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这些,你才会明白《降临》为何被称为“神作”

 冬日彤 2017-01-23

读懂这些,你才会明白《降临》为何被称为“神作”

《降临》海报

《降临》似乎遭遇了两极分化的评价。有人说它实在是太棒了,年度最佳科幻电影。也有人说它实在是太无聊了,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在看什么。

影响观众看法的既有影片略显人文化的电影美学呈现,也有糟糕的中文字幕翻译。

鸟哥已经不想吐槽这个翻译的,简直一塌糊涂,在很多场景里非但没有讲清楚故事情节、反而画蛇添足、把情节搅乱得让观众一头雾水。

比如,直接把“袋鼠”直接音译为“坎格鲁”(好像是翻成这个了),鸟哥心中只有一个大写的“服”!

读懂这些,你才会明白《降临》为何被称为“神作”

影片讲了个袋鼠的趣闻,结果翻译没翻出来!

托糟糕翻译的服,鸟哥现在把这个后来被证实是瞎编乱造的趣事再说一遍:1770年,库克船长抵达澳大利亚昆士兰海岸,遇上当地土著后,船员指着一种身体袋囊里揣着幼崽跳来跳去的动物问“这是啥动物”,土著回答“kanguru”,于是后来西方人就把这种动物叫做“kangaroo”,也就是“袋鼠”(还是中国人聪明,直接按特点命名)。但后来西方人才发现,“kanguru”在土著语言中的意思是“你说啥来着”。

又比如,影片女主角露易丝的女儿叫汉娜(Hannah),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Hannah这个词顺着读写倒着读写都一模一样。

读懂这些,你才会明白《降临》为何被称为“神作”

顺看倒看都一样的Hannah

露易丝正是在学习外星语言、思维模式发生改变之后才特意为女儿取了这个名字。但影片对这一含义压根就没有翻译,简直不可饶恕。

再比如“depart”这个词。影片翻译成了“分裂”,但它真实的含义是“离开”。于是,我们看到字幕上写着“从它们分裂开始”,但这句台词的真实含义是“从它们离开开始”,“它们”指的就是外星人飞船。

言归正传。

外星人降临地球,看到这七个字,许多观众的反应或许是《独立日》、《黑衣人》、《世界大战》、《洛杉矶之战》等等动作类科幻电影。

读懂这些,你才会明白《降临》为何被称为“神作”

《独立日2》&《黑衣人》&《世界大战》&《洛杉矶之战》

但《降临》完全不属于这类以人类大战外星人为主题的商业大片,甚至不同于《阿凡达》、《星际穿越》这些兼容人文思想与宏大场面的影片。

读懂这些,你才会明白《降临》为何被称为“神作”

《阿凡达》&《星际穿越》

《降临》的人文气息更浓厚,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E.T.》、《第三类接触》、《超时空接触》、甚至《天兆》、《2001:太空漫游》。

读懂这些,你才会明白《降临》为何被称为“神作”

《E.T.》&《第三类接触》&《超时空接触》&《天兆》&《2001:太空漫游》

话说《2001:太空漫游》要是在我国上映,也必然是两极分化,肯定有不少观众觉得它闷和无聊,甚至没看完片头那十几分钟的猩猩戏就会提前离场。

我们必须脱离平日的思维模式、完全沉浸于影片的世界才能真正欣赏《降临》这部电影。

《降临》是一部镜头语言暗藏乾坤、颠覆思维模式的影片。

之前的影片宣传标语大多使用“烧脑”二字。但“烧脑”二字其实不大准确。它并不要求我们“烧脑”,它要求我们完全切换到一个我们从未经历过的思考模式。

但是,这种转变,并非每个观众都能接受。

读懂这些,你才会明白《降临》为何被称为“神作”

露易丝的思维模式就在语言学习中改变了

《降临》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思维模式和意识形态。

更关键的是,影片在叙事模式、场景、镜头等不同方面不断强调这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意识形态。

