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国人无不痛恨奸臣,痛恨他们的结党营私、祸国殃民、投机钻营、陷害异己。他们的共通之处在于对权力的无比渴望,为获取权力毫无羞耻不择手段。当了解到明代六大奸臣之一,擅专国政20年之久的严嵩为了升官而攀附权贵的手段和事迹时,我顿时觉得做奸臣大不易! 严嵩并非不学无术之辈,他五岁在严氏祠启蒙,九岁入县学,十岁过县试,十九岁中举,二十五岁时中了进士,之后一直在翰林院从事文职。但他并不满足自己的境遇,进入帝国权力中枢的梦想一直灼烧着他的心,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严嵩极想攀附上自己的同乡,皇帝的宠臣礼部尚书夏言。 夏言比严嵩晚四科考中进士,入仕时间约晚十二年,按当时的习惯,严嵩为前辈。严嵩为求升官,便顾不得这些了。他借着老乡关系,曲意奉承,卖力巴结夏言,可夏言权高气盛,瞧不起严嵩。有一次严嵩请夏言赴家宴,夏言拒绝了。严嵩明白,夏言请不到家,就等于断了自己的仕途门路。于是他横下心来,亲自持请柬到夏府去请。即使这样夏言还是闭门不见,严嵩便跪在夏府门外,展开请柬,和声反复朗读,声音十分真挚(人居然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我服了!)。夏言终于被感动了,亲手把严嵩扶起,到严嵩家赴宴。宴席上严嵩使出浑身解数,竭尽吹捧之能事,以取悦夏言,使夏言十分开心,兴尽而归。 就这样,严嵩丝毫不顾脸面的抱上了夏言的大腿,在夏言的多方引荐下,严嵩升任礼部右侍郎终于得到了接近皇帝的机会。在自己羽翼丰满之后,他对夏言进行了无情的迫害,最终将夏言诬陷至死,自己取而代之,出任内阁首辅,走上了权力巅峰。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严嵩的下场也极为凄惨,其子被判斩首,家产被没收,削官还乡,无家可归,寄食于墓舍,两年后病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