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的毒药——虚假性学习

 逻辑逻辑逻辑 2017-01-22

1

一. 什么是虚假性学习

又到期末了,放假前把期末试卷发下去,有一个学生跑来问我:“老师,考试复习期间我每天背单词背课文都背到12点,为什么我还是没有及格?”

我打开微信,点开他的朋友圈,打开一张考试前一天的照片。照片上是他的课桌,上面整整齐齐摆着他的课本、笔记本、草稿本,还有两只盖子打开的笔。还配上了一句——“马上就要考试了,努力吧!”,时间是晚上10:30。

我告诉他:“这就是你没及格的原因。”

我不确定他听懂了没有?我想要说的是:很多时候他认为自己在学习,真的仅仅只是“他认为”而已。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同学(或者本身就是这样),觉得自己平时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不比其他人少,做的事也比其他人多,可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或某种能力。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智人之所以会得以存活并壮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智人有想象力,会编故事。但这就像一把双刃剑,很多人做某些事情的时候,都会想象自己在学习,结果他就以为自己真的在学习(其实并没有)。

多年前看过一本书,讲的是如果你想要达成某个目标,除了制定一系列计划外,你还可以想象着自己已经达成了这项目标时的感觉,这样你就会有动力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然而现在似乎又有一些人质疑这个方法,认为这种想象做会使大脑以为自己已经真的达成了这个目标,从而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

这种“觉得自己在学习其实只是自我欺骗”的情况,我把它叫做“虚假性学习”

为什么我说“虚假性学习”是成长的毒药呢?很简单,因为如果你对于成长这件事无所谓的话,那学习不学习都差不多。但是如果你要致力于做一个不断成长的人,“虚假性学习”就会让你产生——“为什么做了那么多还是没有进步”、“人家明明没有做多少成绩就那么好”、“我肯定是不适合做这件事”、“人家就是比我聪明,比我有天赋”等等诸如此类的挫败感,让你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最终与更好的自己擦肩而过。

二. 虚假性学习有哪些?

1. 看书

这是一个迷惑性很大的事情。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的注意力更难集中,所以静下心来读书似乎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事情。

但很多人常常忽略,读书本身,也只是“读书”而已,它就像看电影、电视剧一样,只是一种通过你的眼睛来浏览的东西。它本身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也没有什么比其他东西高大上的地方。唯一不同就在于——你是否把它里面的内容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知识,并且将之运用出来。

并不是读了几本沟通类的书籍,你就会自动与人沟通了。

并不是读了些时间管理的著作,你就会时间管理了。(如果可以的话,我早就是时间管理大师了)

并不是你看了几本语法书,你就成为语法达人了。

不去想办法把学到的运用出来,并思考书中与现实中的不同,因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改进某些方法,那还不如去看看电影。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道了不做,其实就是不知道!

我曾经在两年时间里读了大概200-250本书。后来发现——当阅读量都能成为你的骄傲,你也就真的没什么其他可骄傲的了。

2. 听书

这是近几年很火爆的一个市场,很多人因为它简单方便,就用听书代替了读书。其实听书是一个欺骗性更加强的“虚假性学习”的方式。

假如我们将学习或了解某个事情的总值设为10分的话,读书大概可以达到5-6分,那听书大概就只有2-3分了。因为读书是主动性的,读到难的地方可以停下来思考。但听书不同,它是被动的,而往往听书的时候,听书的人都在做其他事,没有办法专心是一个方面,其二则是假如听到了不了解的地方,听的人也不会特意的去暂停下来去查找资料或思考。

当然我也不是要把听书这件事一棍打死,反而我还是一个经常听书的人,常在开车或者洗碗的时候听书,我通过听书来了解一些我可能不会买的书,或者用来确定该不该买某本书,这也是一种利用时间的方式。

但是,建议你一定要把它想成一种娱乐、一种放松。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是一种学习。

3. 不专注

这其实可以说是所有“虚假性学习”的根源之一了。正如前面说的,信息爆炸的时代干扰太多,注意力特别容易被分散,因此做到专注是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

文章开头说到的那位同学,就是没有办法专注。他一会看书、一会刷朋友圈、一会聊聊天,看似是学了几个小时,其实真正进入学习状态的时间我估计不会超过20分钟。

李笑来曾在他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提到消耗人们注意力的三个大坑

第一,莫名其妙的凑热闹(娱乐圈谁离婚了出轨了关你什么事)

第二,心急火燎的随大流(对2015年的年中的那次全民炒股跟风潮至今记忆尤新)

第三,操碎了别人的心肝(总想着别人怎么怎么样,忘了最重要的自己要怎么样)

可以说,这些影响注意力和专注的的大坑,我们都应该避开。

三. 如何避免虚假性学习

1. 相信自己,并创建心理表征

这似乎看起来是一句套话,但是确实有它的道理。其实就是做一件事情之前,你要相信你可以把它做的很好。

我们常会听到:“某人对于某件事情很有天赋,我真的没有办法和他相比。”之类的话。其实说这种话的人第一是贬低了自己,第二是完全无视别人的努力,似乎能把某件事做好的人只是因为他有那份天赋而已。结果这句话最终会成为一种“自证预言”,他永远不可能做的比别人好。

最近很火的一本书《刻意练习》中讲到这么一件事:有一次,NBA史上最伟大的三分射手雷阿伦接受采访时,记者说他是天生的三分王,雷阿伦回答说:

我和身边的许多人围绕着这个话题争论过。当人们说,上帝赋予我杰出的禀赋,让我在比赛中完成漂亮的三分跳投时,那真是气死我了。我告诉这些人,‘不要低估我每天付出的巨大努力。不是一天两天,是每一天。问一问我曾经的队友,哪个人在投篮训练时最为刻苦。他们的回答一定是我。