在了解这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意识形态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人类自己。

人类的思维

影片中提到的萨丕尔-沃夫假说提到:人类的思考模式受到其使用语言的影响,因而说着不同语言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的语言是线性的。无论中文英文,抑或其他语言,我们说话永远是一个字眼一个字眼念出来,我们写字也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绝无一笔写下整句话的可能。

同是线性语言,中文和英文又有区别,因此中国人的思维与美国人或英国人便又不相同。

正因为这种思维差异,很多中国人学英文学了许久还是学不好,只学了层皮毛、结果一张口就是Chinglish。

所以学英文必须得跳出中文的思维框架。

学外星语言则必须跳出人类语言的思维框架。

正因为我们的语言是线性的,人类的思维也是线性的。

我们感知三维空间,第四维的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线性的,过去永远不会回来,未来永远在向我们靠近。我们只能看到过去,却无法预知未来。

再来看看外星人“七肢桶”(影片字幕翻译为“七肢怪”,这里仍然沿用原著的译法)。

七肢桶的身体结构

“七肢桶”是非线性的。更具体一些,它们是“对称”而“环状”的。无论从它们的身体构造还是文字系统,这种“对称”与“环状”都显而易见。

读懂这些,你才会明白《降临》为何被称为“神作”

影片中的七肢桶

或许“七肢桶”在影片中“犹抱琵琶半遮面”,无法一睹真容,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原著的描述:

外星人有七根长肢,从四周向中央辐辏,轴心处挂着一个圆桶。整个形体季度对称,七肢中任何一肢都可以起到腿的作用,同时任何一肢也都可以当做手臂。

它的七肢上没有明显的关节,解剖学家推测它们可能直接由脊柱支撑。不管支撑结构如何,七肢桶们靠它们的七肢活动自如,惊人地轻畅流利。七条皱巴巴的肢腿上是“躯干”,稳稳当当,像艘气垫船。

七肢桶的身体周围排着一圈眼睛,共有七只,没有眼皮。它走到刚才从那里进来的门口,发出一声短促的、像溅水声似的声音,接着又回到视镜里的房间中央,后面跟着另一个七肢桶。这一系列动作中它根本没有转身。真怪,但完全符合逻辑:它身体各个方向上都有眼睛,任何方向对它来说都是“正前方”。

看到了吧?“七肢桶”的身体构造就是对称、环状的,在它们的概念里没有前后左右。

这种“对称”同样体现在它们的文字当中。

七肢桶的文字

“七肢桶”有两套文字系统,语言A是口语,语言B是书面语。

语言A是线性的,“七肢桶”也不可能同时念出好几个字来组成一句话,必然是一个字眼一个字眼说出口。

但语言B完全不同。影片更多呈现的是语言B。在原著中,它被叫做“七文”。

读懂这些,你才会明白《降临》为何被称为“神作”

七文

原著中,露易丝和伊恩(原著里的名字叫盖雷)对七文的描述是这样的:

它们的句子书写起来不是一个一个挨着排,各自独立,互相有个区分,而是将组成该句的每一个字结合到一起。为了方便结合,它们旋转这些字眼,或者对字眼做出种种变形。

不管一个字怎么转来转去,它们读起来都一样方便。它们的身体构造极度对称,不知这跟它们的文字有没有关系。身体没有前后左右可言,文字可能也是这样。

影片对这段描述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还原。七文是环状的,没有前后左右,你可以顺时针看也可以逆时针看,哪怕转动几度也不会改变文字的含义。

而环状是最完美的对称结构。

如果你觉得七文很玄乎,那鸟哥告诉你,其实我们也会用到同样类型的文字。

比如:

读懂这些,你才会明白《降临》为何被称为“神作”

