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利于创新的七种思维模式

 龙点书院 2017-01-23

  邱海洋


  中国未来经济的出路,乃至全球经济的出路,终归只有一个,那就是创新。然而,当前社会上却流行着七种不利于创新的思维模式,分别是:

  回顾型思维多,前瞻型思维不足;

  弱者思维多,强者思维不足;

  后退型思维多,进取型思维少;

  模糊思维多,精确思维少;

  小平衡思维多,大突破思维少;

  国内思维多,国际思维少;

  归纳型思维多,演绎展开型思维少。


  一、回顾型思维多,前瞻型思维不足

  尽管我们常讲“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关注回顾过去、怀旧的多,关注未来、思考预测未来的前瞻性思维少。

  表现之一:国产的历史剧、宫廷戏多,科幻片少,观众看到的科幻片大多产自美国。居安思危、“杞人忧天”的精神是十分宝贵的,如果一个民族没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思维,只是一味留恋宫廷戏和权谋术,是很难创新的。

  表现之二:过分强调遗产价值,以怀古代替奋斗。当遗产濒临传承危机的时候,开展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绝不能止步于遗产,不能永远在“遗产”层面做文章。遗产只是存量,如果只讲遗产,那么今人的东西在哪里,增量从哪里来?


  秦始皇兵马俑

  继承是对前人尊重,是对历史负责;创新则是对时人和后人关爱,是对未来负责。继承是“为往圣继绝学”;创新,不能说是“为万世开太平”,应当是“为后世开太平”。

  表现之三:神话祖先多,赞誉今人少。经常有这样的现象,老爹活着的时候,不怎么能干,儿子也不怎么孝顺。一旦老爹去世,儿子大办丧事,大吹老爹,说他爹多么多么牛,他爹一下子伟大了起来,变得高大伟岸!这就叫“人死成虎”。武术界,经常听人说起师父多厉害,师祖多厉害,自己村里有个老汉多厉害。说自己多么厉害的反倒不多。即使明知自己爹不行,自己师父功夫一般,也绝不愿承认,一旦被别人揭穿,心灵简直就崩溃了,瞬间失去了精神源泉。

  中国人的崇拜,一是天神,二是祖先,三是日月山川自然,四是鬼怪。直至今天,这种状况仍然没有完全改变。国人的祖先崇拜表现在习惯于吹嘘祖先多么厉害,祭坟拜祖,幻想祖先保佑。其实自己的爷爷当初也不过是几亿人中的一个普通农民而已,连温饱甚至都没有解决,稀松平常得很,死后怎么就能神通无比呢?

  不愿讲活人的贡献和成就,不愿传播当代伟人的思想,而是夸大祖师先人的成就,神话古人的思想;活人不努力创新,而是躺在祖先的遗产上做“啃老族”;自己写的好文章不敢属自己的名字,而要“伪经”属上孔子、孟子、张三丰的名字;人活着的时候不重视,而在他死后歌功颂德,人死为大,活着受气、死后封神……凡此种种,都是不尊重现实、不尊重历史、不尊重人的表现。

  表现之四:关注死人多,关注活人少。关注人,最应该关注活着的人,而不应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神或者死去的人身上。孔子是一位人文主义者,讲究以人为本,提倡仁爱。他反对殉葬,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但是,孔子在人文主义方面又是不彻底的,他非常重视祭祀。后世的中国人往往重视死后墓穴的修建,很多皇帝刚登基就张罗着修陵墓,中国伟大的建筑、财宝很多是在地下,而不是在地上。

  据说号称“行书第一”的王羲之《兰亭序》,就因殉葬唐太宗李世民而长眠于地下。真迹陪伴着死人,活人看到的只能是摹本。话又说回来,如果活着的人心中没有爱,真迹即使不被埋葬,也会如阿房宫一样烟消云散,难以久存世间!


