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最怕的三个字,就是“为你好”

 师师书坊 2017-01-22

       NLP导读:人们总是把自己的好意,强加在别人身上,根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大人对待孩子,尤其如此。

  1

  网上流传着一个视频,一名女子在河边放生一只乌龟。此人反复将乌龟放进河水里,乌龟却反复爬回河岸边,几个来回下来,乌龟已经精疲力尽。原po在视频下点评:小小生灵也有感恩之心,放生乌龟久久不愿离开好心人。

  有专业人士反复看了视频,抛出结论:这是一只陆龟,根本不会游泳,把它放水里等于谋杀!

  且不论这言论的真实性,至少能反映出一个身边经常遇到的问题:人们总是把自己的好意,强加在别人身上,根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大人对待孩子,尤其如此。

  这段时间天气特别冷,但商场里暖气很足,简直像是在过春天。有一天在商场里吃完饭,即便脱去外套,我还是已经热到出汗了。

  我留意观察了一下,商场里几乎所有小孩儿,都还穿着很厚的衣服,小脸一个个都热得红扑扑的。明明已经热得喘不过气了,还是不能脱衣服,原因是大人那句“为你好”,别着凉了。

  所以冬天小孩儿经常因为出一身汗,然后受凉感冒,仅仅因为家长不科学的关爱。反而是那些合理增减衣物的小孩儿,比较不容易生病。

  但令人可悲的是,很多孩子无论长到多大,哪怕自己都有了孩子,仍然逃不过父母的一句“我这是为你好。”

  而好多孩子最怕的,也应该就是这三个字——“为你好”!

  2

  “为你好”出现的前提,通常是孩子生出独立意识,而父母偏偏和孩子意见相左的时候。

  “为你好”导致的结果,往往分为两种:

  如果特别老实听话的孩子,在父母的“为你好”的安排和指导下,一个愿意操心受累,一个乐得有人安排,就这样度过波澜不惊的一生,本来也算挺好的结局。

  但是,如果孩子内心深处的那个自我,还有一丝不甘、一点挣扎,这种“为你好”就会变成一种压迫、一种扭曲,甚至,一场噩梦。

  因为我们深爱着父母,也明知他们深爱我们。这些打着爱的名义的不由分说的“为你好”,比敌人的明枪暗箭更可怕,它让你的本能抵抗,伴随着巨大的愧疚;也让你的自主选择,背负上不孝的罪名。

  家庭本应是一个人最温暖的港湾,父母本应是一个人最坚实的依靠。然而有些孩子宁可背负着叛逆和不孝的“罪名”,常年不肯回家、跟父母几无交流,抛去各家难念的经等复杂原因不谈,我想,他们应该从小就太缺少这种平等的、敞亮的、健康的、双向的交流。

  当一个人的情感需求得不到尊重、正常的交流欲望被漠视,你就是爱他(她)爱到愿意付出生命,他(她)也感受不到幸福和快乐。

  3

  我能理解父母们那些苦口婆心背后的理由:“我活得久、见识广、懂得多,听我的肯定没错啊”,“我走过的弯路不能让孩子再浪费时间,我掉过的大坑不能让孩子再掉进去”,“我得为孩子的人生负责,如果我不管,他(她)选择错了怎么办?”

  我能理解是因为:当四岁的孩子在衣柜面前挑出自己当天穿的衣服的时候,我要很努力地克制自己,不让自己脱口而出“我觉得这件不好看,那件才好看。”

  我知道随着这个小人的快速成长,我和她意见相左的时候会越来越多,升学、择业、交友、恋爱、结婚……难以想象,我该以多强的忍耐力,才能收起自己的控制欲,去倾听她的理由;而一旦我的女儿跟我争执和抗衡的时候,我这颗脆弱敏感的心脏会经受怎样的考验。

  所以,对于父母来说这很不容易,我们都需要很大的耐力去不断修炼“克制”这门功夫,试着理解孩子的选择,允许她有试错的权利,只指导、不强制;只倾听,不评判;只陪伴,不替代。 

  4

  至于人生是不是会因为一次选择错误就毁了?我觉得不是涉及原则和底线问题的就未必。只要孩子的基本品质没有什么缺陷,人生方向没有大的偏差,只要他(她)一直积极地思考、乐观地奔跑,他(她)的人生,必然不会山穷水尽。

  有一部我看了四遍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的三个主角之一的法罕,出身富庶家庭,父母早已把儿子的人生之路设计得完美无缺。作为印度著名学府帝国工业大学的学生,天之骄子中的骄子,再加上踏实肯学,法罕注定是未来社会的精英阶层,前途一片光明。

  这个设计唯一的BUG是:法罕对工业设计毫无感情,在他内心深处,藏着成为一名野外摄影师的梦想。

  法罕流着泪跪在勃然大怒的父亲面前说:

  “我为你所做的事都非虚情假意,我一向听你话,哪怕一次,让我聆听自己的声音。求你了……爸。”“我想说服你,爸。但不会以死相胁,爸,我做一名摄影家又会怎样呢?挣得少一点,房子小一点,车子小一点,但我会很快乐,会真正幸福。”

  这段肺腑之言,值得天下父母一读再读。

  所幸,法罕的父亲被儿子打动了:“去活出你自己,我的儿子。”

  于是,世上少了一个和机械同床异梦的平庸设计师,多了一个作品惊艳世界的著名野外摄影师。

  5

  一份理智的爱,比一万份鲁莽的爱,更加令人温暖。

  一切强加的善意,比所有处心积虑的恶意,更加令人防不胜防。

  这些以爱之名的“为你好”,真的有让人承受不起的压力。

  那些大人的“为你好”,会让孩子每个不一样的选择,都要伴随着巨大的愧疚,背负着不识好歹的恶名。

  那些嘴上说着“为你好”的家长,都忘了再问一句孩子:

  “你到底好不好?”

  真正的成功人生,就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出自己的精彩和独特。

  人生的路那么长,那么艰难,能让一个人坚持走到最后的,无非是“情愿”二字。

  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凡事自有主张,未来自有方向,苦中也有乐趣,眼泪不因后悔。

  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爱,不是“为你好”,而是“祝福你”!

    (声明:本文仅供学习研究之用,版权归作者所有,作者/来源信息如有出入,欢迎和本站联系更正,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