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创业公司每年都能看到,但操蛋的创业公司你永远不知道有多少。 第一种:抠门型 一分钱掰成两瓣用,能不花钱就不花钱,搞个项目,没有预算,老板觉得要预算干嘛,如果要花钱投广告,我还花钱雇你们做事有什么用?逢年过节啥福利也没有。加个班除了泡面给报销,啥都没有,哪怕加班到夜里2点。某次老板终于包了个大红包,兴高采烈地拿手里一捏,挺鼓的,打开一看,全都是蛋糕店的折扣卷,除了一张100,其他都是10块,20块。 第二种:改改改型 每个公司都存在那么一位不懂瞎BB的领导,整天让你改改改。好多次小领导审过了,大领导给毙了,一个方案改得面目全非,根本就不忍心看。好多次让修改,好不容易修改好了,尼玛又让修改回去。你们公司中枪了没? 第三种:什么都做型 什么都让你做,什么都让你写,不会?不会就跟你谈情怀,忽悠你去学,各种PPT,策划。一个运营干起了设计的活,一个岗位做全部门的事情。 第四种:加班型 说好了朝九晚六按时下班,到了下班的点,公司一片沉默,一个人都不敢走,原来这就是弹性工作制。讲个段子,一公司在台风来临前,要求全体员工晚上住在公司,以防止第二天上不了班。 第五种:开会型 一天大会小会没完没了,什么破事都要开个会。一群人什么都想不出来就在会议室里大眼瞪小眼,一个会开一个小时。等会开完了,也该下班了,然后才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做。 第六种:谈情怀型 天天谈情怀,谈理想。告诉我们公司多么多么牛逼,融了多少钱,打算什么时候IPO,到时候大家一起分期权。但一提加薪就跟你急,告诉员工不要在意薪水,于是我们信了,我们拼命加班干活,结果就真的不加薪了。告诉我们年轻人要有活力,多干点不是坏事,于是我们连假期也没了,又告诉我们要听话,不要抱怨,好好为公司挣钱。抱歉我们不是傻逼,再见。 第七种:一拖再拖型 拖拖拖!每次发工资都拖,拖两周还算好的,还有直接给你拖到下个月25号,能一直忍下去还不走的是人才吧?其他的福利待遇可想而知了。办离职手续拖延时间,跟hr协商了半个月,但老板就是不放人,整整多干了两个月才走。 第八种:小人型 人前笑,人后捅刀子的同事,天天给老板打小报告,你随便埋怨下,都能马上传到老板耳朵里,老板知道了也不跟你急,默默当做啥都没发生过,就给你找机会穿小鞋,哪天你觉得公司没前途辞职了,他立马跑出去跟所有人说:这个XXX,工作能力不行啊。天天给你灌输《不要问公司给了你什么,要问你给公司做了什么》之类的毒鸡汤。 第九种:互相推锅型 互相推卸责任,一件事情做不好永远从别人身上找问题,技术把锅推给产品,产品把锅推给运营,运营含泪默默把锅背,反正没有十万加就是你的错。别人做自媒体拿几千万投资,你自己因为KPI不够还要被扣工资。 第十种:迷茫型 一直找不到商业模式,天天变方向,看到人家O2O做得好就不做电商了,现在直播火了,赶紧做了个直播app赶风口,公司天天烧钱烧钱,基本上全用来做营销了,最后直到倒闭也没有挣到钱。 很多90后进入互联网创业公司的理由很简单,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做出有价值的事情。我们要得不仅仅是一番事业,而是参与未来,看着世界一步步改变的心愿。 我们是属于互联网的一代,而互联网公司注定了流动性远远高于传统企业,而这一点,90后经常被社会批评。 为什么要抱怨? 为什么对工作这么不安分? 为什么老谈自己的生活,要求加薪,却从不为公司的理想考虑? 为什么不能好好的服从企业,不呆在一个企业好好的做下去? 对于这些,我们想和世界谈谈,谈谈我们对互联网的热爱,和背负着现实的种种压力,请这些奇葩创业公司好好想一想,因为他们从来不是个例,而是发生在每一家公司的每一天。我们是带着自己的希望进去互联网,不想留下满地的迷茫。 我之于互联网,是一线的战士,互联网之于我,是理想,也是一锤子的失望。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奇葩老板导致公司倒闭的经历,快来向我吐槽吧,后台留言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