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2
说话之道
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感到愉快、也能够给别人带来愉快的人呢?”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很多的人,都无法有这样的觉悟。”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着回答了他的问题:“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的时候,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了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听后,眼睛亮了起来,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是‘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是一时体会不出。我希望可以留着日后慢慢体 会。但这四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怎样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由此可见,换位思考不仅是化解矛盾的良方,还是使自己快乐的奥秘。不过,我们不只要换位“思考”,还要懂得将这个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说”出来,也就是换位“发言”。因为只有认真地表达出来,对方才能够感受到我们的诚意,感觉到我们对他的体谅,矛盾也才能够真正得到化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