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仅存在于纸面上的免疫区

 不沉俾斯麦 2017-01-22
所谓战列舰的免疫区,即指针对某种火炮时,侧舷装甲带和装甲甲板的防御界形成的封闭区间。

设定较为严格的免疫区包括距离、方位等数据,可绘制为一个平面:





而一般所说的免疫区则是一组数字,即,当本舰侧舷垂直于炮口方位角时,装甲带与甲板的防御界在一个坐标轴上形成的封闭区间: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免疫区概念是将本舰想象为一个静止物体而形成的,其中甲板是水平的,而侧舷(不包括装甲带自带角度)是垂直的。但事实上,大海中的船只是一个不断运动的平台,这种动态的变化并不被包括在免疫区的概念之内。但这些动态对战舰防御能力却有着真切而巨大的影响。对于战列舰的作战方式来说,横摇(roll)所带来的影响最为关键。




上图出自麻省理工学院1905年出版的《技术季刊》第18期P. 359 。β即横摇角(angle of roll),即指船只横摇时左右摇摆偏离垂线的角度。

该书中的举例认为,战列舰的平均横摇角(average angle of roll)为5度,巡洋舰为8度。但预设的炮弹落角仅2度,显然是典型的前无畏舰。
而同样是1905年,《海军工程与技术协会学报》则给出了战列舰平均横摇角8度、炮弹落角5度的数据。

一战到二战的部分军舰的资料给出了船舶稳定性意义上的最大横摇角度,但这仅能作为船舶航行性能的参照。例如,许多战舰的最大横摇角度可达到20-40度,但R级决心号在中雷侧倾12度时就因倾斜无法转动炮塔。

弗里德曼的《海军火力》一书指出,1940年衣阿华级战列舰组建火控组时,提出的要求是能在20度的最大横摇角,5度的最大纵摇角和1.5度的首摇角下进行操作。

综合以上有限的数据,将超无畏舰时代的战列舰在作战时的平均横摇角设定为10度应当是一个稳妥的推测。当然,横摇幅度主要取决于海况,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实战环境下,极好与极坏的情形都可能出现。顶楼因高海况横摇露出水下无防护区被击破的希佩尔就是一个不幸的范例。


以上图为例:


假设有一发炮弹从垂直于左舷的方位射入,其与水平面所成入射角为α。
侧舷装甲带自带倾斜角为γ(1905年的图,穹甲打天下的时候,就别要求多了。自己脑补一战后战列舰防护吧)

·假设船舶水平静止,则侧舷装甲带的着弹角度即(90-α-γ),而甲板装甲的着弹角即为α。

·但船舶处于横摇状态之中,此时的船舶最大横摇角为β,向左右同等幅度均匀摇动。则侧舷装甲着弹角就处于(90-α-γ)-β到(90-α-γ)+β的区间之内,而甲板装甲的着弹角则处于α-β到α+β的区间之内。

看到这里,我应该表达得足够清楚明白了。所谓的免疫区边界,理论上是击穿和不能击穿的临界点。但考虑到横摇因素,防御和击穿都可以远远逾越这一边界。火炮对战舰装甲的侵彻能力在给定的距离上并不是固定的,它必然会受到横摇角的影响,每一发炮弹的具体侵彻能力必须要取决于其着弹瞬间的横摇姿态。而着弹时机与横摇姿态的配合又是人力所无法掌握的,只能祈求好运的眷顾了。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要素的重要性,下面即以德国海军38cm炮表结合黎塞留级的装甲防护,举例说明10度的横摇角对防护能力的影响程度。







换而言之,本来18500米到35000米的理论免疫区,在考虑横摇效应后,其绝对的免疫区间就缩短到了22500-30000米。但相对而言,在享有有利横摇角的帮助之时,其装甲防护系统也能施展出比理论免疫区强得多的防护效能,也很有可能挡住理论上无法防御的炮弹。

如果能得到战舰在特定战场上的具体横摇角度,我们的确可以推得一定的绝对免疫区和绝对击穿区。但需要指出的是,绝对免疫区到绝对击穿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灰色空间,而在这里,更多是由概率和运气主宰着一切。

上述计算采用的10度横摇只是一个假想设定,而实战中的角度可能更大,也可能更小,都会对这个灰色区间及战舰的防护能力提出相应的考验。例如,击破希佩尔号水下舰体的炮弹很有可能在另一个横摇角度下挑战其他防护区,将其对水下舰体防御的考验改为针对装甲甲板。



最后值得说明的是,船只在水中的摇动主要包括横摇、纵摇、首摇三方面。本贴为了论述的简便,而只单独讨论了横摇的影响。若将纵摇及横摇纵摇的结合考虑进来,相关计算就过于复杂了。不过,战舰的纵摇幅度较横摇要小得多,即便纳入考虑,对于主要以侧舷对敌的战列舰来说也并不足以构成对以上论述的挑战。

那么,就先说到这里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