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战河西:霍去病“断匈奴右臂”

 青梅煮茶 2017-01-22





“断匈奴右臂”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历尽千辛万苦从西域归来。当时,汉匈战争已进行了七年之久。他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见闻,并提出应该买通乌孙,让他们东迁至河西旧地,先以和亲的方式与之结盟,然后再通过乌孙招来更西边的大夏(西域古国)等国。张骞这一战略的基础,是西域诸国特别是乌孙与匈奴之间存在深刻的矛盾。乌孙曾公开对抗匈奴的军事进攻且取得了胜利,这在西域诸国中是罕见的。

  张骞之策最终能被汉武帝采纳,也与当时汉匈斗争的状况密不可分。从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到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间,汉匈双方进行了多次战斗,西汉不仅占领了河南地,控制了黄河以北的漠南地区,还迫使匈奴单于远遁漠北。但这并不等于匈奴已被打败。不仅如此,汉匈双方在一系列战斗中,人力、物力损耗巨大,双方战事处于低潮,暂时没有决战的可能。为补充资源,匈奴加紧控制并极力压榨西域诸国,而汉武帝除采取措施解决财政困难外,还加紧争取西域诸国以孤立匈奴。

  要通西域,首先必须保证交通畅通。简言之,汉军必须先占领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东接西汉陇西郡,北接匈奴右地(右贤王部),南接活动在祁连山南青藏高原北部和河湟谷地(黄河与湟水流域之间的三角地带,位于今青海东部)臣服于匈奴的羌族诸部,西接匈奴控制的西域。

  张骞还向汉武帝详细介绍了河西的军事状况:河西走廊有速濮部、休屠王部、浑邪王部、乌犁部等各种不同军事力量分布。匈奴虽然表面上征服了这一地区,并将其辖于匈奴右贤王部,并派休屠、浑邪等王进行统治,但各个部落基本上仍然自治,他们有各自的小王统治,与休屠、浑邪并无从属关系,二王除了对属部强征赋役外,并不直接干预其内部事务。可以说,河西走廊是匈奴统治的一个薄弱环节。此外,由于以往汉匈战争基本都发生在朔方、云中、代郡、渔阳和右北平等汉匈接壤区域的中线及东线,西汉从未用兵河西,因此匈奴对河西的防御并不重视,主要依靠休屠、浑邪等部落的有限兵力维持。再则,此前匈奴右贤王已将驻防河西的大批精锐骑兵调往西域攻打月氏国,留在该地区的兵力并非强兵。

  这些情报为汉武帝谋划河西作战方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经过数年的酝酿及准备,汉武帝决定发起河西战役——派霍去病(此时霍去病年仅20岁,被汉武帝拜为骠骑将军)率一万轻骑,在西线开辟新的战场,从侧翼打击匈奴,并趁势打通河西走廊。



六日破五国



  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率一万精骑从陇西郡(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出发后,慎重选择了西行路线。若偏向南,从羌人居住区经过,不仅地势险要,还会惹羌人厌恶。若稍微向北走,又可能直接面对匈奴主力。因此,进军路线只能不南不北,在匈奴统治势力薄弱并接近西羌本部的边沿地区,即两大势力的结合部穿行而过,才能迅速穿过河西走廊,达到轻骑出击的目的。

  然而,没有任何旧习框缚的霍去病,早就意识到了匈奴的致命弱点:疆域广阔,居落分散,兵力不足。因此,霍去病认为对付匈奴最好的战法,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孤军深入(轻辎重),速战速决,避实就虚,以骑兵长途奔袭至匈奴的后方,袭敌不备,以匈奴袭掠汉之边塞之道,还治匈奴之身。有了这种闪击战和大纵深作战的理念,霍去病率部马不停蹄,越乌鞘岭,渡黄河,伐速濮部,涉狐奴水(今甘肃武威的石羊河),六天转战千余里,踏破匈奴五个小王国,势如摧枯拉朽。

  这些部落原本是匈奴在河西走廊的“外围组织”和“胁从分子”,故在霍去病快速穿插、分割包围后,拒者诛杀之,归附者抚之,并不抢掠他们的辎重财产与子民。这一做法,一使大军不为俘虏及缴获辎重财物所羁绊,能保持迅猛的攻势;二则将打击的目标集中在拒不归服、坚持反抗的一小部分顽敌身上;三可分化瓦解匈奴河西诸部,争取多数,孤立休屠、浑邪二王。