  王羲之《兰亭序》

  应当说,我们在正视现实、客观记载分析现实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对活人的关怀也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关注活人,不在意现实和现世,就不可能爆发出勃勃的生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为什么出现了大量表现人体的绘画与雕刻,其文化内涵是什么?答案是,借助于展现赤裸裸的人体,坦荡荡地揭示真实的人性,让人类的目光从天国返回俗世,从聚焦于神回到聚焦于人本身。重新发现人,重新研究人,研究人体、人性的优点和缺点。


  油画《最高法院与名妓的身体》

  画家只是从自己的领域表达对人的关注,同时,音乐家、医学家、科学家、工程师、政治家和其他社会各界也都纷纷从各自的领域关注人,分析人的需求,进而根据人的需求,进行“供给侧改革”,最后形成了社会的整体繁荣。


  二、弱者思维多,强者思维不足

  具体表现是,同情弱者的怜悯恻隐之心多,理解追随强者的随喜之心少,不仅不理解追随强者,甚至打击强者。

  恻隐之心,源自孟子对人性的分析。孟子讲人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基础。见到弱者,产生同情恻隐之心,在广大的中国人中并不十分欠缺。

  随喜之心,据说是源自佛家的普贤菩萨,含义是见他人行善或离苦得乐,随之心生欢喜,简单说就是见到别人欢乐,随之欢乐。佛家提出随喜之心,是一种很高的心灵境界,随喜可以对治嫉妒心,对治“羡慕嫉妒恨”。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缺乏恻隐之心,见到他人的不幸,都愿意帮助,难的是见到他人欢乐,而一同欢乐;见到强者,是否愿意追随强者。从这个角度讲,佛教的随喜之心,高出了孟子“四心”的分析。

  以武术为例,当师父见到徒弟功夫长进,甚至超越自己,能否随喜?同门之间,见到师兄弟功夫长进,能否随喜?若不能随喜,则不能共同进步,武术必然走向衰落!

  强者因为不被理解和认同,不被追随,甚至惨遭打压,坎坷重重,而不得不变得“低调”,当整个民族都“低调”的时候,哪里还有铁骨铮铮的血性汉子?谁来创新?伟大复兴靠谁,勇往直前靠谁?


  三、后退型思维多,进取型思维少

  如果国人每天都在喝“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太执着”之类的心灵鸡汤,什么时候能实现产品质量的进步呢?为什么不讲“勇猛精进”呢?在科技等诸多领域,恰恰是“进一步海阔天空”。


  如果个体的人都常想“退一步”,整个民族又怎能进步?如果真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的民族还追求进步干什么,全人类还追求进步干什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终究还是为了要“进一步”的。

  一个民族深陷某种错误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模式,久而将不知其谬也!


  四、模糊思维多,精确思维少

  “难得糊涂”,这又是一句古老的、不利于创新的心灵鸡汤。创新需要精确思维,需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需要细节的展开,而这方面恰恰是中国人的短板。要创新,必须要认真。技术进步,就是要在针尖儿上下功夫,要在细微的术中发现道,在道的指引下发展术。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显得古板苛刻,而不被接受,糊糊弄弄的人反倒得势,这是不合理的现象。

  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宋儒解释为“过犹不及”“中立而不倚”,凡事都要恰当适度。中庸,就是完美,相当于英文的“Perfect”。朱熹对中庸的最好解释就是“闭门造车,出门合辙”。辙是指车轮轧过的痕迹。关起门来制造车辆,拿出去使用,就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完美匹配,不多不少刚刚好。中庸之道,本是精确而不是模糊,是认真而不是糊弄,绝对不应曲解。

  在模糊思维下,只会有庸人,不会有英才;只会有通俗,不会有经典;易产生次品,难生产精品。供给侧改革,最终最终还是要表现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上,表现在我们的产品更好、更人性化,表现在国产马桶质量要超过日本造的。


  五、小平衡思维多,大突破思维少

  在思想深处,很多人惯性地喜欢小平衡,即使是很多大领导、甚至“领袖人物”的讲话,也是左说说、右说说,貌似天衣无缝,其实是没有方向和重点,谁都不得罪而已。

  创新性的突破,需要打破低水准的平衡,打破小格局的平衡,在实现高水准的平衡之前,必然会有一个失衡的阶段,这就好比汽车启动时人们会后仰、刹车时会前倾一样,突破之时各个方向的力必然是不平衡的,必然要有一个方向的力强大。

