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勇是怎样炼成的?(一)

 龙点书院 2017-01-23

勇是怎样炼成的?(一)

                              ——宾卑聚梦中受辱



作者:邱海洋

摘自即将出版的《中国武学》




宾卑聚梦中受辱


《吕氏春秋》中讲述了一个极端捍卫武士个人尊严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名叫宾卑聚的游侠,因梦中受辱而自杀。

齐庄公时,有一位勇士名叫宾卑聚。一天,他梦见一个衣着华丽的壮汉对他厉声呵斥,还在他脸上吐了唾沫。醒来后,他非常窝火,找来朋友说:“我自幼好勇,60岁了从未受过挫败和欺辱,如今倒在梦里被人侮辱。我必须报仇,报不了仇就不活了。”于是,他每天在街上找那个梦中人,找了三天没找到,回来自杀了。《吕氏春秋》评价说,此人的行为未必正确,但精神是可取的。



心理分析

对于宾卑聚的自杀,我们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心理分析。宾卑聚梦中受辱,未能在梦中进行有效的抗争,醒来后,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往深层次里追问自己究竟是不是勇士,难道说自己本质上是一个怯弱的人!

梦境中怯弱的行为,逼迫他重新认识自己。作为一名自少好勇,名扬天下的资深勇士,他发现梦境中出现的深层次自我,与自己的勇士信仰并不统一。在勇士的光环背后,自己还深藏有内心深处的些许怯弱。梦中的自己究竟是慑服于对方的威武,还是对方的富贵?

本以为无所畏惧,突然发现恐惧感并没有真正被化解、克服,只不过被封存在潜意识中的某个地方而已。心理的弱点在梦境中的突然显露,令他震惊。反省之后基于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又产生了更强烈的恐惧感。自己原来修炼不够,还算不上是真正的勇士!这令他沮丧,无地自容,令他无法正视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于是选择了自杀。



勇士心理教育

这个故事反映出,吕不韦主持编篡的《吕氏春秋》,在当时已经对“勇”展开了心理分析,对武士进行了心理教育。或许在吕不韦看来,每一个勇士都应当追问自己:


你在群处的时候、集体行动的时候勇敢,而当你独处的时候、一个人的时候是否依然勇敢?你在清醒的时候勇敢,在睡梦中是否依然勇敢,内心是否足够强大?你的勇敢是否贯彻到了灵魂的最深处?当你认识到自己怯弱的时候,是否有勇气承认和面对?


宾卑聚的怯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他的勇敢没有贯彻到灵魂的最深处,恐惧感在睡梦中表现出来;其二,他的恐惧感源自对手的威武和富贵,宾卑聚达不到“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境界;其三,宾卑聚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弱点,没有否定自我的勇气,没有推倒重来的勇气,没有凤凰涅槃的勇气。选择自杀是以死逃避,主动放弃了进一步完善自我、浴火重生的机会。


由此可见,秦国之所以能并六国而吞八方,席卷天下,统一华夏,不仅是因为秦军战斗力的强大和秦国变法之后制度的强大,更是与《吕氏春秋》这部号称“一字千金”的巨著所代表的文化强大是分不开的。



邱海洋,法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著名的武术科学、武术国学研究者,武术科学化、现代化的积极倡导者。

齐庄公之时,有士曰宾卑聚,梦有壮子,白缟之冠,丹绩之紃,东布之衣,新素履,黑剑室,从而叱之,唾其面,惕然而寤,徒梦也。终夜坐不快。明日召其友而告之曰:“吾少好勇,年六十而无所挫辱。今夜辱,吾将索其形,期得之则可,不得将死之。”每朝与其友立乎衢,三日不得,却而自殁。——《吕氏春秋·离俗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