禁止吸烟

这是个我们一目了然的符号,对应我们的文字就是:禁止吸烟。

许多符号都属于这种靠图像传达信息的类型,这些符号被广泛用于音乐、数学、物理等专业领域。

七文也同理,一个符号包含了所有要表达的意思。

当然,七文比咱们用的符号要复杂得多,“七肢桶”能够会把一段文字完整地浓缩到一个环状符号里。

七肢桶的思维 VS 人类的思维

回到萨丕尔-沃夫假说,语言影响思维。既然身体构造和文字都是对称、环状的,“七肢桶”的思维模式自然也受其影响。

尽管生存在同一宇宙中,但人类与“七肢桶”对宇宙认识的出发点完全不同。

比如原著中提到的光折射实验。

读懂这些,你才会明白《降临》为何被称为“神作”

光折射

黑线是光实际走过的路径,从空气中的A点来到水中的B点。

根据我们的理解,折射是因为空气的折射率与水的折射率不同,导致光在行进中改变了方向。

但“七肢桶”可不这么理解。

按照“七肢桶”的思维,光沿黑线走就能以最快速度从A到达B。

再来看红线和蓝线。

红线路程最短,但光在水中要走的路程更长。由于光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慢,因此光在水中的耗时会更长。结论就是:如果沿红线走,虽然路程更短,但耗时更多。

蓝线路程中,光在水中要走的路程最短,但整条路线太长,因此耗时仍然比黑线多。

所以无论怎么看,黑线都是最佳路径。

这里就涉及到费马原理。在费马原理中,光在任意介质中从一点传播到另一点时,沿所需时间最短的路径传播。

在我们人类的思维里,光的折射是由于折射率的不同而产生的。

而在“七肢桶”的思维里,光的折射是由于光沿所需时间最短的路径前进而产生的。

人类的思维基于先后与因果的线性连贯,折射率的不同是因,光发生折射是果,折射率在先,光发生折射在后。

我们依照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来感知与阐述事件,一个事件引发另一个事件,一个原因导致一个结果,世界便在这样的连锁反应中由过去向未来发展。

“七肢桶”的思维基于目的,光的目的是以最短时间从A走到B,于是根据传播速度的差异,光选择了一条所需时间最短的路程。

根据原著的说法,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还是一种行动。“七肢桶”的语言是为了让事件如期发生,带有强烈的目的性:

诸如“你被逮捕了”、“我将这艘船命名为...”、“我保证”这些词语,其本身就是行为,仅当发出这些语词之后行为才算完成——话一出口,行动即成。对于这些行为而言,预先知道会说出什么话并没有什么关系。婚礼上人人都知道会有一句“我现在宣布你们结为夫妻”,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主婚人说出这一句话。没有这句话,单有其他仪式是不行的。对于述行语词而言,说话就是行动。

对于七肢桶来说,所有说出口的话都是行为性的。它们所说的话不是用来交流思想,而是用来完成行动。无论什么对话,七肢桶全都事先知道对方会说些什么,这是事实。但为了让它们所知的对话变为真正的事实,对话仍然必须进行。

“七肢桶”意识“同步并举”(原著所言),它们感知所有事件,并按所有事件均有目的的方式去理解它们。

原著的描述是:

七肢桶凭直觉知道,物理属性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属性才有意义可言,比如“作用量”或其他我们人类需要用积分公式描述其定义的物性。这些属性用目的论加以解释最便利:对事件作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便会发现,这些事件本身具有某种要求,某种目的,比如最长时间或最短时间。对于一个事件来说,只有当它事先便了解自己的初始或终结阶段,才能达成它的目的。事先便知道“果”——先于“因”的启动便知道。

这种描述性文字是很难被改编成镜头语言的。因此,《降临》没有正面交代“七肢桶”的思维模式,而是从露易丝的角度出发,希望以露易丝的思维改变来帮助观众理解“七肢桶”的世界。

露易丝在学习七文的过程中,七文对她的思维产生了影响。

于是,露易丝开始看到自己的未来。在《降临》中,这些未来被拆分成零散的片段,穿插于整条主线当中。鸟哥会在后面继续讲解影片对这一部分的绝妙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看到自己的未来”并非我们常说的“预见”。这是露易丝在了解七文原理、领悟“七肢桶”思维模式之后的“进化”。

露易丝不是预言家,她只能通过这种独特的思维模式去感知自己的未来。

自由?宿命?生与死?

