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中红军啃树皮吃皮带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外战争解放军吃什么?

 伤心的小剑客 2017-01-24

抗战中红军啃树皮吃皮带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外战争解放军吃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外战争一共经历了9次战争,其中最为人知晓的就是抗美援朝、中越自卫反击战、中印自卫反击战。那么在这些著名的战争中,解放军的伙食如何?还是和当初红军啃树皮一样艰辛吗?

美军在军队伙食供应时就经常提出“食品是一种战术武器”的观点,美国大兵算是全世界军人伙食最好的一个国家,1952年的朝鲜战场,美军就开始喝虎牌啤酒吃起火鸡,香烟、冰淇淋、蛋糕更是常见坐上餐。

虽然中国解放军比不上美军吃香喝辣的生活,但随着国力增长,再也不必经历吃草的过程了。

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打战都吃什么呢?

1970年以后,解放军多年来研制的野战食品全面上阵。在那个年代,这些野战食品可是让大众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味,即便是当年参战的很多军人,在此之前也从味品尝过。

主食?当然是压缩干粮。

这是70年研制成功并大规模装备部队的解放军第一代野战食品的骨干品种。以精制小麦粉、精制植物油、白砂糖、全脂奶粉、口服葡萄糖、精盐等为主要原料。每小包2块,净重250克,口味有葱油、芝麻、椰香等几种,据说这饼干到84年上前线还是外出侦察必备口粮。



口感因人而异,有人觉的香甜可口;有人觉得干而无味。但是这种食物携带方便,不易腐坏,能保证作战人员得到必要的热量补给。

不管怎么说,在解放军后勤保障相对落后的当年,761压缩干粮对保障部队的连续作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功不可没。

当年的副食就是罐头,有午餐肉罐头、红烧猪肉罐头、酸辣菜罐头、糖水菠萝罐头、糖水桔子罐头等品种。午餐肉罐头可能很多人还记得,1970年代时可是稀罕的美食。

在1970年以前,很多官兵都很难品尝到午餐肉。

其实这东西主要原料也就是猪肉、淀粉等。因为挺好吃到现在也很受欢迎,是吃火锅的好菜。军用午餐肉罐头以马口铁包装,没有厂家印记,是最受官兵们喜欢的肉罐头。作战期间,运输线基本畅通,一线部队食用的非常多。

红烧猪肉罐头虽然在作战中携带不便,但毕竟热量还是最高的,对补充体力很有帮助,不过最受欢迎的是水果罐头。

行军作战非常劳累,官兵们普遍精神紧张,胃口不佳,对油腻的肉罐头很难提起兴趣。



酸辣菜则能缓解一下大家的情绪。

酸辣菜是腌制的大杂烩,黄瓜、雪菜、萝卜、白菜、青豆什么的都有,口感比较柴,缺油少料的。不过还算有一些汁水,酸酸辣辣的,能起到开胃作用,配上压缩干粮能比较容易地送进肚去。

为了弥补因长时间行军作战大量出汗而流失掉的体内盐分,官兵们要随身携带一定量的盐巴或咸菜头。可能的话,还要带上尽量多的大米,以便在能够生火的时候蒸饭煮粥。

这样一来,每个单兵随身携带的压缩干粮、罐头、盐或咸菜头、大米等野战食品的重量就不轻了,再加上武器弹药和横背竖挂的其他装备,负重足有4、50斤,在山岳丛林地带行军打仗,有时候还要紧急穿插,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1979战时,前线官兵们最高兴的,就是炊事班送上来的白花花的大米饭。

为了节约时间,同时又便于运输,炊事人员就将菜爆锅后加上水放上大米做成爆锅米饭,装在罐头盒里送上前线。官兵们席地而坐,树枝为筷,吃起来美味异常。

异国作战,特殊的作战环境,有时候实在供应不上,部队不得不从老百姓那里获取食物,当然解放军会付上一些钱购买食物。

战争中一口米饭都弥足珍贵,在和平年代倒是少有人稀食了。

来源:E都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