁,越没有痛苦和怖畏。身体衰朽之后的嗜睡是福报,和“财色名食睡”的“睡”是不一样的,后者说的是健康人。

此外,睡觉还可以赦免痛苦。因为身体的坏朽,清醒的时候容易觉受到疼痛,睡眠中,觉受会减轻。修行人也常常通过入定来休息,以暂时解除身体的疲劳和痛苦。当然,睡觉不是入定,睡觉只能减弱疼痛,而有些定,比如灭受想定,可以完全不感受痛苦。

人到了年迈,会耳朵变聋、眼睛变花、牙齿松动脱落,慢慢地,脑子也不清楚。一方面,这是色身坏朽的自然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哪怕修成阿罗汉,色身依旧有漏。另一方面,这种坏朽其实是好事——通过身体机能的衰退,让普通人也渐渐舍弃对世间的贪著。普通人如果有福报,衰老离世的过程,多半不会有太大的痛苦和不舍。

修行人则不同,修行人可以示现自在,也可以示现慈悲。示现自在的修行人,可以坐脱立亡,去来无碍。示现自在的修行人每每不长寿,他不想等身体坏朽之后再抛掉它。而示现慈悲的修行人,则可能活很长时间,并忍受衰老病痛的无尽折磨,以开示“老死忧悲苦恼”的纯大苦聚。并不是所有的修行人都有定功夫。慧解脱的阿罗汉,虽然已经是阿罗汉了,但定力只处于欲界的“未到定”,有病时仍然是要疼的。而定慧俱解脱的阿罗汉,虽然可以入灭受想定来暂免痛苦,出定后也一样要承受痛苦。不过,有福报的老年人嗜睡和修行者入定,在缓解痛苦的意义上有类似之处。

修行人进入初禅,首先舍弃鼻、舌二识,进入更深禅定,再渐渐舍弃眼识、耳识、身识,乃至意识。一个人年迈之后,眼睛花了,慢慢看什么东西都不清了,大千世界的花花绿绿就会丧失掉吸引力,对着外面再好看的东西,也不如闭起眼睛舒服。耳朵渐渐听不见,耳识就一点点谢灭掉了。牙齿松动脱落之后,骨头不能啃了,只能吃柔软的东西,乃至只能吃流食,连食欲这种最基本的欲望也会减弱到最低。

如果脑子还清楚,由于眼耳鼻舌身识已经越来越微弱黯淡,而意识尚未衰减,老人就会一遍又一遍回忆起往昔岁月,尤其是早年经历,反复咀嚼,乃至不厌其烦地对别人讲。等到意识也渐渐衰微黯淡,就开始嗜睡,不再想与人讲话了。

进入嗜睡期后,此生造作的业力习气作用会渐渐潜藏,而宿世业力习气——上辈子、上上辈子、乃至无量劫来造作的善恶业的作用就会伺机萌发。

有些人会在这时候表现出迥异于生平的性格。平生很抠门的人,也愿意给别人钱了;平生很急躁的人,也变得慢条斯理了。这些都是宿世福报。像严监生那样,到临死还极端悭吝的,也并不是说断了善根,很可能表示他不是寿终正寝,而是在色身尚未衰朽之前,由于灾难或疾病断了命根。

面对老人,尤其是和自己有亲缘关系的老人,从他们身上,是容易看清自身业力习气的。有人穷了一辈子;有人挣了不少钱,后来又散了;有人身体不好;有人婚姻不利;有人爱跟人发生口角…… 种种这些,当事人很少明白原因,反而相信算命占卜,以为有命中注定这回事。

在佛教看来,那些差别,是宿业所致,是今生和过去生中造作的种种身口意业形成的。只是,“业”这个东西,很多人感到虚无缥缈,没有凭据。但从很多事情上,比如对待老人的态度上、和老人的关系上,就能大致鉴照出。

对老人慷慨的人,一般比较宽裕;对老人悭吝的人,一般比较拮据。常人往往反过来理解,认为宽裕了,自然对老人慷慨,拮据了,自然对老人悭吝,这就搞反了。实际上,慷慨的人,因为有布施的习惯,愿意事事上都为别人考虑着想,就容易积聚善法,别人就希望和他共事,给他资源,悭吝的人,没有布施的习惯,事事都考虑自己,不顾别人,和别人共事都是出于想利用别人的发心,利用不上,他就触恼,别人就想避开他,他就没有机会和福报。一个人越没有福报,就越容易悭吝,更悭吝,就更没有福报。顺着习气下去,只会越走越差,要扭转习气,才会越来越好。

上面那些习气,由于在自己身上已经被熏发成现行,是显露易见的。还有一些习气,由于未曾被熏发,在自己身上是潜藏状态,不容易知道。比如有人等到自己五六十岁,得了糖尿病,才了解到家族有糖尿病史。

从老人身上,可以窥见自己尚未被熏发,或者业已熏发但自己没留意到的习气。尤其是和自己亲缘关系近的人,他有什么性格,自己就容易有什么性格。他急躁,自己就容易急躁;他小气,自己就容易小气。也许自己现在表现得很慢条斯理、很慷慨,那只不过是因为自己的成长环境和因缘不一样,以至于有些习气被覆藏住了,到了特定的环境下,有了特定的时节因缘,也很有可能卷入重来的。

人不容易看见自身习气,就好像,东北人如果整天听到的都是东北腔,他就永远搞不懂东北腔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只有听了很多其他腔调之后,再和东北腔对比,就容易发现东北腔的特点。一个人看见别人的毛病,要知道别人的毛病就是自身的习气,才容易对自身有更清楚的认知和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