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005期家长微课 教育专栏撰稿人+2个孩子的妈妈 分享寒假任务管理实战经验 郎爱君,两个女孩儿的妈妈。之前在IT公司做实施工程师。大女儿上一年级后,辞去了工作,专门负责孩子的教育。关注教育孩子的各种思维和学习方法,在六一实验室、芥末堆等平台撰写教育类稿件,希望把自己有效的经验、方法分享出来。以下是语音重点版: 寒假开始了,孩子笑眯眯的开始了自由的生活! 上周,我们给大家分享了几种好看又好玩的时间管理方法(文末有链接),但有了时间管理表格,还是会碰到各种毁掉计划的情况,比如孩子看手机时间总是超出、睡觉时间总是晚导致第二天起不来、阅读时间不能保证…… 这是为什么呢?美国心理学家海蒂·吉诺特(Haim Ginott)说过,孩子的感受与行为有着直接的联系,只有孩子有好的感受,才会有好的行为。而孩子对不同任务的期许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可以分为3类: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区分孩子的“想要”和“需要”,让孩子对两者保持好的感受,这样我们才能让孩子的寒假真的按照计划,有规律和意义。 下面分别针对这三类事情,来看看这位妈妈的实战经验吧~ 1.孩子们乐于玩的 孩子喜欢玩什么,尽量提供资源,鼓励和动力。 我家的喜欢做手工,画画。之前,在幼儿园做了手工,能拿到家里的,都满带成就感展示给我看。 我会好奇地问些与作品相关的事:代表什么,难在哪?有意思吗?然后,夸夸孩子。后来,会有网上买些手工材料,孩子想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 孩子也喜欢画画,我在网上找了在线的课程。起先,孩子们照着画,她们画好了,先是自己欣赏,不管好不好,她们自己大多很开心。也会遇到画不成的时候,自己生气,这时我会安慰一会,说难度有点大,再大一点再画吧。 作为父母,尽力做自己能做的:找课程,买材料,提供鼓励。我给在线课程的老师联系,希望她能点评下孩子的作品。老师很用心,在一篇公众号文章中,对孩子的作品进行了点评,孩子看到后,更喜欢画画了。 2.我希望孩子们玩的 我喜欢孩子们多接触自然,锻炼身体,学习音乐,学习英语,这些带给孩子们乐趣的同时,也带给孩子们挫败,需要孩子们经历有苦也有乐的学习过程。
希望孩子们养成锻炼身体,户外活动的习惯。平时,放学后,我们通常会在附近的小公园里,玩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周六或周日有时会有一上午去踢球。
希望孩子们学习点音乐,感受到音乐的世界。可以买一些音乐绘本,这些有声绘本是将音乐欣赏穿插到故事中。故事生动有趣,遇到表达主人公行为或情绪时,会适宜地出现名曲,比如《世界经典音乐童话绘本》。
孩子的爸爸希望孩子们学学英语,就找了在线外教,每周与孩子们学点课程。 我会用玩游戏的方式和孩子学英语,将单词做成卡片,然后做猜谜游戏。 又或者扮演老师!我们用电脑当黑板,孩子给我们上网上的内容。我和另一个孩子坐在下面,当学生。 在孩子扮演老师这个角色时,她们就会认为自己应该要懂这些内容,就会努力让自己学会。孩子们当起老师来总是有模有样的,有时会挑我们这些当学生的回答问题,还会给我们画星星记分呢。 角色扮演是一种和孩子游戏化学习的好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将自己想让孩子们学的,化为孩子们乐于玩的。 如果想让孩子们锻炼身体,就多与孩子们一起户外活动。想让孩子们学习音乐,就从欣赏音乐开始,或者说我们听故事吧。当然,故事中可以有动人的音乐。想让孩子们学英语,就从与外国人聊聊开始,认识到英语是用的。课下与孩子们玩玩英语相关的游戏。 另外,这一类型的学习也是孩子最容易遇到挫折的学习内容。比如弹琴,总有一个地方弹不好;学英语,发现自己会记不住上次学过的东西。遇到有难度的地方,孩子会感受到挫折。 如果是难度大了,那就降一点难度。比如将学习内容细化,分成更小的内容。孩子在弹琴时,弹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让她放弃一次就可以弹好的想法,化为这一周能熟悉这首曲子,练好这一个指法就好。 有时方向错了,看见孩子继续往前走一定是坑的时候,我先看看坑有多大,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摔了就摔了,她自己知道总结经验,挫折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她需要自己体验这个世界。 图片来源:Behance |
|
来自: 长沙7喜 > 《兴趣培养与智力开发》