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4年,英商麦克利格等在今福州路上创办了广和洋行,从事洋酒贸易。1883年他们在企业招牌最前面加了一个“正”字,取“正本清源,广泛流通,和颜悦色”之意,于是“正广和”的名字伴随洋行业务的增长而逐渐家喻户晓。 ” ▲ 正广和广告 1893年,正广和洋行在茂海路(今海门路)兴建的汽水制造工厂落成投产,时人习称“正广和汽水厂”。“Aquarius”(意为“宝瓶座”)是该厂的注册商标,上海市民所熟悉的那两道水波纹的商标图案,寓意为“正广和”用宝贵的瓶子盛装“圣水”,奉上清凉可口的汽水以飨消费者。 ▲解放前办公室及工作场景 1917年,小麦克利格继承了其父的产业。在他的努力下,正广和汽水生意越做越大。1921年,小麦克利格在韬朋路置地26亩(即今通北路400号地块)用于建筑全新的厂房。新厂内装置的是从国外耗巨资引进最先进的工艺设备,保证其产品“滴滴蒸馏”、“口味纯正”。其出产的汽水以水质清纯、口味上佳而在国内闻名遐迩,其足迹还遍布南洋,远及英伦、澳洲。 Aquarius随之成了旧中国饮料行业的第一品牌,就连美商的屈臣氏汽水也难以与之匹敌。1925—1936年,正广和汽水厂获取的净利润折合白银共计196.89万两,当之无愧地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汽水饮料生产企业。 幸福可乐饮料广告 抗战期间,正广和汽水厂先被日军征用,后为汪伪政府接盘。1945年8月,正广和汽水厂重新回到老东家的手中,可是经过战争的摧残,工厂已是百孔千疮。 上海解放后,正广和厂获得新生。1954年被上海市地方工业局代管,1966年更名为上海汽水厂,并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推出新品“幸福可乐”,然而后来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陷于被动,经济效益连年滑坡。 直到1995年,上海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并推出正广和饮用水,曾经的“汽水大王”就此转变为沪上饮用水的领军者。 信息来源:杨浦档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