我们常常问:如果我知道这样做会导致某个结果,我还会这么做吗?

我们也常问:如果我能预见未来,我会去防止某些事情的发生、或挽回某些事情吗?

能够感知自己未来的露易丝所作出的选择是“我知道这些会发生,但我仍然这样做了”,其结果就是女儿去世、留她独自承受伤痛。

伊恩没有“七肢桶”的思维,自然不明白露易丝的选择,因此他勃然大怒,离她而去。

你或许会问:她明知道生个女儿会得病去世,为什么还要生下来?

这就好像问:我明明是要死的,为什么还要出生并活着?

所以,我们的宿命是注定的吗?我们是否拥有足够的自由去改变命运?

我们人类当然怀揣着这样的思想。

但“七肢桶”不会问这些问题。它们是非线性的目的论者。它们不关心“是否应该存在”,它们只关心“为了何种目的”。

按原著的说法:

七肢桶无法用我们所理解的“自由”或“受约束”来描述。它们既不是怎么想就怎么做,也不是毫无能动性的机器人。七肢桶意识模式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们的行动与未来事件相合,而且在于它们的动机与未来事件的目的相统一。它们行动,使既定的未来成为现实,也使事件有了先后顺序。

自由并不是一种虚幻的假象,在先后顺序模式的意识中,它的的确确是真实的存在。在同步并举式的意识中,自由这种观念却没有多大意义,但同时也不存在“被迫”。

它们为何而来

观众最一头雾水的地方可能是“七肢桶”来自何方、它们为何会出现在地球。

影片海报上的宣传标语就是“它们为何而来”。

读懂这些,你才会明白《降临》为何被称为“神作”

《降临》海报

首先说“从何而来”。

原著里写得还算清楚:

七肢桶居住的行星有两颗卫星,一颗比另一颗大得多;行星大气的三种主要成分分别是氮、氩和氢;行星表面的二十八分之十五为海洋所覆盖。

只是不知道那颗行星究竟在何处。

对于影片而言,这个问题有些多余,搞清楚“七肢桶”的来历并不是影片的主旨,涉及太多反而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因此,影片弱化了这个问题。

至于“为何而来”,这是我们在人类思维模式下所问出的问题。

原著的描述是:

我们始终没有弄清七肢桶为什么离开,它们为什么来到地球,也不明白它们为什么像这样行事。

站在“七肢桶”的立场上,这个问题压根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正因为没有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的概念,正因为能够感知未来,“七肢桶”认为每个事件都有必然性并理解这种必然性,因此它们根本不会产生“为什么”的问题。它们所考虑的永远是“为了什么”。

因此,对“七肢桶”而言,“为何而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必须在此时此刻到地球上走这一遭,因为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件、是它们必须作出的行为。

了解到人类与七肢桶的思维差异后,我们再讲讲影片本身。

为了展现“七肢桶”的身体结构、语言特点和思维模式,《降临》多次暗示或强调了“环状”这个概念。

影片的叙事模式

与原著相比,《降临》添加了不少内容以增加戏剧效果,比如“武器”一词、中国的商将军、以及全球一系列军事行动。在原著中,这些都不存在。原著只专注于露易丝和她对“七肢桶”语言的学习、以及她如何通过学习感知到未来。

尽管加了许多小说外内容,但《降临》还是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原著精髓。

影片融合了线性与非线性两种叙事模式。

线性的部分是露易丝研究“七肢桶”语言的情节,非线性的部分是露易丝与女儿的生活点滴。

线性部分的结构非常明确。

首先,一段有关露易丝与女儿的序幕。

接着直接进入正题:“七肢桶”降临。露易丝被军方叫去解读七文。

在第一幕结尾,露易丝和伊恩终于见到了“七肢桶”真容。

第二幕,露易丝不断与“七肢桶”沟通交流,尝试学习他们的语言。直到影片中点,在听了中国与“七肢桶”的沟通方式后,韦伯上校命露易丝必须向“七肢桶”提问:他们为何来地球。