  孔子绝不是一个不讲原则的人,否则他也不会千辛万苦地周游列国了。孔子把“和稀泥”的人称为“乡愿”,批评说“乡愿,德之贼也!”在真正的儒家看来,当正义的天平严重倾斜的时候,矫枉过正、力挽狂澜于既倒;当速度太慢、趋向落后的时候,当仁不让、奋力拼搏、激流勇进,都是中庸的表现。

  创新,需要“一根筋”,需要“一条道走到黑”的“缺心眼”精神。在小平衡思维模式下,人们只会原地转圈圈,不可能超一个方向突破,不可能勇往直前。因此,毛主席当年反复讲“砸烂坛坛罐罐”“不破不立”。而打破低水准的小平衡,需要魄力和勇气!谨小慎微,担心任何失控,就好比小脚女人,是难以形成创新局面的。


  六、国内思维多,国际思维少

  相对于我们的信息传递和交通而言,世界越来越小。要创新,不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必须要在世界大背景下进行,要容纳全球的智慧并接受全球智慧的检验。按照过去的习惯,我们是从中国的视角看世界,今天确有必要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睁眼看世界了,但是,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国人对世界历史十分模糊,对世界发展茫然无知。因此,不能正确认识世界的发展趋势,不能正确评估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不能正确评估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很多人没来由地盲目自卑,因为没有真正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还有很多人想当然地骄傲自大,动辄夸耀我们的爷爷的爷爷多么牛,而不知道别人的爷爷,譬如说今天七国集团(G7)的爷爷的爷爷也非常牛。


  七、归纳型思维多,演绎展开型思维少

  听国内诸多领导的总结讲话,会被他们言简意赅、掷地有声、气势磅礴的归纳所折服。但是,几句“高大上”的空话,表面上很有气势,实际上于民生进步补益不大。归纳的好处是便于快速抓住事理的本质,但是,必须认识到归纳方法有其局限性。

  归纳的局限性在于:本质无法代替“实相”,概念不能代替实物,民生更多需要的是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商品,而不仅是“商品”这个概念和对这个概念本质的把握。正如“花”的概念,不能代替五彩斑斓的真实的花;我们是有个性的大活人,而不仅是抽象的“人”之概念。就现实世界而言,不是“诸法空相”,而是“诸法实相”。世界因差异而精彩,如果只知道把万紫千红、各不相同的花,简单地归结为“花”,再把“花”武断地归结为植物,把“植物”归结为生命,把“生命”归结为物质……,世界将复归于死寂。


  诺贝尔(Phrad Benhard Nobel 瑞典化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军工装备制造商,炸药的发明者)

  本和末二者不能替代,本不能代表末,本质不能代表形式和表象。不仅要抓本质,追求原理突破带来的群发性创新,也要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在形式、表象和功能上认真做文章。有句话叫做“大道至简”“至道不繁”,这本是正确的,这就好比牛顿的三大定律,非常简单,却用来解释整个世界。但是,“大道至简”往往成为生活中懒人“懒省事儿”的理由,成为不学无术者、逃避思考者和不能推演者开脱自己的理由,成为经典通俗化的开始,成为滥竽充数者的托辞。必须清楚“道可简,术不可简”。在牛顿三大定律的基础上,必须演绎出众多具体的技术,才能真正造福人类。不能只主张“为道日损”,而忘了“为学日益”。


  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发明家、企业家,一生有两千多项发明,一千多项专利)

  抓住本质是一种能力,化生万物是一种更高的能力。“生”,是《道德经》中最伟大的动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一个是演绎展开的过程,是一个比归纳总结更加伟大的过程。

  以上七种思维模式,不是中华民族青春期的思维,仿佛是暮年的思维。思维迟暮,则民族迟暮;思维年轻,民族才会青春焕发。创新需要青少年思维,如果我们抱守这些暮年思维模式,中华民族将沦落为不善创新的民族!

  邱海洋,法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著名的武术科学、武术国学研究者,武术科学化、现代化的积极倡导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