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 中医师,河北宁晋县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先后师从秦皇岛范氏医宗第4代传人王可贵、河北名老中医赵振兴先生。创办宁晋县李源草医堂中医门诊,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临证形成了“抓脉症、定病机、选主方、配部位引经药”为特色的中医诊疗体系。以治疗疑难病症、烧烫伤、口腔粘膜疾病、小儿反复外感、小儿难治病等为特色。据家传验方整理创立“滋润包扎疗法”用于治疗烧烫伤《共和国名医专家大典》一‘书收载。先后在相关报刊发表学术文章数十篇,整理、编著出版《宋俊生临证得失录》《实用中药炮制功效手册》等中医著作。 1、治头痛,偏寒者用川芎、吴茱萸、白芷;偏热者选菊花、桑叶、蒲公英;偏后脑者用葛根、羌活、炙麻黄;偏前额痛用黄芩、白芷、蔓荆子;偏两侧痛用柴胡、川芎、白蒺藜;偏巅顶痛选藁本、吴茱萸、清半夏;顽固性头痛加僵蚕、地龙、蝉蜕;头蒙、头重、头痛用土茯苓、荷叶;头痛兼见头蒙不清可用少量甘松、羌活;头痛兼见鼻塞者用露蜂房、白芷、辛夷;眼眶疼痛用龙胆草、白蒺藜、炒芥穗。随症用药重在经验积累,功底在于平日之临证。 2、血管紧张性头痛,临床多见于脑力劳动者,或经常长时间与电脑为伴者,往往工作紧张、劳累、少寐后加重。临床用夜交藤预知子汤合柴葛解肌汤治之,疗效确切。 3、巅顶头痛,阴雨证减,日晒加重,冷水洗浴则症减,此为水不涵木所致,用六味地黄汤加藁本治之可愈。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肾阴虚,虚火上饶则巅顶痛,故用六味地黄汤有效。 4、头痛之人治疗勿忘活血化瘀,久痛必瘀;肢体震颤多为肾水大亏,肝血不足,治疗重在填精补髓;面瘫(单纯性),治在祛风,病初祛风通络为主,日久不愈则需气血同治,稍佐祛风之品常收良效。 5、临证若见头痛必吐清涎,胃脘喜暖怕冷者,可用大枣1~3枚去核加生姜切碎入其内,锅内焙焦,冲水当茶饮之,暖胃散寒降浊,头痛即减。若用药调治可从中气虚寒入手,宜用六君子汤加当归、黄芪、木香、炮姜、荷叶、砂仁治之,有良效。 6、赵振兴老中医经验:眩晕证,临床应抓住虚实两端论治。虚者,脾气虚,肝血虚;实者,瘀血湿邪内阻。症见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胸胁涨满,舌暗淡苔白,脉沉弦者,治宜养血舒肝,健脾。方用:仙鹤草30~60g、泽泻40g、葛根30g、当归10g、川芎6g、白术20g、白芍15g、云苓15g、射干9g、前胡9g,本方对内耳眩晕有奇效。若因脾虚,痰饮内停引发眩晕者,症见头晕目眩,如坐舟车,四肢无力,神疲少神,纳差便溏,舌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脉弦或虚无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加葛根40g、泽泻40g。 7、眩晕初作,证属痰饮内阻者可用泽泻20~40g、炒白术20g(泽泻汤)加仙鹤草40~60g治之,效果甚佳。 8、荆芥、防风其性清阳上行,善疏头面风邪;巴戟天益肾,善祛面部游风;路路通味辛善通,祛风活络,畅通血脉,四药加入应证方药中可治疗口眼斜,面肌痉挛,有良效。 9、桂枝、羌活、防风、白芷水煎10分钟加入白酒1两熏洗或热敷患处,可治面部神经麻痹致口眼斜有良效,由对不能服中药者适用。 10、血府逐瘀汤加白芷、天麻、白蒺藜,可治外伤性眩晕有良效。外伤性眩晕,多因跌仆坠损、头脑外伤、瘀血内阻、经脉不畅、清阳不升、头目栄养失调而致眩晕诸症。 11、临床观察发现石楠藤、川芎、天麻、白芷、蔓荆子治头痛有特效。不论和中类型,均可在辨证的基础上应用诸药,头痛即可减轻或消失。 12、治疗老年痴呆的理论依据《内经》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脑为髓海。”“肾藏精生髓。”明李时珍云:“脑为元神之府。”《医学心悟》:“神主智,肾虚则智不足。”常用方为六味地黄丸加黄芪、党参、益智仁等,治则为益肾填精,积精养神。赵振兴老中医经验:熟地、人参、制首乌、女贞子、枸杞相伍,补元气益精髓,固下元,安神益智,临床对老年痴呆可在应证方药中加入上药,久服有效,煎剂效宏。服药时,可用速效救心丸2~3粒为引,疗效更佳。 13、鸡血藤与藁本相伍有活血养血、润肤祛斑之效,面部色素沉积者可在应证方药中应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茯苓、白术、僵蚕、藁本、沙苑子可抑制氨酸酶的活性,促进黑色素分解。临证治疗黄色斑时可参考应用,常常提高疗效。 14、白芷、浮萍质轻上行,善通头面部脉络,二者与桂枝同用有开合面部毛窍之殊功,与五颜六色汤合用可调和五脏,有净肌肤、消面斑的作用。 15、现代药理研究,白芷富含白当归素,虎杖富含白藜芦醇,二药合用,可消面部黄褐斑。 16、临证治疗面部斑点或色素沉积,可用加味四物汤或应证方药基础上,结合具体部位加用适当的药物以提高疗效,如发于额部加荆芥、防风、麦冬、黄连;发于左侧面颊部者可加白蒺藜、柴胡、木蝴蝶、苏叶;发于右侧面颊部者可加桑白皮、花粉、瓜蒌;发于鼻旁或鼻部者可加薏米、白术、苍术、茯苓;斑在下颌部加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仙灵脾。 17、白蒺藜、僵蚕、白芷、菟丝子、木贼草坤草诸药对面部黑斑均有治疗作用,临证可参考应用。苏叶、苏梗、天冬、鸡血藤可行面部,消斑通络临证常用,若结合辨证,收效可靠。 18、夏枯草苦寒辛散,临证应用有清火散瘀结之功。治疗痤疮一病可取20~30g以消散皮下结节郁滞,对结节性痤疮有效,常配伍当归、坤草、连翘、大贝、荆芥、防风应用,结合辨证疗效尚满意,可资参考;野菊花轻清向上,善功面部热毒壅滞;白花蛇舌草清热散结,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有抑制皮脂腺分泌的作用,二药相伍可用于面部油脂分泌旺盛之痤疮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19、黑芝麻300g、何首乌300g、羌活10g、川芎10g共为细粉,每次白开水冲服2~3g,日2次,连用3~6个月有乌黑头发的功效。本方对中老年人有效,长期服用可见黑头发增多。 本文内容摘自《草医堂临证传薪-一位民间中医的实践与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