于是,在第二幕后半段,露易丝试图解开“七肢桶”降临地球的秘密。在伊恩的帮助下,露易丝认识到“七肢桶”的十二艘飞船带来了十二组信息,人类必须把十二组信息拼在一起才能明白“七肢桶”的来意。

其中,美国拿到的信息是“offer weapon”,即“提供武器”,中国拿到的信息是“use weapon”,即“使用武器”。

后来,我们会了解到,“七肢桶”所谓的“武器”,其实是“礼物”的意思。

在原著中,人类多次与“七肢桶”交换礼物。

在影片里,“七肢桶”向人类提供礼物,并要人类使用礼物。

这个礼物,就是七文。

“七肢桶”在与露易丝的对话中很明确表示了:露易丝有武器(Louise has weapon),武器开启时间(weapon opens time)。

掌握了七文,便能超越时间,感知未来,洞悉一切。

但事态逐步升级,中国、俄罗斯等相继决定进攻外星人飞船。露易丝只身前往外星人飞船,明白了对方的来意:三千年后我们需要人类的帮助,所以今天我们先来帮助你们。

其实这段来意是电影编剧瞎编的,原著里压根没有提及“七肢桶”的来意。

正如前文所说,“为何而来”根本不重要。

但为了让剧情更顺利地往下发展,并给好奇的观众们一个交代,主创们不得不瞎编一个来意。

第三幕,在最危机时刻,即战事一触即发时,露易丝联系到了中国将军,成功平息了事态。

遭遇外星生命,学习外星语言,阻止地球外星战争,三幕,非常清晰。

三幕之外,片头的序幕和片尾的尾声非常重要,暗藏玄机。

观众在结尾时才会恍然大悟,整部影片也就此构成“环状”结构。

相比清晰的线性部分情节,《降临》的非线性部分有些“散”。

但是,这些非线性部分的片段看似零碎杂乱,实则于精心设计之下有机地穿插在线性部分当中。

举个例子。我们在片头便看到了露易丝和她女儿。但我们第二次看到她女儿是什么时候?

是露易丝学习“七肢桶”语言的时候。

露易丝看到外星人降临的新闻,露易丝被军方接去蒙大拿,露易丝初次接触“七肢桶”...在露易丝学习“七肢桶”语言之前,我们看到了许多事件,但露易丝的女儿从未露面。

直到露易丝学习“七肢桶”语言之后,她的脑海中才闪过了女儿的画面。

这就是影片埋下的伏笔:露易丝所见到的是未来的场景,她能见到未来的原因就是学习了“七肢桶”语言并理解了它们的思维方式。

通常来说,无论是线性叙事模式还是非线性叙事模式,一部电影只采用其中之一,绝不会把两者融合起来使用。

但《降临》把两种模式都用了。

或许你会说片中非线性的部分是闪回(更准确地说是“闪前”),都是相互间没有直接联系的片段,是对线性部分情节的补充,构不成一条故事线。

但是,别忘了原著的小说名称是《你一生的故事》(Story of Your Life),非线性部分非常重要。

读懂这些,你才会明白《降临》为何被称为“神作”

《你一生的故事》小说

这些支离破碎的非线性片段不是线性情节的补充。它们是露易丝在学习外星语言的过程中所亲眼看到、亲身经历的事件,组成了一条有关露易丝、女儿和丈夫的完整故事线,讲明了露易丝与伊恩的相遇与相爱、露易丝生下女儿、为女儿取名、母女间的生活片段、母女对伊恩离开的感受、女儿被诊断出罕见绝症、女儿去世等等一连串生命中的重要事件。