  据史料记载,霍去病这一万骑兵在一地不作过多停留,每天行程在160里 (约为今133里,约合66公里)以上。要知道,除去骑士和战马每天的休息、进食时间,要保证负重数十公斤的战马连续奔跑数百里后还能立刻投入战斗,秦汉时期骑兵军团(没有马镫,骑士无法在高速奔跑的马背上保持平衡)的野战行军速度很少超过每天40公里(七天以上)。因此,霍去病此战的骑兵并非普通骑兵。首先,几乎每人都配备了喂食粟米等精料的双马,这些马耐力较强,双马还可以在途中接力式换乘;其次,骑兵也不是普通的汉军骑士,而是出身西北六郡(靠近匈奴等游牧部族的北部边郡,是汉骑兵的主要兵源地)羌族营、匈奴营的游牧骑士;再次,据史料记载,霍去病此次还挑选了一些兽医以及熟悉河西走廊地理环境的向导随军出征,以便途中解决战马生病以及为大军寻找水源等诸多难题。

  即便有了精锐的骑士和战马,且采用了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战术,还不足以支撑一场大胜仗。大规模的骑兵军团在广阔的沙漠草原地带进行千里迂回作战时,后勤补给至关重要。霍去病的办法是“取食于敌”,即对匈奴后方进行抢掠,就地取粮,打到哪儿就吃到哪儿,以战养战。此举不仅极大减轻了后勤负担,解决了自身的补给问题,还能最大限度打击匈奴的生产能力,从而使西汉在经济及军事上确立了对匈奴的绝对优势。

  以骑兵快速突进,大迂回深入纵深,不断打击匈奴防卫薄弱的软肋,同时抢夺其物资储备,这本是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惯用手段,霍去病无疑采取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战术。



汉骑新战法



  霍去病率部越过焉支山(当时匈奴的重要牧场),最终在皋兰山一带与匈奴遭遇,双方展开鏖战,斩折兰王、卢侯王等8000余人,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并缴获休屠部的圣物“祭天金人”。

  是役,汉军第一次阐述了“兵在精不在多”的精髓。霍去病骑兵长途奔袭,集中兵力抢在匈奴主力集结前迅速突进、各个击破,匈奴虽不断调兵遣将,却全都被分割消灭。长途奔袭决定了其必然是以少打多,人多了,部队缺乏灵活性及机动性,闪击战的迅疾威力就发挥不出来。因此,长途奔袭战法也要求部队必须骁勇,要求单兵具备极强的作战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汉军即便拥有与匈奴数量相当的骑兵,仍面临着技术难题,即骑射技艺无法与匈奴人匹敌。然而,霍去病却找到应对之策——骑兵冲击战术:不与匈奴人较量远距离骑射,把汉军步兵惯用的正面冲锋战术移植过来,用近战肉搏战抵消掉匈奴人的骑射优势。

  其实,早在刘邦时,汉人就发现“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面对来袭的汉军主力,他们的惯常做法是诱敌深入,向大漠深处撤退,然后“敌疲我打”。因此,对于汉军指挥者而言,运用冲击战术的关键正在于用奇袭切断匈奴军退路,缩小可供其驰骋的战场范围,迫使敌进入近距离肉搏战。据史料记载,此役是与匈奴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连续使用杀、斩、诛这类词,表明汉军用的是短兵器而非弓箭。当然,要制造出这样近距搏斗的态势,需要汉军将领对战机有良好的把握。

  无疑,战术转型带来了汉军骑兵武器的变化,长戟取代弓箭成为主要作战兵器。长戟原是秦汉步兵的常备装备,所以这种技术移植比较便捷。自武帝时的汉匈战争开始,骑兵用戟或矛进行冲击作战变得越来越常见。在没有马镫的情况下,用长戟冲刺敌人可能将自己也顶下马背,但这对敌人造成的伤害毕竟更大。此外,冲击战术需要骑士将自己尽可能地固定在马背上,以抵抗奔驰刺杀敌人时的反冲击力,在马镫出现前,骑手能采用的手段就是加高马鞍,高耸起来的前后鞍桥为骑手提供了前后两个方向的依托,能起到一定的稳定效果。所以自汉代开始,骑兵马鞍的前后鞍桥越来越高。

  由于游牧部族有骑射传统,又决定了其骑士在飞驰无马镫的战马上进行冲锋肉搏时伤亡概率很高,尤其是在对抗密集军阵时。但他们又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同样的冲锋训练,由于只有严厉的军事纪律才能强制士兵们投入肉搏作战,但草原上恰恰缺乏这种政治传统——首领对下属战士没有绝对权威,无法强制他们从事过于危险的行动,所以匈奴从不与敌军进行硬碰硬的正面作战,也不会采用危险的肉搏冲击战术。

  经此一役,汉军真正认识了自己的实力,从此不再怕以少打多。霍去病也自此树立起顽强、勇猛、奋不顾身的作战风格,并形成了进攻,进攻,再进攻,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乃至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后退半步的强悍风格!


摘自《世界军事》 文/汉卿





新刊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