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丛专题丨西双版纳召片领图案印鱼纹溯源

 青木森森 2017-01-23




西双版纳召片领图案印鱼纹溯源

 

文/刘德武

云南省佛教协会驻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

云南印社理事


摘要


本文以见存的清代至民国时期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最高领主(土司)召片领所使用的图案印中重要组成部分“鱼纹”为对象,比较于南诏中兴二年(899)《南诏图传》中大理洱海西洱河河神“金鱼”的形象,探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少数民族(傣族)图案印中“鱼纹”溯源于南诏大理地区的洱海西洱河河神形象。以期为研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印章的产生、发展补充新的依据。

 

关键词


图案印  西双版纳  南诏  鱼纹  溯源

 

 


召片领,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最高领主(土司)的傣语称谓,1950年以前,受中央政权册封为“车里宣慰使”,授“车里宣慰司”印,但其内部使用自有官印,以圆形图案印为主,自成系统,运行不辍。


见存清代至民国时期召片领图案印[1]三方(图1、2、3),傣语称为“纵·豪沙尼罗”,意译即“宇宙柱印”[2],象征召片领拥有宇宙间无上的权利,这里的天地万物都在其管辖之下。其中,清代两方为象牙质,身纽合一,圆顶束腰柱状(图4)。民国一方为木质四台印身,未见图录,印纽不明。三印印面大小相同,均为圆形,直径4.8厘米。印面图案内容相同,唯民国木印制作较显粗陋,减略上半部两侧装饰卷草纹,并变印面阴刻为阳刻。印面由上至下按“天、地、水”的空间关系渐次雕刻:日、月、山、林、水、石、鱼、圆轮等,印面图案纵轴对称。


▲图1  清代“ 纵·豪沙尼罗”。“召片领”用印。象牙质,印面直径4.8厘米,印呈圆顶柱状高12.9厘米。用图引自肖明华:《云南古代官印集释》图163,文物出版社2015年版。



▲图2  清代“纵·豪沙尼罗”。“召片领”用印。象牙质,印面直径4.8厘米,印呈圆顶柱状高10.8厘米,一侧刻有星点标识使用方向。用图引自同图1。



▲图3   民国“纵·豪沙尼罗”。“召片领”用印。木质,印面直径4.8厘米,印呈四台,厚3.5厘米,通高5.9厘米。用图引自同图1。


由于此三印为召片领所用,意喻此间天、地、水中的一切皆为其领有,作为少数民族领主用印,其特殊性此不赘述,本文谨就印中鱼纹做一溯源。


三印所见鱼纹凡三对三式,除因简略原因细部(腮、尾、鳍)有所变化外,形态基本相同,最为殊异处,是每一条鱼身上方,均饰有一圆状物(民国木印增一牙形饰纹,应为填补多余空间之用,无实指饰物),该圆状物为何物?此前均无考释。


《南诏图传》卷末绘洱海图,两蛇相交环绕,中有螺、鱼各一,鱼额上方,有一圆状物(图5),再看此图上方题记六行:“西洱河者西河如耳即/大海之耳也河神有/金螺金鱼也金鱼白/头额上有轮爰毒/蛇遶之居之左右分/为二河也”。由此可知,金鱼为大理洱海西洱河河神之一,白头,额上有“轮”。



图4   清代“纵·豪沙尼罗” 象牙印。用图引自《云南古代官印集释》图版7.5。

图5  《南诏图传》卷末“洱海图”。用图引自李霖灿:《南诏大理国新资料的综合研究》图版,台北“故宫”博物馆1982年版。


比较西双版纳召片领图案印中鱼纹,与《南诏图传》所绘洱海西洱河河神金鱼相似,最大共同点,是鱼上方都有一圆状“轮”。


《南诏图传》成画于南诏(画题记:“中兴二年”,899年),卷末洱海图或补绘于大长和国(901—909年),现本虽或是12至13世纪摹绘,[3]但可以肯定,迟至南诏末年,大理地区的河(海)神已经有了具体而特殊的形象:鱼,额前有轮。


南诏时期,西双版纳地区为统辖之地,虽然民族不同,但受南诏文化影响是直接的,大理地区之河神形象,势必影响包括西双版纳地区在内的南诏疆域,其后朝代更替,而文化相承。傣族于1180年在西双版纳地区建“景龙金殿国”,其政权神圣之象征——印章及其图纹必然是神格化的,而“有轮金鱼”所表征之河神形象,一直作为天、地、水三神之一使用于其图案印章中,直至民国。


西南地区历来民族众多,极具民族个性的文化产物层出不穷,仅以印章为例,早期的“巴蜀图案印”和晚期的“西双版纳傣族图案印”都是重要的文化遗存。限于史料的匮乏,我们目前尚不能完全厘清西南少数民族图案印的产生和发展,但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图案印中“鱼纹”的溯源结果充分说明,区域内不同民族间文化交流与交融十分活跃,文化元素传承的能力和历史深度不容小视,同时也提醒我们,研究方向可以从相互影响的不同民族的历史变迁中寻找新的依据。



注释

[1]肖明华:《云南古代官印集释》,文物出版社2015年版,第78页。

[2]刘德武:《云南少数民族印章的发育——以西双版纳傣族印章资料为例证》,参见《西泠印社“重振金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3]汪宁生:《〈南诏图传考释〉》,参见《南诏大理文物》,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196页。



本文编辑丨《西泠艺丛》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