拿“非零和游戏”做例子。如果非线性片段是对线性情节的补充,那么非线性片段必须能推动线性情节的发展。

换句话说,“非零和游戏”这个词应该首先出现在非线性片段中,然后露易丝才在线性情节中说出这个词。

但影片并未如此。

露易丝先在线性情节中听到伊恩说出了“非零和游戏”,之后才在非线性片段中向女儿重复了这个词。

看到没有?线性情节在为非线性部分服务。

换句话说,线性与非线性是相辅相成的。

《降临》以线性情节为主线,辅以非线性片段做层层铺垫,最后激发出情绪的高潮。

通过线性与非线性叙事模式的结合,露易丝的“现在”与“将来”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种呈现方式与“七肢桶”的思维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按照原著的说法就是:

有关未来的记忆好像巨大的拼图游戏的拼板,一块块拼合起来。它们并不依次而来,按顺序拼接,但不久便组合成为长达五十年的记忆。

《降临》正是把露易丝和女儿的故事以非线性的叙事模式一块块拼合起来,和“七肢桶”一样没有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

再从主角角度看看这种融合模式的绝妙之处。

露易丝是影片唯一主角。

读懂这些,你才会明白《降临》为何被称为“神作”

露易丝

按照商业大片的套路,主角必然有行动、情感、心结三条线,至少也会有行动和情感两条。

露易丝的行动线非常明确:学习“七肢桶”的语言,与它们沟通,弄清楚它们的目的。

在影片中,露易丝圆满完成了行动线。

露易丝的情感目标是伊恩。但与原著不同,影片没有直接描写两人的情感经历(原著里滚过床单)。

倒是非线性片段和影片尾声中暗藏了许多有关露易丝和伊恩的故事。

露易丝的心结在片中有两层。第一层是“误导”,影片从一开始就误导观众以为露易丝的心结是女儿之死。第二层是露易丝对脑海中莫名出现的女孩的疑问。

露易丝与“七肢桶”的最后一次见面谈话解决了这两层心结。露易丝意识到那女孩是未来的女儿,观众也意识到第一层心结是误导。

露易丝的行动线布置在线性情节当中。

露易丝的情感线隐藏在非线性片段当中。

露易丝的心结则贯穿线性与非线性两部分。

妙,妙,妙!

影片的镜头玄机

《降临》的镜头无时无刻不暗藏玄机、给出暗示。

电影是镜头的艺术,会看镜头对于观影来说非常重要,否则你永远不会明白导演究竟在暗示什么。

比如片头的这一幕:

读懂这些,你才会明白《降临》为何被称为“神作”

走廊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里用的是有弧度的走廊、而非通常我们所见到的直线型?

还是两个字:环状。

影片早就在开头就向观众暗示了:影片是个环状结构,开头对应结尾,结尾可以直接衔接开头。

这个镜头或许还告诉观众:抛开你现有的线性思维,脑子必须转个弯还能看懂影片接下来的内容。

又比如这一幕:

读懂这些,你才会明白《降临》为何被称为“神作”

登上外星人飞船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登上外星人飞船一定要换个方向?

这个镜头打破了我们惯常的方向感,既象征着我们进入了另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场景,又暗示了“七肢桶”思维模式中对方向概念的弱化。

想起了《安德的游戏》:宇宙中没有水平和垂直,只有上下左右。

而对“七肢桶”来说,干脆连左右也没有了。

读懂这些,你才会明白《降临》为何被称为“神作”

《降临》剧照

《降临》颠覆了我们现有的思维模式,迫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看待整个世界、乃至整个人生。

影片看似平淡,实则如投入心中的石子,引起阵阵涟漪,令人走出影院却仍沉浸在对影片的思考当中。

如果你真正进入到影片的世界,体会到不同思维模式所带来的震撼,你或许不会再问“为什么我在这儿”或者“为什么我活着”这样的问题,你会更加关注“我的使命是什么”或者“我该怎么活”。

看看《降临》,再去读读原著,你会有更多的感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