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建设报
远大住工第五代集成建筑宁乡“蓝色港湾”项目工地现场 (何贵财摄) 住宅产业化是指住宅产业的现代化,其核心是住宅工业化,住宅工业化的核心是住宅结构部件的工业化。长沙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远大铃木住房设备有限公司。远大工业化住宅集成前后经历了从第一代到第五代的发展过程。 第一代:初具现代钢结构雏形 第一代的工业化集成住宅是远大铃木住房设备有限公司于1999年建成的职工宿舍楼,楼高8层,采用装配式钢结构。该装配式钢结构采用H型钢梁和H型钢柱,梁柱之间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楼承板是通过在压型钢板上部浇注混凝土的方式来制作;内隔墙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内部填充玻璃棉;外围护结构采用轻质成品外墙挂板。 该体系是现代钢结构住宅的雏形,具有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缺点是防火处理较困难、造价较高。 第二代:采用高度标准化模具生产构件 第二代工业化集成住宅是远大铃木住房设备有限公司于2002年建成的日式别墅,是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肋型板住宅体系。该体系采用受力合理的肋型板作为承重墙和楼盖,并以螺栓作为联结,共同组成一个个箱型结构体系,在保证楼盖整体性与墙板之间可靠连接的前提下,该体系具有很好的刚度和整体性,从而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可靠度。 该体系的优点是采用高度标准化的模具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具有简单、快速、高效的特点,缺点是需要进行内装修和吊顶处理。 第三代:一体化集成设计,工厂化流水线生产 第三代工业化集成住宅是2008、2009年先后建成的荷园和麓园。该集成住宅采用一体化集成设计、工厂化流水线生产、工业化支模系统、部品化精装修等方式,精密制造出性能优良、品质可靠的全装修成品住宅。 远大麓园作为国家住宅产业化示范项目,采用远大第三代集成住宅制造技术及产品方案,在住宅的整体性能、建造质量、居住舒适度、可靠性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提升。 第四代:进一步引进国外工业化支模系统 第四代工业化集成住宅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在都江堰建成的灾后重建样板楼。该体系是在第三代工业化集成住宅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引进国外的工业化支模系统,并大胆尝试采用预制外墙挂板作围护结构,同时完善了室内工业化精装修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