其实不只雷阿伦一个人,包括现在NBA最炙手可热的球星史蒂芬-库里,很多人都说他有着他父亲绝佳的天赋,所以才能有着如此惊为天人的表现。但是如果这个观点是真的,那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同样继承了其父亲基因的塞斯-库里前几年却在NBA连球都快打不上了。

《刻意练习》这本书最好的地方在于:其一、它打破了所谓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因为如果你看一万小时美剧,你也没办法说一口流利的美语。嗯……除了能记住一些以F开头的骂人的话);其二在于它在书中举了诸多例子证明了所谓的天才只不过是训练之下的产物。

我并不是想全部否定基因(所谓的天赋)对人的影响,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因的作用并不太大,它或许只是让你记忆力更好一点,理解的更快一点,或者只是让你更好奇一点而已。

所以,相信你自己——这是要学习一件事最基本的前提。接下来就是在不断的练习中创建心理表征了。

心理表征是一个专业名词,我给你举个例子或许你就能明白。

在我还读高中的时候,有一天在做一个数学题,无论怎么想都解不开,我去求教数学老师,老师看了两眼就拿起笔来做,我在旁边看着,老师解完题之后我发出了一声“喔~!”的感叹。因为解题用到的原理我都会,但是当时我就没有想到解答这一题的时候是要用到这个原理。

无独有偶,在我做了老师后,经常有学生拿着语法问题来问我,我看了下(甚至有时候还没有读完)就已经完全了解这个问题,开始给学生讲解这个问题,讲完后学生常常也会说“喔……都学过啊!怎么没想起来?!”

心理表征就是一种监测和检查你的学习有没有出问题的心理机制,假如哪里出了差错,你马上会有一种“嗯?事情不对!”的感觉,它可以是你的学习更加高效。这是在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中所锻炼出来的。

那么,如何锻炼呢?

2. 跨出舒适区,保持专注并持续不断的学习

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其实人是不喜欢思考的。因为思考往往是缓慢、费力且不可靠的。因此我们大多数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我们经常做的事情——因为这些都不需要思考。

而人却又是具有好奇心的,它促使我们去了解一些事物,因此又必须要思考。假如我们能够解决某个问题,我们会从其中获得成就感。但是如果这个问题完全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我们没有办法解决,则会让我们失去探索的乐趣。

因此,如果我们的学习和训练只是超出我们能力范围一部分的话,我们既可以去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又可以获得成长或者是掌握新的技能,同时扩宽了我们的舒适区,下次再遇到同样的问题就会变得十分简单。接下来,你就需要去寻找你现在的舒适区之外的练习了。

如此持续不断的学习,是成长的基础。如果你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停止了,很有可能你的舒适区又会缩小到你原来的水平,甚至更小。下次想要再来,你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任何一个半途而废的人,都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长的。

正如我们上文所说,学习的时候如果不专注,那只是“虚假性学习”而已,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因此必须要保持专注,而网络是大部分人精力被分散的重要原因,所以对于一个自制力不强的人来说,学习时断网甚至关机都是必要的。相信我,你真的没那么多不接就会死的电话。当然,还是建议你先和你的老婆或女朋友提前打好招呼,毕竟如果没接到她们的电话,这个结果……你懂的……

其次,番茄时间也是一个可以锻炼专注力的工具。刚刚开始时可以设定闹钟,每学习十五分钟就休息五分钟,随后慢慢的把学习的时间延长,你的专注的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理论上来说,在不断的跨越舒适区、不断的专注学习之后,就可以获得不断的成长。但这只是理论上而已,因为你会在途中遇到各种障碍。

3. 遭遇平台期,寻求好导师少走弯路

减过肥的人都知道,在初期顺利的减了一些脂肪之后,会有一段时间无论你怎么努力,体重都是不变的,这就是所谓的“平台期”。这时如果有经验的人就会告诉你,‘不要放弃,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同样的道理,你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会获得一定的提高,但是到了某一个阶段,你自己就很难再获得提高了,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一位好的导师的重要性,他可以根据他的经验来指导你跨越平台期,并且帮你少走很多弯路。这也就是为什么,请了私教的人健身效果比只是去健身举举哑铃跑跑步的人要好的多的原因。

好的导师,我认为他必须要在这个领域的能力高出你一倍甚至更多,这样才能确保他是有实力到达他的能力领域,而不是运气好而已。

如今网络发达,请一个好的导师不是太难的事情,当然这就看你觉得你想要学习的这个东西到底值多少钱了。

结语

2016年有一部纪录片——《地球脉动》,我认为这是近几年来最好的记录片,这是一部不用1080P看就是犯罪的影片,无论是它的拍摄内容、手法、故事性,都是世界顶尖的。


地球脉动

如果说它的前六集是用完美的镜头来展现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不同生物,让人赞叹造物主的神奇。那么它的第七集——拍摄的花絮——就是给我们记录了世界顶尖的记录片是怎么样拍成的:长时间的等待、不断的失败、低温的威胁、高温的炎热、甚至会有失去生命的危险……

它更加证明了,任何的伟大和成功,都是需要持续不断的付出与努力。想要随随便便就拍成世界顶尖的记录片是不可能。语言的苍白真的无法形容我看到这部片子的感动,所以真的推荐你去看一看。

看了这篇文章后,希望以后你不会再说,“某人对于某件事情很有天赋,我真的没有办法和他相比。”之类无意义的话了。多去关注他人成功背后的努力来激励自己,这才是有意义的事情。

愿你不断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