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归纳最后一讲~~ 语句赏析类 提问方式:请以本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等角度加以赏析。 答题模式:语言特色+表达效果。 必备知识——语言特点的常用术语: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2)平淡,或称质朴,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采用白描手法,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绚丽,具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明快,用语直接、明朗、爽快。 (5)简洁,用语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6)含蓄,意在言外,不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节选自2009年湖北卷《书房的窗子》) 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因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种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清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问:本文语言典雅,请以本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赏析。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精美语段的赏析。题目中已给出了赏析的角度,考生在平时复习中,应注意多阅读一些美文,多角度去体味精美语言的优美之处。作答时,注意结合具体语句或词语分析鉴赏。 答: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具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或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与“清淡”,“敞开”与“隐约”,“中午的骄阳”与“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语并举,使语言繁复而典雅)。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显得整齐、工整、典雅。(或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 人物鉴赏类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或分总)的模式来回答。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并结合文本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并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必备知识——解答此类题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 ①重视文章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③人物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每个人的身上都鲜明地体现着时代的烙印。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 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探究拓展类 提问方式:你是如何理解本文的?或请结合文章简要论述你对……的看法。 答题技巧:坚持文与评紧密结合的原则,忌离开文本意义而漫无边际地评价,同时要有鲜明的观点,并条理分明地表述出来。 至此常考题型都归纳结束了。附上另外3讲,方便童鞋们系统温故: 【语文提分技巧】现代文阅读 (篇章结构) 【语文提分技巧】现代文阅读题型归纳 2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语文提分技巧】现代文阅读题型归纳 3 (修辞、人称、词句含意)
大家新年好!2017年1月24日—2月5日春节放假期间,由于微信平台对信息保留的时间限制,帮帮可能无法及时为大家答疑解惑,不便之处还望各位童鞋予以体谅!假期过后,新一年里,帮帮还会在这里继续陪伴大家的。 |
|
来自: 昵称39588511 >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